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荣日(季)(韩寒新作)
定价:21.00元
作者:韩寒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39137650
字数:108000
页码:18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2007韩寒新作,韩粉丝们期待已久的作品。 ★韩寒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开天辟地,重装上市! 关于这部小说,已经炒作很久,韩寒本人打算在小说出版后再自己亲自执导拍一部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将是投资在千万元以内的小制作,本书出版人路金波觉得,电影拍出来可能不会比《疯狂的石头》差,因为韩寒的语言本身就很幽默。
内容提要
韩寒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部讽刺意味很浓的小说。
七个青年人,大麦、王智、万和平、石山、洪中、米旗、娄梯,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分配,不想进外企,不想当白领,而是学古代的竹林七贤,来到边远的一个叫“和平凤凰”的小村中,他们自愿到村小学支教,同时运用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研究,盖房种菜,还收留了被称为“精神病”的歌手哈蕾,麦片,还有年迈的植物学研究员刘小力以及他两条腿的狗,这些看似不正常的一群人,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离奇世界,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看似荒诞不经,却有着种种思考。随着故事的深入,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未来……
《光荣日》继承了韩寒作品一贯的叛逆、幽默,和以前的作品相比,故事和人物冲突都比较集中,而不像以往作品那样分散, 是他在风格上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2007韩寒新作,韩粉丝们期待已久的作品。关于这部小说,已经炒作很久,韩寒本人打算在小说出版后再自己亲自执导拍一部同名电影,这部电影将是投资在千万元以内的小制作,路金波觉得,电影拍出来可能不会比《疯狂的石头》差,因为韩寒的语言本身就很幽默。
目录
作者介绍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作家,赛车手。已出版作品:《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韩寒五年文集》、《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寒》、《光荣日》或有其他,则为伪作。
文摘
序言
读完之后,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回味那些零散的片段。这本书最厉害的一点,或许在于它营造出了一种极具张力的“失重感”。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惊吓,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对某种既定秩序可能崩塌的隐隐不安。作者似乎总是在描绘人物在边缘状态下的挣扎,那些介于清醒与混沌、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灰色地带,才是真正值得探索的领域。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级,它不给你明确的答案或道德评判,而是把你推到悬崖边上,让你自己去感受风声和脚下的虚空。这种体验对习惯了被“喂养”结论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点门槛,但一旦适应了它的频率,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极大的阅读自由。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成功地激发了读者主动思考和构建意义的欲望,而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设定。
评分这本新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魅力。作者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和瞬间,然后用极其精准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将其定格。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精心编排的旅程,时而让你陷入沉思,时而又被情节的跌宕起伏所牵引,完全无法自拔。尤其是一些场景的描绘,那种氛围感极强,仿佛能透过文字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它不是那种直白的叙事,更像是在编织一张细腻的网,每当你以为抓住了什么,它又悄无声息地变化了形态。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或仓促,读完后留下的回味悠长,总觉得需要时间去消化和整理脑海中那些奔腾的思绪。我喜欢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它给了读者足够的空间去填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让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和叙事手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框架,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碎片化拼图,信息密度非常高,但又处理得非常优雅,没有丝毫的杂乱感。每一个章节的切换,都像是镜头焦点的突然转移,让你瞬间从一个情境跳跃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时空,但奇怪的是,你总能迅速在新场景中找到与之前情节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跳跃感极具现代性,也反映了信息爆炸时代下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它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一旦走神,可能就会错过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更让我惊喜的是,即便是这种复杂的结构,作者依然保持了强大的情感牵引力。它不仅仅是智力上的挑战,更是一场情感上的拉锯战,让你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反复横跳,体验感相当丰富和立体。
评分说实话,拿到书的时候还有点担心,毕竟期待值拉得太高,怕会失望。但翻开第一页,那种久违的、被文字击中的感觉就回来了。作者的语言功力简直是炉火纯青,有些句子读起来,简直像听到了某种古典音乐的完美变奏,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落在了它该出现的位置,既不显多余,也绝不缺失。尤其是在处理人物的内心独白时,那种不动声色的深邃感,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品味。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刺激和快速的感官满足,而是更注重内在的挖掘和精神层面的探讨。那种对生活本质的追问,那种对人性复杂面的诚实揭露,都处理得极为老辣。我感觉作者并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呈现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可能性”,这种真实感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的。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扎实,感觉像是在和一位极其聪明、且富有洞察力的老朋友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
评分我必须得说,作者对于特定场景的细节捕捉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但这种偏执却转化为了文字的魔力。比如对某些日常物品的描述,或者对特定天气变化的刻画,都带着一种超乎寻常的、近乎仪式感的描摹。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是构建整个世界观的坚实地基。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板,它们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暗示着人物的处境或未来的走向。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之前忽略掉的小物件,在新的语境下忽然闪烁出完全不同的光芒。这种层次感,使得这本书的重读价值非常高。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娱乐读物,而是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的文本,每次重访,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深度和理解的维度。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收藏,并时常拿出来把玩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