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 | ||
| 定价 | 49.9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第1版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3月 | |
| 开本 | 20开 | |
| 作者 | 张晔 | |
| 装帧 | 平塑勒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21335570 | |
目前,我国糖尿病人群已有1.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基数群,从我们之前的销量数据来看,糖尿病的图书也很受读者欢迎。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本书的特色是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分别撰写相关内容。由营养专家张晔老师来撰写饮食部分的内容,由运动专家赵之心来撰写运动部分的内容,给读者最具操作性、最实用的自我管理方案。
张晔,解放军309医院前营养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多档健康节目的特邀专家。赵之心,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在全民健身及运动养生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0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近年来多次作为主讲嘉宾参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健身专题节目录制。
目 录
绪 了解糖尿病
我国成了世界第一的“糖人国” 16
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特点 16
成年人有一半处于糖尿病前期或属高危人群,
自己却并不知情 16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7
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血糖 17
老人、儿童不妨将控制血糖的标准放宽 17
糖尿病的征兆 18
糖尿病还有哪些蛛丝马迹 19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20
1 型糖尿病 20
2 型糖尿病 20
妊娠糖尿病 20
特殊类型糖尿病 20
2 型糖尿病分哪几个阶段 20
哪些人要格外警惕糖尿病 21
40 岁以上人群 21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1
出生时体重不足五斤的孩子 21
代谢综合征患者 21
肥胖者 21
遏制糖尿病,需从“糖尿病前期”着手 22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22
糖尿病前期怎么遏制 22
糖尿病人要高度警惕并发症 23
糖尿病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23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23
饮食治疗是每个糖尿病人都要终身进行的 24
吃什么吃多少,一看就知道 24
蛋白质,优质的占一半 25
每天的盐控制在6 克以内 25
多吃好脂肪,拒绝坏脂肪 25
运动是非药物疗法的又一制胜关键 26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26
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26
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6
使心情愉悦、放松 26
空腹血糖和餐后2 小时血糖
能反应血糖控制好坏 27
空腹血糖反映胰岛B 细胞功能 27
餐后两小时血糖帮助发现可能的餐后高血糖 27
随机血糖监测血糖状况 27
糖化血红蛋白了解糖尿病控制情况 28
制作自己的血糖测试表 28
PART 1糖尿病的良好控制,要从饮食入手
解开关于饮食的十大疑问 30
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吗? 30
得了糖尿病就要“少吃饭,多吃菜”吗? 30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是不是能更好控制血糖? 31
糖尿病就一定不能吃糖吗? 31
饭吃多的时候,多吃降糖药就没事儿吗? 31
注射胰岛素是不是就不用控制饮食了? 32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淀粉类食物吗? 32
“无糖”食品可以敞开吃吗? 32
葡萄籽油等保健油能随便食用吗? 33
喝水多容易升高血糖吗? 33
控制总量不超标,不变肥不变胖 34
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34
合理分配一日三餐 35
运用手测量法,轻松掌握一天该吃多少量 37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的摄入要适宜 39
学会食物交换,也能一饱口福 41
“90 千卡”为一份的食物交换份 41
计算每日的食物总分量 43
一日食物的分配 44
制定食谱 45
手测量食物交换份 46
关注餐后血糖,达到理想的7.8 47
少食多餐能减少胰岛负担,避免餐后血糖飙升 47
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和粗粮杂豆 48
多选低GI 和低GL 的食物 49
“高低搭配”降GI 值 51
粗粮不细作,GI 值不升 51
吃整不吃碎降GI 值 52
蔬果吃生不吃熟,GI 值更低 53
先吃后吃有讲究,餐后血糖不蹿高 53
改善烹调方法,低盐低油少甜 54
多用植物油,并且要低油 54
盐+“隐形盐”每人每天不超过1 瓶盖 55
调味不用糖,选用甜味剂 57
经常用醋调味,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58
PART 2 主食副食怎么吃
主食越“杂”越好 60
为什么一定要吃主食 60
不同主食对血糖的影响 60
主食要选择生糖指数低的 60
主食宜粗细搭配,多加豆 61
主食凉凉再吃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61
主食不要烹调得过于软烂 61
糖尿病人怎么喝粥 61
主食的生重与熟重换算 62
蔬菜越“多样”越好 63
蔬菜最好选择应季的 63
每天两大捧,多多益善 63
各种颜色都吃,深色蔬菜占一半 63
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可以与主食互换 64
蔬菜烹调淡一点儿 65
鱼、肉、蛋、奶要“一高一低” 66
鱼、肉类要选择低脂高蛋白的 66
鱼、肉最好午餐吃 66
吃肉认准“白瘦” 66
低脂菜肴的制作技巧 66
海鱼类,每周吃2 次 66
每天5 份蛋白质食物:
鱼+ 肉+ 蛋+ 奶+ 豆制品 67
水果当做加餐吃 68
能不能吃水果,取决于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68
水果最好不要选择熟得太透的 68
水果的量每天不要超过一个拳头 68
多吃水果就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68
水果要在两餐之间吃 69
高糖水果要少吃,
并且要避开最甜的部分 69
90 千卡热量相当于吃多少水果 70
糖尿病患者别怕多喝水 71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71
每天至少6 杯水 71
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几种补水途径 71
什么时间喝什么水 72
空腹喝的一杯水不一定都是白开水 72
要注意监测睡前血糖和醒后血糖 72
千挑万选好食材 73
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101
1400 千卡菜谱制定 101
1600 千卡菜谱制定 102
1800 千卡菜谱制定 103
2000 千卡菜谱制定 104
2200 千卡菜谱制定 105
案例:专家谈李先生的一日三餐安排 106
PART 3 加餐不加总热量,避免出现低血糖
加餐不加总热量 108
加餐可避免正餐吃太多而导致的血糖飙升 108
加餐要计算到总热量中 109
加餐的时间和食物选择 109
如何加餐 109
加餐吃什么 110
低糖蔬菜是首选 110
吃水果前后2 小时自测血糖 110
水果能否带皮吃 110
3 ~ 4 片苏打饼干足够 111
坚果虽好也不能多吃 112
水果干每天一小把 112
哪些食物不宜作为加餐 113
运动前后如何加餐 114
PART 4 身体动起来,血糖降下去
运动对糖尿病的好处 116
运动应该成为如一日三餐同等重要的事情 116
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116
糖尿病,全面锻炼,防止并发症 117
什么才是糖尿病的有效运动 118
使基础心率稳中有降的 118
使睡眠质量得到提高的 118
运动完感到略微疲劳的 118
能适度锻炼肌肉的 118
把握好这3 个运动要点,效果更明显 119
定计划,兼顾到饮食和用药 119
定时,沿着身体记忆逐步调控血糖 119
定量,最大限度避免运动伤害 119
基础训练很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 121
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 分钟以上才有效 121
力量锻炼,增加运动中能量的消耗 121
柔韧性锻炼,提高血管的弹性 122
在室外,适合做的有氧降糖运动 123
大步快走,消耗更多的血糖血脂 123
大步慢走,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 124
弹着走,缓解和控制糖尿病足 125
慢跑,控体重、控血糖 126
骑车,改善糖代谢 126
在室内,方便做的力量锻炼 127
徒手力量锻炼,协助控制血糖 127
哑铃力量锻炼,提高身体代谢助调养 132
随时随地可做的柔韧性锻炼 138
不能忽视的运动:下肢的力量锻炼 142
PART 5 糖尿病患者的科学用药
PART 6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
PART 7 糖尿病并发症的科学管理
读完《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提供的知识,真的非常“实用”且“可操作”。很多医学书籍,读起来虽然专业,但往往难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要么是方法太复杂,要么是工具太昂贵。但这本书就不同了,它提供的很多建议,都是从最基本的生活场景出发。比如,在讲解食物选择时,它会教你如何在超市里辨别食品标签,如何看懂配料表;在讲解运动时,它会给出很多居家健身的简单动作,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器械;在讲解药物管理时,它会提醒你如何规划用药时间,避免漏服或重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它没有使用太多艰涩的医学术语,即使有,也会配上通俗的解释和生动的例子,让读者很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小贴士”和“温馨提示”,它们就像是贴心的朋友,时刻提醒着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本书让我觉得,管理糖尿病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的。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掌控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命运,而是主动地去创造健康。
评分让我非常欣喜的是,《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在讲解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时候,非常注重“细节”和“实践性”。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而是真正能够指导你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去做什么。比如,它会详细讲解如何在外出就餐时做出健康的选择,如何识别那些隐藏在加工食品中的糖分,甚至是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用餐时间,以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在运动方面,它不仅提供了运动的建议,还强调了如何倾听身体的信号,避免运动损伤,以及如何在身体不适时调整运动计划。在药物管理方面,它会提醒你注意药物的保质期,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过期药物。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恰恰是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它知道你在管理糖尿病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惑和困难,并且为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让我觉得,管理糖尿病,真的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听说”过的事情。
评分在《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中,关于用药自我管理的部分,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过去,我总觉得用药就是医生开药,我乖乖吃药就好,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吃药,也需要“自我管理”。它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比如哪些药物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哪些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哪些又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这让我不再对药物感到神秘,而是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药物与饮食、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如果饮食不当或者运动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书中就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低血糖的症状,以及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药物储存、服用时间和剂量调整的建议,让我能够更安全、更合理地使用药物。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讨论,它提醒我,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与医生密切沟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服药者,变成了一个主动参与用药决策的“健康管理者”,这种转变让我感到非常有力量,也更加安心。
评分这本书,它真的打破了我对“糖尿病教育”的所有刻板印象。我之前以为,这类书无非就是把医学知识堆砌在一起,然后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完全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生活导师”,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它会和你一起“思考”和“探索”。比如,在讲解饮食时,它会引导你去思考,你平时喜欢吃什么?有哪些健康的替代品?如何在我喜欢的食物中找到平衡?它不会强迫你放弃所有喜欢的东西,而是教你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持健康。在运动方面,它鼓励你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运动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这种“个性化”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非常受尊重,也更容易接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亲和力,它就像是在和你聊天,用一种鼓励和支持的语气,引导你一步一步地走向健康。它让我感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这本书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
评分《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关于“心态”的调整。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疾病,首先想到的是恐惧、焦虑和无力感。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积极和鼓舞人心的态度,引导我们去接受糖尿病,并把它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个“新起点”,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它并没有回避糖尿病的挑战,但它更强调了我们自身的力量和潜能。书中分享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成功案例,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力量,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它鼓励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便,甚至将管理糖尿病的过程,变成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超越的旅程。我发现,当我开始用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和管理糖尿病时,我反而能够更好地执行饮食和运动计划,也更容易从生活中找到乐趣。这本书让我明白,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内心的平和与力量,同样是战胜疾病不可或缺的因素。
评分《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中的“自我管理”概念,真的渗透到了这本书的方方面面,并且以一种非常积极、赋权的方式呈现。我之前一直觉得糖尿病是一种“疾病”,需要被“治疗”,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调整”,而“自我管理”就是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吃、如何动、如何用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理解”我的身体,如何“倾听”我的身体发出的信号。比如,书中关于“血糖监测”的部分,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数字是多少,而是教会我如何解读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如何通过血糖变化来反思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它还鼓励我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记录下我的各项指标、饮食内容、运动情况以及用药记录,通过长期的观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管理方案。这种系统性的记录和分析,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虽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我完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甚至比一些没有糖尿病的人更加健康。
评分《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绝对算得上是一本“常备读物”。我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本一次性的教材,而是会时不时地翻阅,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知识。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循序渐进”和“全面覆盖”的特点。比如,你在初次阅读时,可以先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饮食和运动原则;随着你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你可以回头再来阅读关于药物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的内容,它能够满足不同阶段读者的需求。而且,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从饮食、运动、用药,到心理调适、并发症预防,几乎涵盖了糖尿病管理的方方面面,让人感觉非常安心,仿佛有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员在身边。我还会把它中的一些实用技巧,比如关于如何计算食物的热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以及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等,记录下来,作为日常管理的参考。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评分对于我来说,《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在运动管理这块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知道运动对控制糖尿病很重要,但总觉得无从下手,要么就是过度训练,要么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运动方案。它首先解释了为什么运动能帮助控制血糖,比如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消耗葡萄糖等。然后,它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设计了不同强度的运动计划,从温和的散步、太极,到稍微剧烈的快走、游泳,再到更具挑战性的力量训练,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讲解每种运动时,都详细说明了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运动后的放松,这让我觉得非常安全,也很有指导性。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创意性的运动方式,比如利用居家环境进行简单的拉伸和力量练习,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时间动起来。这本书还强调了运动的规律性和循序渐进,告诉我不要追求一蹴而就,而是要持之以恒,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方式,让运动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自从按照书中的建议开始规律运动后,我感觉身体的活力明显提升,睡眠质量也好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血糖的控制也更加稳定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医学指南,没想到翻开后,惊喜接连不断。首先,它并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角度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需要“自我管理”。我之前一直觉得糖尿病离我挺远的,或者觉得就是少吃点糖那么简单,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身体的方方面面。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潜在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它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一旦某个零件出了问题,就需要细心调整”这种比喻,让我这种医学小白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影响血糖”的部分,不再是生硬的化学公式,而是用一种故事化的方式,讲述了碳水化合物在身体里的转化过程,以及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精制米面和粗粮)对血糖升高的速度差异。读到这里,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是如此直接且复杂。这本书对于刚被诊断出糖尿病或者正在为如何应对这个疾病而感到困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盏明灯,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让你不再对这个疾病感到恐惧,而是开始有信心去了解和掌握它。
评分拿到《糖尿病饮食 运动 用药自我管理全书》后,我立刻被它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编辑风格所吸引。这本书在饮食管理方面,真的是做到了极致的细致。它没有简单地列出一份“禁食”和“可食”的清单,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如何与血糖水平相互作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值)的讲解,这本书用图表和生动的比喻,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直观地理解不同食物对血糖升高的影响速度。它还提供了大量的食谱建议,这些食谱不仅健康,而且非常美味,打破了我之前对“糖尿病饮食”就是寡淡无味的刻板印象。我尝试了其中几道菜,比如用糙米替代白米饭,搭配清蒸鱼和蔬菜沙拉,不仅口感丰富,而且血糖也没有出现剧烈波动,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还强调了“个体化”的重要性,指出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它鼓励读者记录饮食日记,并根据自己的血糖监测结果来调整饮食方案。这种循序渐进、鼓励实践的方法,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而有效,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控制血糖,更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