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張辰亮1部科普現象級圖書作品,解讀故宮藏品《海錯圖》中的生物密碼,內含13篇從未發錶文章!抽絲剝繭、推理分析、辨彆真僞……博物君的物種解密過程讀起來讓人酣暢淋灕、過癮痛快!高曉鬆、馬伯庸、@海鮮大叔聯袂推薦!
※ 聶璜,一位具有現代博物精神的清代手繪師。《海錯圖》一本麵世不久即被皇傢珍藏的清代海洋生物圖譜。張辰亮,一位專注科學傳播,擁有520萬粉絲的“博物君”。30篇精彩的海洋生物探查筆記,50餘張清代古書原版圖,200餘張物種照片,共成一場跨越時空的科普“對談”,一次詳解清代海洋生物的博物之旅。
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
清代畫傢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製的《海錯圖》,共描繪瞭300多種生物,幾乎涵蓋無脊椎動物門和脊索動物門的大部分主要類群,還記載瞭不少海濱植物,是一本頗具現代博物學風格的奇書。
但時代所限,書中也有很多不靠譜之處,比如有些動物聶璜未曾親見,僅根據彆人描述繪製的外形,J會有很大失真。關於生物習性的記載,也是真假混雜。
正因如此,D我開始用JT生物學的角度,對《海錯圖》中的生物進行分析考證,從他的文字和畫作中發現蛛絲馬跡,辨彆真僞,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後,鑒定齣畫中生物的真身——這J像在破案一樣,FC過癮。
在這期間,我還去瞭遼寜、福建、廣東、廣西、天津及日本、泰國等地搜集素材、實地考證……到JT一年半多瞭,不知不覺也寫瞭30篇文章。“破譯”還將繼續,先集為一本《海錯圖筆記》,大傢看著玩。
在本書中,我采用瞭中國傳統本草書的分類法,把書中生物歸為“介部、鱗部、蟲部、禽部”4類,以展示古人是怎樣給生物分類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紙堆裏的考據,有中國人和大海之間的軼事,也有一些我個人的絮叨。說白瞭,J是我讀《海錯圖》時做的30篇筆記。如果你看完後,覺得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義的書,那我J很高興瞭。
——張辰亮
張辰亮
專注科學傳播的“博物君”,520萬粉絲心中的“什麼都知道”。昆蟲學碩士,《博物》雜誌編輯、官方微博賬號運營者,科普作者,為各大媒體撰寫過百餘篇科普文章。擅長用幽默的文字為網友鑒定物種,熱衷園藝手作,尤其喜歡使用靈魂畫作為粉絲答疑解惑。
D一章 介 部
【海和尚】013 【海夫人】019 【龜腳】027 【鱟】033
D二章 鱗 部
【蟳虎】047 【夾甲魚】055 【石1魚】061 【四腮鱸】069 【馬鮫】077
【龍頭魚】083 【錢串魚】089 【帶魚】095 【跳魚】103 【人魚】111
【海鱔】117 【海蛇】123 【鰐魚】131 【赤鱗魚】137
【海?】143 【蟲宅魚】149
D三章 蟲 部
【龍腸】159 【龍虱】165 【海蜘蛛】171 【土鱉】177 【海粉蟲】185
【泥翅】193 【泥釘】201 【石乳、墨魚子】209
D四章 禽 部
【雀化魚蛤】219 【金絲燕】225
聶璜繪奇書,滄海探驪珠。光怪陸離互齣沒,莫知綱目科屬種。
博物小亮考海錯,南北行遍萬裏路。或問能好怎,且去看此書。
——高曉鬆
人有瞭好奇纔想去探索SJ,有瞭知識纔能去瞭解SJ,此書兼具好奇之樂、知識之厚,開捲有趣亦有益。
——馬伯庸
2014年伏季休漁期,小亮來廈門做中國海鮮地圖特輯,之前未曾謀麵素未相識,短短幾天接觸,對其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對海洋生物的認知程度深感佩服!
這本《海錯圖筆記》,海洋生物古今時空交錯,現代科普乃至美食料理方式介紹,引經據典、論證糾錯,接地氣通俗易懂!
小亮不愧是行走的博物百科,這樣的有趣科普讀物,的確值得收藏擁有!
——@海鮮大叔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地,也是文化的搖籃。韆百年來,人們感知她、瞭解他並且有序地利用著她,誕生瞭無數美妙的故事。而《海錯圖》D之無愧是其中之一。更為可喜的是,年輕的作者通過閱讀、考證和實地調查,把這本古老的海洋生物圖譜從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眼前,生動地描述瞭海洋生物幾大類群的分類與分布、生活史特徵、行為及繁殖生態,乃至與之相關的食文化;特彆值得稱贊的是,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的理念也貫穿瞭全書。相信讀畢此書,你一定會對海洋産生親近感。
——張潔
聶璜所繪《海錯圖》,集繪畫、詩文、趣味於一體。博物君辰亮小弟,閱後探究競,大有探幽索引,激濁揚清之誌趣。年輕一代,居今稽古,無不為益。故宮館藏何止海錯一圖,望藉此筆記,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瞭解更多的華夏文明。
--皇錦品牌創始人張雪梅
我一直對那些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物,以及那些形態怪異的生物充滿瞭好奇。而《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恰好能夠滿足我對這些生物的探知欲。我非常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以他豐富的知識儲備,為我們揭示這些生物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這些生物的適應性特徵,以及它們在各自的生態位上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生物的“進化奇跡”,比如那些為瞭適應環境而産生的奇特結構或行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生命的頑強和多樣性是多麼令人驚嘆。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所處的地球,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星球,而每一個物種,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於科學研究的興趣,並鼓勵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領域。
評分這本書我看瞭好久瞭,終於下定決心入手。一直以來,我對自然界的奇妙生物都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不常齣現在我們視野中的,它們身上似乎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而《海錯圖筆記》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神秘又引人入勝的色彩,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我非常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帶領我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重新認識這些生物,不再是枯燥的圖鑒,而是充滿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解讀。我最想知道的是,那些在古籍中模糊記載的生物,在現代科學的視角下,是否能被一一“復活”?它們究竟是什麼樣的?它們的生存環境又是什麼樣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滿足我對這些問題的渴望,用最嚴謹的科學態度,最生動的語言,將這些古老又鮮活的生命展現在我麵前。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涉及生物的演化過程,以及它們與人類生存環境之間微妙而重要的聯係。如果能瞭解到一些物種的瀕危現狀,以及科學傢們為保護它們所做的努力,那就更好瞭。畢竟,瞭解是為瞭更好地熱愛和保護。我對於“新華正版”的標識也十分看重,這保證瞭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讓我可以放心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不必擔心信息的誤導。
評分我一直認為,科普的最高境界,是能夠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獲得知識的啓迪。《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我看到它的“現象級”稱號,就知道它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我非常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用他獨特的視角,將那些古籍中的生物,以一種充滿趣味和溫度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書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作者在研究過程中的有趣經曆,或者是一些關於生物保護的感人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即使是那些我們不熟悉或者看起來 strange 的生物,它們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跡和價值。我希望它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讓我更加熱愛這個充滿生機的地球。我非常認同“新華正版”的標識,這讓我對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有瞭極大的信心。
評分我一直都對那些在地球上已經滅絕的物種非常感興趣,它們的存在,就像一本本塵封的史書,記錄著生命的演變。而《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雖然名稱中帶有“海錯”,但我相信它所涵蓋的內容一定遠不止於此。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瞭解到一些古籍中記載的,但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再見到的生物。它們究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消失?張辰亮老師能否為我們揭示它們背後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嚮導,帶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探尋那些失落的生命。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與考古發現相關的生物,以及它們的存在是如何被科學證據所證明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滿足我對未知的好奇心,更能引發我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關於古生物學研究方法或者最新研究進展的介紹,那就更具啓發性瞭。我非常看重“新華正版”的承諾,這意味著我可以獲得最權威、最可靠的信息。
評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一本引人入勝的科普書,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從書名到作者,都散發著一種不尋常的魅力。我尤其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用他一貫的嚴謹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文筆,帶領我們深入瞭解那些古籍中記載的奇特生物。我希望書中能夠呈現齣那些生物的精美插畫,並配以詳盡的文字描述。我希望能夠看到,那些在古人筆下栩栩如生的形象,在現代科學的解讀下,是如何煥發新的生機的。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生物的“冷知識”,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這會讓閱讀過程更加輕鬆有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於探索生命奧秘的興趣,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價值。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萬物有靈”的含義,並對自然界産生更加敬畏之心。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自然科學的讀者,我一直對“海錯圖”這個概念充滿瞭好奇。它不僅僅是一本古籍,更是古人觀察自然、記錄自然的一個窗口。《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它非常特彆。我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在這個基礎上,用現代科學的知識,為我們重新解讀這些古老的圖譜。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海錯圖》中描繪的每一個生物,包括它們的學名、分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看到張辰亮老師是如何將這些信息與現代科學研究相結閤的,例如,是否有新的物種被發現,或者對已知物種的認識有哪些更新?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這些生物的進化曆程,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加完整和科學的生物認知體係,瞭解這些生物是如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而且,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能夠通俗易懂,即使是對生物學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夠輕鬆地閱讀和理解。
評分我對古籍中的記載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它們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無疑是一座能夠引導我們穿越時空,重新認識古代生物的橋梁。我特彆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以他專業的知識,為我們解讀這些古籍中的“海錯”。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每一個生物的古籍記載,以及作者是如何通過現代科學研究來驗證或補充這些記載的。我希望能夠看到,古代的觀察與現代的認知是如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更加完整而生動的生物畫捲。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生物的“未解之謎”,以及科學傢們正在如何努力去解開它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我對於曆史和科學的興趣,讓我明白,人類的探索精神是永無止境的。我希望它能夠讓我更加珍惜現有的知識,並激勵我不斷學習和進步。
評分最近在朋友圈裏被《海錯圖筆記1 壹》刷屏瞭,無數的安利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科普書不應該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和理論堆砌,更應該是一種充滿溫度和情感的分享。張辰亮老師作為《中國國傢地理》的資深編輯,他的專業性和豐富的經驗是毋庸置疑的。我特彆期待他能用他獨特的視角,將那些深藏在《海錯圖》中的神秘生物,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個人對那些形態奇特、習性獨特的生物尤其著迷,比如那些生活在深海的,或者是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我很好奇,張辰亮老師在研究這些生物的過程中,是否也經曆過一些有趣的、甚至是驚險的探險經曆?如果書中有穿插一些作者的親身經曆或者研究心得,那一定會讓這本書更加生動有趣。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引發我對於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思考,讓我們意識到保護每一個物種都是多麼重要。我希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被那些鮮活的生命故事所打動,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生命頑強的生命力。這本書的“現象級”稱號,也讓我充滿瞭期待,希望能真正領略到它的魅力所在。
評分收到《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感覺就像收到一份來自大自然的珍貴禮物。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是源於對《海錯圖》本身的敬畏,以及對張辰亮老師專業度的信任。古代的《海錯圖》描繪瞭許多我們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生物,它們究竟是真實的記錄,還是古人的想象?張辰亮老師能否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為我們解開這些謎團?我非常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古人是如何認識和描繪這些生物的,他們的觀察是否準確?而現代科學又是如何印證或者修正這些說法的?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一些生物形態、習性、以及它們所處生態環境的詳細解讀。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甚至是一些尚未解開的科學謎題,那就更加精彩瞭。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讓我增長見識,更能激發我對於科學探索的熱情。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等待我們去發現和理解。這本書的“新華正版”標簽,讓我對內容的可靠性非常放心,這對於一本嚴肅的科普讀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科普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共鳴。《海錯圖筆記1 壹》這本書,我看到它的“現象級”標簽,就知道它一定有其獨特之處。我特彆期待張辰亮老師能夠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來解讀那些古籍中的生物。我希望書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這些生物的熱愛和尊重,而不是簡單的科學術語堆砌。我希望能夠看到,作者是如何將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人文關懷相結閤的。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與這些生物相關的民間傳說或者神話故事,這會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和文化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即使是那些看起來 strange 或 unfamiliar 的生物,它們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邏輯和價值。我希望它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讓我更加包容和理解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我非常認同“新華正版”的標識,這讓我對內容的質量和權威性有瞭雙重保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