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 |
| 作者: | Shengli Zhou(周勝利),Zhaohui Wang(王昭輝) |
| 定價: | 79.0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
| ISBN: | 978712133704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以高速OFDM水聲通信技術為主綫,內容涉獵廣泛,概念原理闡述清楚,邏輯性強。從OFDM水聲通信各關鍵技術的原理闡述到OFDM水聲通信接收機的設計方法以及OFDM 水聲MODEM的研製;從單用戶的MIMO-OFDM到多用戶MIMO-OFDM水聲通信的設計應用;從OFDM的中繼傳輸到OFDM網絡編碼以及水聲測距與定位。通過學習本書可以加深對OFDM水聲通信相關原理及係統設計的理解。 本書可作為水聲通信相關專業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參考。 |
| 目錄 | |
| 目 錄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1.1 水聲的早期探索1 1.1.2 水聲通信媒介1 1.1.3 水下係統和網絡2 1.2 水聲(UWA)信道的特點2 1.2.1 聲速2 1.2.2 傳播損失4 1.2.3 時變多徑6 1.2.4 聲傳播模型7 1.2.5 環境噪聲和外部乾擾8 1.3 通帶信道的輸入和輸齣關係9 1.3.1 各徑自有多普勒擴展的綫性時變信道9 1.3.2 具有共同多普勒擴展的綫性時變信道10 1.3.3 綫性時不變信道11 1.3.4 幅度和時延變化的綫性時變信道11 1.3.5 依頻率衰減的綫性時變信道11 1.4 水聲通信中的調製技術12 1.4.1 跳頻 FSK12 1.4.2 直接序列擴展頻譜12 1.4.3 單載波調製13 1.4.4 掃頻(S2C)載波調製13 1.4.5 多載波調製14 1.4.6 多輸入多輸齣技術14 1.4.7 水聲通信的近期發展15 1.5 本書的組織結構15 第2章 OFDM基本知識17 2.1 零後綴的OFDM17 2.1.1 發射信號17 2.1.2 接收機處理19 2.2 循環前綴的OFDM20 2.2.1 發射信號20 2.2.2 接收機處理21 2.3 OFDM相關的問題21 2.3.1 ZP-OFDM與CP-OFDM21 2.3.2 峰值平均功率比22 2.3.3 功率譜和帶寬22 2.3.4 子載波分配22 2.3.5 總的數據速率23 2.3.6 設計指南23 2.4 離散傅裏葉變換的實現23 2.5 OFDM的挑戰和補救方法24 2.5.1 分集閤並和信道編碼的益處25 2.6 MIMO-OFDM27 2.7 文獻注記29 第3章 多進製LDPC編碼的OFDM30 3.1 OFDM的信道編碼30 3.1.1 信道編碼30 3.1.2 編碼調製31 3.1.3 編碼的OFDM32 3.2 多進製LDPC碼33 3.2.1 多進製的規則循環碼34 3.2.2 多進製非規則LDPC碼35 3.3 編碼36 3.4 譯碼37 3.4.1 初始化38 3.4.2 變量節點到校驗節點更新39 3.4.3 校驗節點到變量節點更新39 3.4.4 初始判決和譯碼輸齣40 3.5 碼設計41 3.5.1 規則循環碼的設計41 3.5.2 非規則LDPC碼的設計42 3.5.3 準循環的多進製LDPC碼43 3.6 編碼的OFDM的仿真結果45 3.7 文獻注記47 第4章 PAPR控製48 4.1 PAPR的比較48 4.2 PAPR的減小50 4.2.1 限幅50 4.2.2 選擇性映射51 4.2.3 載波峰值52 4.3 文獻注記53 第5章 接收機綜述和預處理54 5.1 OFDM接收機綜述54 5.2 接收機預處理55 5.2.1 接收機的預處理55 5.2.2 數字實現56 5.2.3 頻域過采樣59 5.3 頻域的輸入/輸齣關係59 5.3.1 單輸入單輸齣信道59 5.3.2 單輸入多輸齣信道61 5.3.3 多輸入多輸齣信道61 5.3.4 信道矩陣結構62 5.4 OFDM接收機的分類62 5.4.1 ICI-忽略的接收機63 5.4.2 ICI-感知的接收機64 5.4.3 逐塊處理65 5.4.4 塊間處理65 5.4.5 討論65 5.5 仿真信道的接收機性能界65 5.5.1 仿真水聲信道66 5.5.2 時變信道下的ICI影響66 5.5.3 SISO信道的中斷性能67 5.6 擴展到CP-OFDM68 5.6.1 接收機預處理68 5.6.2 頻域的輸入/輸齣關係68 5.7 文獻注記69 第6章 檢測,同步和多普勒擴展估計70 6.1 基於互相關的方法71 6.1.1 基於互相關的檢測71 6.1.2 基於互相關的同步和多 |
我是一名剛剛進入水聲通信領域的研究生,對於OFDM這種先進的調製解調技術既好奇又感到有些畏懼。我所在的實驗室課題組涉及到水聲通信的研究,其中OFDM被認為是很有前景的一種解決方案。然而,我之前的知識儲備主要集中在傳統的通信理論,對於OFDM如何在水下這樣一個充滿挑戰性的環境中發揮作用,我一直感到迷茫。這本《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的標題立刻吸引瞭我,我希望它能成為我的入門指南,幫助我快速建立起對OFDM水聲通信的係統認識。我期待書中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OFDM在水聲通信中的具體應用。比如,OFDM是如何剋服水聲信道的“頻率選擇性衰落”的?它與傳統的單載波係統相比,在水聲環境中有什麼優勢和劣勢?書中的圖示和公式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抽象的理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一步步揭開OFDM水聲通信的神秘麵紗,為我的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位正在進行水聲通信設備研發的工程師,我們目前的項目需要引入更先進的調製解調技術來提升數據傳輸的速率和可靠性。OFDM技術無疑是我們重點考慮的對象,但將其在水聲環境下的具體實現細節,以及在實際硬件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還處於摸索階段。《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的齣現,對我們團隊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OFDM水聲通信係統設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理論建模到算法實現,再到硬件平颱選擇和優化。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OFDM在水聲通信中的信號處理流程,包括FFT/IFFT、循環前綴的添加與去除、載波頻率偏移和采樣率偏差的補償等關鍵步驟?同時,我也期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OFDM水聲通信係統在功耗、處理延遲、抗乾擾能力等方麵的評估方法和優化建議。這本書能否成為我們團隊在OFDM水聲通信研發過程中的重要參考,將直接影響到我們項目的進展和成敗,我迫切希望能從書中獲得啓發。
評分我是一名對前沿科技充滿好奇的大學生,在課餘時間喜歡閱讀一些與我的專業相關的書籍,希望能拓寬我的知識視野。《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非常專業且具有吸引力。雖然我對OFDM和水聲通信可能還沒有深入的瞭解,但我被這個領域結閤的可能性所吸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相對易懂的方式,介紹OFDM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為什麼它特彆適閤用於水聲通信。是不是因為水下環境的特殊性,使得OFDM的某些特性變得尤為重要?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生動的例子或者類比,幫助我理解OFDM如何“對抗”水下復雜的聲音傳播環境?我還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瞭解到,OFDM水聲通信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哪些可能性,比如在海洋觀測、水下導航、水下探測等方麵,它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本書能否激發我對這個新興領域的興趣,讓我未來有機會深入學習,我非常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水聲通信係統開發者,我對於能夠提升係統性能和穩定性的新技術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OFDM技術憑藉其強大的抗多徑能力,在陸地無綫通信中已經得到瞭廣泛應用,但將其有效部署到變化莫測的水聲環境中,卻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權威的書籍,能夠係統地總結OFDM在水聲通信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工程實踐經驗。《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這個書名讓我看到瞭希望。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OFDM在水聲信道下的各種調製和編碼方案,以及如何針對水聲信道的特點進行優化設計。例如,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自適應OFDM的策略,以應對水聲信道時變特性的影響?對於水聲網絡的構建,OFDM是否能夠支持多用戶接入和資源分配?我也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OFDM水聲通信係統性能評估和優化的相關內容,以及一些實際部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本書能否成為我解決復雜水聲通信難題的“寶典”,我對此充滿瞭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在水聲通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收到這本《OFDM水聲通信 電子與通信 書籍》真是太令人興奮瞭。我一直覺得,OFDM技術在水下環境下的應用潛力巨大,但相關的深入研究和係統性的講解卻一直是個難題。市麵上要麼是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要麼是碎片化的論文,很難找到一本能夠打通理論與實踐、深入淺齣地講解OFDM水聲通信的書。這本《OFDM水聲通信》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一重要的空白。我特彆期待它能從OFDM的基本原理齣發,詳細闡述其在水聲信道下的適配與優化,例如如何處理水聲信道的多徑效應、多普勒效應,以及如何設計魯棒的OFDM係統。當然,我也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的仿真或實驗案例,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並將其應用到實際項目中。考慮到水聲通信的復雜性,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信道估計、均衡、編碼以及功率控製等關鍵技術的詳細解析,並瞭解這些技術在OFDM水聲通信中的具體實現方式。這本書是否能像一本明燈一樣,指引我在OFDM水聲通信的探索之路上少走彎路,我拭目以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