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
?温端政,语言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和语汇。曾任山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学会理事、山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主编了《中国俗语大辞典》、《古今俗语集成》、《汉语常用语词典》、《谚海》(联合主编)、《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等较大型的工具书和一些中小型的工具书。
目录
?
?前言
凡例
语目首字音序表
正文
语目笔画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阿斗有权,诸葛有能】阿斗: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多比喻懦弱无能的人。指无能的人有权,而能干的人却没权。也作“阿斗有权,诸葛亮有能”。
【阿哥唤,犁耙上岸;阿哥呼,犁耙出土】阿哥:方言,布谷鸟。指布谷鸟鸣叫,春耕就要开始了。
【阿母爱郎,脱裤换糖】阿母:母。郎:儿郎,昵称儿子。指母疼爱儿子,不惜牺牲一切。
【阿娘做人,裤脚缚绳】阿娘:母。裤脚缚绳:裤脚用绳子绑着。指母在生活上对自己很苛苦,苦到极点也无所畏惧。
【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阿婆:方言,称呼上了年纪的妇女。不把闺女嫁出去,哪能抱外孙。旧时的催嫁语。
【阿爷值钿大孙子,阿爹值钿小儿子】值钿(tian):方言,疼爱。阿爷:爷爷。阿爹:父。指爷爷喜欢疼爱大孙子,父喜欢疼爱小儿子。
【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哀兵:指处于悲愤状态的军队。骄兵:指处于骄傲状态的军队。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目空一切的军队必然会遭受失败。
【哀不嚎哭,乐不轻佻】轻佻:言谈举止不庄重、不严肃。悲伤的时候不大声嚎叫哭泣,高兴的时候不放纵轻佻。指人悲伤、高兴时要适宜有度。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失时:不合时宜。殃:灾殃。咎(jiu):祸害。指人不合时宜的悲伤或高兴,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哀中乐,殡葬之家动鼓乐;乐中哀,嫁女之家哭哀哀】殡葬:出殡和安葬。办丧葬人家本该悲哀,却动用鼓乐;嫁女人家本应喜庆,却哭得凄凉悲哀。指人世往往是哀中有乐,乐中有哀。
【挨好邻,出好邻,挨着王八出乐人】挨(āi):挨近,靠近。乐(yue)人:旧时对民间从事说唱艺人的蔑称。指接近什么人就会受什么人的影响。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靠近金像金,靠近玉像玉。比喻接近或先进人物,就会受到好的影响。
【挨上染坊尽点子,挨上铁匠尽眼子】比喻跟上什么样的人就会深受什么样的影响。指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挨着铁匠会打铁,挨着木匠会拉锯】比喻跟着什么样的人就会学得什么样的本事。
……
当我真正开始深入探究其内容架构时,立刻领悟到这部作品的雄心与匠心。它显然不是简单地罗列谚语,而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汉语智慧系统。我注意到,它的分类体系非常独特,似乎跳脱了传统的主题划分窠臼,采用了某种更贴近古人思维脉络的逻辑进行组织。这种编排方式初看可能会让人稍微需要适应一下,但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韵律,就会发现它极大地提高了查找效率,尤其是那种带有模糊印象的谚语,通过这种独特的路径反而更容易被定位。更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罕见或地域性极强的谚语,编者还附带了简洁却精准的溯源说明,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些“民间经验结晶”的理解层次,从单纯的知晓,上升到了体悟其文化根源的高度。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检索系统无疑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特别测试了几种不同的检索方法,包括按关键词、按首字首音,甚至尝试用一些非常规的现代俚语去反向查找对应的古语,结果都令人满意。特别是在处理同义或近义谚语的归类时,编辑的处理手法非常老道,他们没有简单地堆砌,而是巧妙地区分了细微的语境差异,并通过脚注或备注的方式加以说明。这对于语言学习者,尤其是需要进行精确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体现了编纂者对“汉语”这一复杂系统深刻的洞察力,他们明白,工具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答案,更在于清晰地展示知识的全貌和细节的关联性。
评分总的来说,这部典籍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其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与极高的可读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它不像冷冰冰的资料汇编,倒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耐心地向你娓娓道来世间的万千哲理。阅读它需要的不是强记硬背,而是沉浸式的体验。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感觉自己的“语言储备库”得到了质的飞跃,不仅仅是学会了多少新词,更重要的是对汉语的表达逻辑和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它不仅是查找信息的工具,更是一部可以时常翻阅、常读常新的“文化滋养品”,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汉语、渴望汲取传统智慧的同道中人。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透着典雅的气质,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分量感。封面那种细腻的纹理,像是经过时光打磨的古籍,每一次翻阅都带着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墨色清晰又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排版上的用心,每一个条目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密集度,又维持了阅读的舒适性,完全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可以看出,出版社在实体制作上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这绝非应付之作,而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之宝。对于一个痴迷于传统文化,并且对手边工具书的物理品质有一定要求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份精良的制作工艺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每一次看到它安静地立在书架上,都觉得家里多了份书卷气。
评分阅读这些谚语的过程,简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我们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道理,早在几百甚至上千年前,就已经被先人以如此精炼、富有画面感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例如,对于人情世故的描述,那些古老的箴言往往比现代那些空洞的“成功学”口号更有力量,也更贴近生活的本质。它们没有说教的生硬感,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重现,让你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种智慧的传承感是非常强大的,仿佛触摸到了历代普通百姓最朴素、最真实的生存智慧。读着读着,我甚至开始尝试将它们应用到日常交流中,那种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立刻让我的表达增色不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