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與新物理學 | ||
| 定價 | 49.00 | |
| 齣版社 | 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3月 | |
| 開本 | 32開 | |
| 作者 | [英] 保羅.戴維斯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35795052 | |
《上帝與新物理學》不是談宗教的書。談的是新物理學對以前的屬於宗教的問題産生的影響、《上帝與新物理學》也不是一本純科學的書,是關於科學及其廣泛含義的書。本書主題是所謂存在問題:為什麼大自然的規律是現在這樣?為什麼宇宙是由現在組成的各種東西所組成的?這些東西是如何起始的?宇宙如何獲得瞭組織?作者在結尾對這些問題給齣瞭試探性答案。
保羅·戴維斯,主要研究現代宇宙學。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基本概念Beyond中心主任,在SETI(地外智慧生物搜尋)計劃中負責探測後工作,並幫助建立瞭澳大利亞天體生物學中心。他曾兩次獲得尤裏卡奬,並於1995年獲坦普爾頓奬,2001年獲開爾文奬,2002年獲皇傢學會法拉第奬。小行星6870號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還做瞭大量科學普及工作,近40年來齣版瞭20餘部科普圖書。曾入選澳大利亞“十位有創造性的人物”,並被《華盛頓郵報》譽為“大西洋兩岸的科學作傢”。
目錄:
章 科學與宗教在變化著的世界中
第二章 創世
第三章 上帝創造瞭宇宙?
第四章 為什麼會有個宇宙?
第五章 什麼是生命?整體論對還原論
第六章 精神與靈魂
第七章 自我
第八章 量子因素
第九章 時間
第十章 自由意誌與決定論
第十一章 物質的基本結構
第十二章 偶然還是設計?
第十三章 黑洞與宇宙混沌
第十四章 奇跡
第十五章 宇宙的終結
第十六章 宇宙是“免費午餐”嗎?
第十七章 物理學傢心目中的大自然
精選參考書目
過去我嘗試過一些物理學的科普讀物,但常常因為過於理論化或者缺乏生動的比喻而難以深入。這次《上帝與新物理學》的全新版本,從其“提升閱讀體驗”的宣傳語中,我就預感它會有所不同。翻閱的瞬間,那種精美的排版和引人入勝的封麵,就已經在告訴我,這不再是那種“硬核”的科普,而是真正願意拉近讀者與科學距離的作品。這種整體性的優化,從視覺到閱讀感受,都讓我對它即將帶給我的知識盛宴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一直覺得,好的科普書不僅在於內容的深度,更在於它能否以一種生動、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知識傳遞給讀者。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具體內容,但僅僅是目錄和前言的呈現方式,就讓我感受到瞭作者的匠心獨運。它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引導性和啓發性,仿佛在邀請讀者踏上一場精彩的知識探索之旅。這種“不再艱難”的感覺,對於許多希望拓寬知識麵但又擔心專業門檻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評分打開書,內頁的版式設計同樣令人驚喜。字體大小、行間距、段落劃分都經過瞭精心的考量,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一點也不覺得擁擠或者費眼。很多科普書為瞭塞進大量信息,往往會把排版做得密密麻麻,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即使是第一次接觸到“新物理學”這樣相對抽象的概念,也不會因為排版問題而産生畏難情緒,反而能更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作者的論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這對於提升閱讀體驗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我個人非常注重書籍的整體呈現,尤其是那些旨在普及科學知識的作品,其呈現方式對讀者的接受度有著直接的影響。這本《上帝與新物理學》的全新設計,可以說是在“顔值”和“內涵”上都下瞭功夫。從封麵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用心和專業,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是一件值得收藏和細細品味的藝術品。這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讓我在尚未開始細讀內容之前,就對其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和好感。
評分拿到這本《上帝與新物理學》的全新版本,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麵設計吸引住瞭。過去我對科普書的印象總是那種樸素、甚至有些呆闆的封麵,但這次的設計非常有藝術感,色彩搭配和圖案選擇都恰到好處,透露齣一種神秘而引人入勝的氣息,讓人立刻就産生瞭翻開閱讀的衝動。這種視覺上的升級,無疑大大降低瞭閱讀科普的門檻,特彆是對於那些對物理學不太瞭解,但又對宇宙奧秘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友好的信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