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
定价:55.00元
售价:35.8元,便宜19.2元,折扣65
作者:王泰广著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00769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车的起源和发明,承载千年的畜力车,随心所欲的人力车,工业革命的成果,20世纪的神话,种类繁多的机动车,工业革命的又一成果等。
目录
前言
一 车的起源和发明
1.车发明之前
2.车的雏形
3.轮的出现
4.车的问世
二 承载千年的畜力车
1.对动物的驯化
2.早的畜力车——牛车
3.得力的畜力车——马车
4.延续千年的交通工具
三 随心所欲的人力车
1.无轮的车——轿
2.独轮车和双轮车
3.黄包车和三轮车
4.自行车
四 工业革命的成果
1.汽车问世的前奏
2.汽车之父
3.早期汽车的完善与改进
五 20世纪的神话
1.面向平民的“T”型车
2.史上名车
3.挑战极限
六 种类繁多的机动车
1.公共汽车
2.载重汽车
3.特种车辆
4.拖拉机
5.摩托车
七 工业革命的又一成果
1.火车问世的前奏
2.催生火车诞生的巨人
3.“蒸汽机车之父”——史蒂芬森
4.早期蒸汽机车
八 飞速发展的世界铁路
1.雨后春笋般的铁路建设
2.姗姗来迟的中国铁路
九 新能源在铁道机车上的应用
1.内燃机车的问世
2.艰苦坎坷的发展历程
十 更清洁环保的电力机车
十一 火车家族的其他成员
十二 火车车厢
十三 城市轨道交通
十四 追逐高速
十五 希望与未来
作者介绍
王泰广,1947年生。祖籍辽宁营口。笔名裘石、丁亥等。
自小学时始集邮,几十年始终如一,从中受益匪浅。多次参加市、省及全国邮展。先后获1989年全国邮展银奖,1991年全国职工邮展银奖,1996年全国职工邮展镀银奖,2010年全国邮展镀金奖等。现任《甘肃集邮》执行主编、甘肃省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兰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文献集邮研究会甘肃分会会长。为文献集邮研究会、火车邮戳研究会、延陵邮学会、郭润康集邮研究会、集邮漫画研究会、铁路票证研究会、甘肃封片戳研究会会员。
信奉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文摘
序言
王泰广先生在《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本书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魅力,那就是将宏大的历史进程,巧妙地融入到一个个具体、鲜活的邮票故事之中。他并不直接枯燥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对邮票背后故事的挖掘,让历史“活”起来。比如,在讲述某一时期交通工具发展的章节,他可能会选取一枚描绘某位重要人物乘坐某款交通工具出行的邮票,然后围绕这个人物和这次出行,讲述一段历史佳话,或者揭示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能够将一些看似枯燥的技术革新,通过邮票的图案和发行背景,描绘得惊心动魄,充满戏剧性。这种将文学叙事和历史解读相结合的手法,让我欲罢不能,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踏上一段新的寻宝之旅,总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历史可以如此鲜活!王泰广先生的笔触,让那些尘封在邮票中的岁月,重新焕发了生机。他不仅仅是在介绍邮票,更是在讲述故事,讲述那些与邮票息息相关的人,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当读到关于“高速列车”章节的内容时,我更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从人力车这种古老而朴素的交通工具,到如今飞驰在铁轨上的现代高铁,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是中国社会发展速度的极致体现。作者通过精心挑选的邮票,展现了这个宏伟的变迁过程。每一张描绘火车、特别是高速列车的邮票,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速度、效率和国家实力的故事。我能想象到,在那些邮票发行的年代,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是如何的惊叹和期待。而如今,高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缩短了时空距离,连接了城市与乡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王泰广先生将这种巨大的时代变迁,浓缩在一张张小小的邮票里,并加以细致入微的解读,让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力量。他的文字充满了激情与洞察力,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读这本书,不像是枯燥地背诵年代和事件,更像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深情对话,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
评分总而言之,《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邮票的书,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史诗。王泰广先生以他渊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方寸之间的邮票,解读出了宏大的历史叙事。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关于交通工具发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微小的物件,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解读。它鼓励我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去思考它们背后的故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历史、对社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迪。
评分读《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邮票。在此之前,我接触到的邮票,大多是作为一种收藏品,关注其面值、品相,或者稀有程度。但王泰广先生的书,让我明白,每一枚邮票,都是一个故事的载体,一张历史的缩影。他对于邮票图像的解读,细致入微,充满了人文关怀。例如,在描绘早期交通工具的章节中,他可能会关注到邮票上人物的服饰、表情,甚至背景的建筑风格,从中推演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方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图文介绍,更像是一种“微观考古”。他能够从一张描绘马车的邮票中,读出那个时代信息传递的效率,读出人们对远方的向往,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书中的内容充满了生命力,也让我对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收藏的邮票,尝试去发现其中隐藏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它不像学术著作那样严肃刻板,也不像通俗读物那样过于浅显。王泰广先生的文字,既有学者的严谨和深度,又不失文人的雅致和趣味。他能够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他的文字中透露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情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那个时代进步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我特别喜欢他在描述早期交通工具时,那种带着些许怀旧的笔调,仿佛我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尘土味,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韵味。而当他谈及现代科技时,文字又变得充满力量和激情,让我感受到中国飞速发展的脉搏。这种语言上的驾驭能力,使得这本书在思想深度和阅读体验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评分《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有段时间了,它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启发,真的很难用三言两语来概括。作者王泰广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将方寸之间的邮票化作了一部浓缩的社会变迁史,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穿越时空的隧道,亲历那些鲜活而厚重的历史瞬间。书中最让我着迷的,莫过于他如何将一张张看似普通的邮票,解读出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比如,那些描绘早期人力车的邮票,不仅仅是展现了一种交通工具,更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出行方式的艰辛与局限,以及技术萌芽初期的朴拙与活力。我仿佛能看到旧时街头巷尾,车夫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听到人力车滚轮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感受到那种带着些许挣扎却又充满希望的生活气息。王泰广先生在描述这些内容时,旁征博 dikutip,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细节,让那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充满温度。他并没有停留在对邮票图像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图像诞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影响,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充满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的深度。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习到了邮票收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历史有了更立体、更生动的理解。每一枚邮票,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切面,折射出时代的光影,记录下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视觉呈现。虽然我是在电子设备上阅读,但我依然能想象出实体的书会是多么精美。精选的邮票插图,与王泰广先生的文字相得益彰。作者并非简单地堆砌邮票图片,而是经过精心挑选,每一张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他的叙事。这些邮票,有的色彩鲜艳,有的线条简练,有的充满年代感,它们本身就是一件件艺术品。而作者通过文字,赋予了这些艺术品更深层次的内涵。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老旧邮票的描述,那些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图案,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他能够从这些细微之处,挖掘出历史的痕迹,并将其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视觉与文字的完美结合,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立体。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出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王泰广先生在梳理“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一宏大主题时,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他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工具本身的发展,更将目光投向了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层面。比如,在讲述早期交通工具的章节,他可能会谈到当时的经济形态、贸易往来,以及这种交通方式对城市格局的影响。而在描绘现代高速列车时,他则会深入探讨其背后所代表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它如何重塑了区域经济和人们的出行理念。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启发性。我感觉自己仿佛在阅读一本百科全书,但又不像传统的百科全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邮票插图,将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一次阅读,都仿佛在拓展我的认知边界,让我对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从“人力车”这样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起点,一路蜿蜒向前,直至“高速列车”这样代表着未来与速度的终点,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脉络。王泰广先生的叙述逻辑清晰,引人入胜。他并没有简单地将邮票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通过对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特征、社会意义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梳理,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例如,在讲述某一类交通工具的章节时,他会先从该工具的出现背景、技术特点入手,然后引申到它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商品流通,甚至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再结合当时发行的邮票,通过对邮票图案、设计风格、发行背景的深入剖析,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我特别喜欢他在描述某些早期交通工具时,那种充满怀旧色彩的笔调,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简朴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而当他切换到描绘现代高速列车时,文字中又充满了对科技进步的赞叹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使得阅读过程更加富有感染力,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邮票图说:从人力车到高速列车》这本书,最让我感到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时间感”。王泰广先生通过对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描绘,以及这些交通工具在邮票上的呈现,非常直观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从人力车那种缓慢、笨拙但却充满人文关怀的出行方式,到高速列车那种高效、便捷、充满科技感的现代交通,这中间隔着的是漫长而又充满变革的岁月。作者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们在时间的河流中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去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进步的步伐。每一张邮票,都成为了他绘制时间轴上的一个节点,他通过对这些节点的解读,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变迁,感受时代的脉动。这种对“时间”的深刻体悟,让整本书充满了哲学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