|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手工时光:中国结 |
| 作者 | 曹海梅 |
| 定价 | 5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 ISBN | 9787514614510 |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堪称中国结大全,涵盖了有关中国结从材料选择到成品展示、基本手法到复杂编绾、传统技艺到创意设计等各方面的信息。书中介绍了90种中国结结式的编制技法及8种结饰组合设计和创新制作技巧,让你轻松入门并进阶。编结技法一步一图,采用多色绳材编号演示,手把手教你编制手链、项链、耳坠等实用小物件。快准备好绳材,来创作属于你自己的中国结饰品吧! |
| 作者简介 | |
| 曹海梅,1967年出生于北京,时装设计师、画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出身于艺术世家,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熏陶,9岁开始学习工笔画。早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从1993年起教授中国结课程,并长期从事艺术设计和教学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创意设计经验。出版有《中国结艺——基础入门》(2001年)、《中国结编结技法大全》(教学光盘,2001年)、《中国结编结宝典》(2002年)、《编教编学中国结》(中英文教学光盘,2002年)、《Chinese Knotting》(英文版,2015年)和《LE GUIDE VISUEL n?uds chinois》(法文版,2016年)等。 |
| 目录 | |
| 自序 章认识中国结 1. 名称由来 2. 类别 基本单结 基本辅助结 变化单结 传统变化组合结 创新装饰结 创新仿物结 第二章发展简史 1. 中国结溯源 2. 从实用性到装饰性的转变 3. 装饰结不断丰富 4. 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第三章制作准备 1. 工具 2. 材料 绳材 配件 配饰 3. 编结基本技法 设计与编绾 抽紧与塑形 调整与修饰 4. 其他基本技法 烧灼绳头 烧灼隐蔽绳头 连接两根线 绕线 两股辫 加流苏 第四章中国结编结技法 1. 单结 2. 雀头结 3. 横编雀头结 4. 穿带结 5. 左轮结 6. 右轮结 7. 左右轮结 8. 圈圈结 9. 凤尾结 10. 单八字结 11. 稻穗结 12. 四股辫 13. 双套结 14. 露结 15. 蛇结 16. 金刚结 17. 搭扣结 18. 平结 19. 加线平结 20. 卷毛式平结 21. 扭平结 22. 圆形玉米结 23. 方形玉米结 24. 十字结 25. 元宝结 26. 锁结 27. 双联结 28. 横双联结 29. 单翼双联结 30. 平方结 31. 双钱结 32. 竖编双钱结 33. 长双钱结 34. 复双钱结 35. 四手双钱结 36. 庄严结 37. 发饰结 38. 长发饰结 39. 蝉翼结 40. 菠萝结 41. 龟结 42. 网目结 43. 万字结 44. 攀缘结 45. 万字攀缘结 46. 绶带结 47. 三线酢浆草结 48. 酢浆草结 49. 竖编酢浆草结 50. 如意结 51. 木瓜结 52. 琵琶结 53. 纽扣结 54. 单线纽扣结 55. 双线纽扣结 56. 纽扣环结 57. 祥云结 58. 爱心结 59. 五瓣十孔笼目结 60. 五瓣十五孔笼目结 61. 五瓣菠萝结 62. 六瓣笼目结 63. 八瓣笼目结 64. 华鬘结 65. 相生结 66. 释迦结 67. 袈裟结 68. 藻井结 69. 横藻井结 70. 七耳吉祥结 71. 三耳吉祥结 72. 十一耳吉祥结 73. 复翼吉祥结 74. 梅花结 75. 团锦结 76. 多耳团锦结 77. 星辰结 78. 四道盘长结 79. 六道盘长结 80. 复翼盘长结 81. 八道盘长结 82. 长方形盘长结 83. 十字盘长结 84. 磬结 85. 十全结 86. 绣球结 87. 万字攀缘蝴蝶结 88. 蝴蝶结 89. 结 90. 传统蜻蜓结 第五章中国结的变化组合与设计 1. 添加珠饰 隔珠 耳翼上串联珠饰 不同结体间串联珠饰 2. 双线编制技法 线材相同颜色不同 线材与颜色均相同 线材与颜色均不同 3. 加线技法 平行加线 立体加线 局部加线 表面加线 4. 跟线技法 5. 添加配饰 6. 伸缩搭扣技法 7. 盘长结的组合变化 四道盘长结与酢浆草结相勾连 六道盘长结与酢浆草结相勾连 8. 结饰的立体组合 圆形玉米结组合 菠萝结与双钱结组合 纽扣结与双钱结组合 |
| 编辑推荐 | |
| 跟当代艺术家曹海梅学编中国结 一双手、一根线,轻松编制手链、项链、耳坠等实用物件 多色绳材演示步骤,一步一图,一看就懂 实物拍摄,彩色印刷,文字讲解 由简入难, 近百种编结技法,轻松进阶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安抚心灵、又能带来成就感的手工项目,而《手工时光:中国结》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一个惊喜。我一直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用双手创造出一些美好的事物,是一种难得的放松方式。中国结,就给我这样的感觉。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金刚结”开始,逐步升级到“团锦结”、“藻井结”等等。每一个结的讲解都详略得当,既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图,也有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丝线选择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的建议,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技巧,更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专注和宁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指尖的缠绕而渐渐消散。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精巧细致的手工艺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带着古老东方韵味的。中国结,在我看来,就是这种韵味的绝佳体现。然而,真正着手去学习,却发现并非易事。市面上也曾见过不少关于中国结的书籍,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过于零散,很难系统地学习。直到我翻开这本《手工时光:中国结》,我才真正找到了“对味”的教材。它没有一下子抛出大量的复杂结法,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单结、双结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造型。书中对每个结的起源、象征意义的阐述,也让我对中国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好看”,而是“有内涵”。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文化背景介绍,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一点也不枯燥。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耐心地带着我这位新手,一步步探索中国结的美妙世界,让我既学到了技能,也收获了知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带有独特东方美学的工艺品有着特别的偏好,而中国结,绝对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然而,真正想把它们做得好看、做得精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手工时光:中国结》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在寻觅中国结学习资料过程中的一大收获。它的编排方式非常新颖,没有那种枯燥的图解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以一种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将中国结的奥秘娓娓道来。书中不仅仅展示了如何打出各种漂亮的中国结,更侧重于讲解了每一个结背后的文化寓意和吉祥象征。这让我在学习制作的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愿望和祝福。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家人制作了一些小饰品,看到他们收到礼物时惊喜的表情,我内心充满了满足感。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手工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传递情感、连接心灵的方式。
评分作为一名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掌握一项能够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技艺。《手工时光:中国结》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精美的封面设计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翻开内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以及作者曹海梅老师对中国结的热爱和钻研。书中对各种中国结的图解,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细致,每一个弯曲、每一个绕线,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而且配图的色彩和光线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让读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每一个操作的要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打结技巧,还融入了许多关于中国结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以及如何将中国结与其他装饰元素相结合的创意。这让我看到了中国结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制作,更点燃了我对中国结艺术的无限想象。
评分这本《手工时光:中国结》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传统手工艺世界的新大门!一直以来,对中国结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总觉得它们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祝福。然而,自己动手尝试时,却常常被繁复的步骤和多样的打结方式弄得头晕眼花。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从最基础的“酢浆草结”开始,曹海梅老师就用清晰易懂的图文,一步步地引导我入门。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拍摄,角度恰到好处,让我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细节,仿佛老师就站在我旁边手把手教学一般。文字描述也十分到位,不会过于专业晦涩,而是用一种亲切的语言,解释每一个结的由来和它所代表的意义。读着读着,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对中国结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线,亲手打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中国结,去感受那份指尖的温润和心底的喜悦。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打结,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传递一份情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