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科学向导丛书:蓝色的国土(海洋卷)
定价:29.50元
作者:管华诗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331468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然科学向导丛书》系统阐释自然科学各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展示自然科学各领域*科技成就和发展动向;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本书是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海洋的故事、海洋资源、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灾害、海洋管理等等。
     大海,人们似乎熟悉她,但却不见得了解她。大海,潮起潮落,浪花飞舞,多姿多彩,给人美的享受。不仅如此,陆地上的各种资源,像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以及许多美味佳肴,在海洋中样样都有,而且蕴藏量比陆地上还要多:但同时她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开发利用海洋,防治海洋灾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赖于海洋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和海洋高技术的发展。本书带领你走进海洋,了解海洋的故事、海洋资源、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灾害、海洋管理等等。
目录
章 海洋中的故事
 地球是怎样诞生、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上有多少水
 洋、海、海湾、海峡是怎样划分的
 “太平洋”真的太平吗
 “海平面”——海是平的吗
 “大西洋”名字是怎么来的
 真的有“一个大西国,在一夜之间沉西洋底”的故事吗
 “南大洋”是怎样来的
 “北冰洋”是冰的海洋
 印度洋是年轻的大洋
 大陆是可以漂移的一~魏格纳崭露头角
  海底也可以扩张
 地壳是由不同块体拼凑而成的
 大洋有年龄吗
 什么是海洋的沧桑之变
 中国海的沧海桑田
 “东夷古国”在哪里
 谁个到达北极极点
 南极的发现
 是谁个到达南极极点
 咆哮的西风带在哪里
 水十分平常,但它具有令人惊奇的性质
 海水化学组成大家族包括哪些成员
 海水中常量元素的恒比定律
 海水中种类繁多的微量元素
 海水中的有机物质
 海洋中的同位素研究
 海水中有气体存在吗
 海水中维持生物生长的重要物质——营养盐
 海水中盐从哪里来
 什么是海水盐度
 海水中盐度是怎样分布的
 在海洋中温度是怎样分布的
 死海不死之谜
 海水的压力有多大
 海水可以发光吗
 什么是”透明度”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正确吗
 描写潮汐的术语有哪些
 潮有大小吗
 什么是日潮和半日潮
 海水升降与人类密切相关
 “土法”算潮汐,怎么算
 凶猛的风暴潮
 八月潮头动地来
 假潮不假
 潮流——潮汐的孪生兄弟
 珠穆朗玛峰高度起算点在哪里
 无风不起浪——大风吹起翠瑶山
 无风也有三尺浪
 为什么波峰线总是和海岸线平行
 内波——在海水内部产生危害很大的波浪
 海啸——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所激
 起的巨浪
 “疯狗浪”是怎样“疯”法
 什么是裂流
 “海流”是海洋中的河流吗
 什么是“带环流圈”
 什么是“亚寒带环流圈”
 中国人是怎样到美洲的
 南赤道流是南美洲与南太平洋众多岛屿文明的
 传播使者
 什么是“中尺度涡”
 深海有流吗
 遥感海洋学——海洋上的“火眼金睛”
 何谓立体化调查
 万物生长要靠太阳吗
 海洋科学——海洋的科学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质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工程
 军事海洋学
 海洋环境学
第二章 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利用
 一、海洋生物资源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漫谈
  海洋生物资源有限吗
  福娃贝贝,我们喜欢你
  海洋中大的鱼类——鲸鲨
  水中熊猫——中华鲟
  世界高产的鱼——鲲鱼
  年,我国昂贵的鱼——刀鲚
  柳叶鱼与鳗鲡
  哈鱼的“死亡洄游”
  “大头腥”和鳕渔业
  雄鱼产仔——海马
  天然变性鱼——石斑鱼与黑鲷
  你知道鲅鱼是怎么捕的吗
  带形的鱼类,高产的鱼种——带鱼
  金枪鱼与延绳钓
  “比目而行”话鲆鲽
  河纯与河鲍毒素
  海里有兽吗海洋哺乳类的来历
  海洋生物多是“药”
  海洋生物的”废”与“宝”——甲壳素与“深海鱼油”的启示
  游乐渔业与人工渔礁
  世纪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磷虾
 二、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石油资源滚滚来
  海底也采煤
  海洋磷的重要资源——磷灰石
  陆上建筑、海里砂——谈滨海砂矿
  大洋富矿——锰结核
  天然聚宝盆——谈海水化学资源
  化学工业之母——食盐
  滚滚财富海中来——海水提盐
  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钾
  怎样从海水中提取溴
  镁元素及其海水提取
  有价值的核能元素—铀的海水提取方法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为什么核电站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从海水中还可以提取哪些化学物质
  海水的综合利用与发展
第三章 海洋灾害
 一、海洋灾害的形成
  愤怒的海神波塞冬
  海洋灾害早的文字记载
  大风起兮潮飞扬——可怕的风暴潮灾害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灾害性海浪
  无形的水灾——海平面上升
  长途奔袭的刺客——海啸
  海雾漫漫船难行——海雾
  渤海也曾“车辚辚,马萧萧”——海冰
  海滩怎么越来越窄了——海岸侵蚀
 二、化学类灾害
  红色幽灵——赤潮
  富营养化是赤潮的元凶吗
  天气怎么越来越暖了——温室效应
  天堂的眼泪——酸雨
  有机物污染
  给人类带来无限麻烦的海洋重金属污染
  令人“谈核色变”的放射性污染
 三、环境类灾害
  风暴潮灾害在我国
  海上暴君——巨浪的恶行
  “航海家的”——好望角
  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海洋灾害对我国的巨大破坏
  悲情印度洋
  我国会遭遇地震海啸吗
  多灾多难的孟加拉国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海龙卷
  转动气候变化魔方的“圣婴”
  与“圣婴”结伴的”小女孩”
 四、生物类灾害
  近年来我国的赤潮灾害
  严防“祸从口人”
  “不知火海”的怪病
  毛蚶大闹上海滩
 五、地质类灾害
  什么是海底地滑
  谁在”吞食”三角洲
  曾经沧海难为水’
  “地球”的功能正在减弱
 六、其他类灾害
  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凶手”
  谁在破坏地球生物的摇篮
  黑色灾难
  渤海会变成中国的“死海”吗
  为什么大连要建“地下长城”
 七、灾害防治
  能否用化学的手段修复污染的环境
  “水城”威尼斯会消失吗
  保护“地球之肾”
  堤坝围起半壁江山
  人类能够赤潮吗
  向海洋污染宣战——渤海碧海行动
  海洋修复技术
  海啸能预测吗
  斗智斗勇——抵御风暴潮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海风、海浪、海雾的预报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
  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
  我国和ARGO计划
  海上遇险救助组织
  SOS与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
  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四章 海洋开发新技术
 一、海洋生物技术
  海水珍珠养殖
  生物传感器
  海藻植物生长剂
  海洋微藻生产类胡萝卜素
  人工皮肤
  蟹、虾壳也能做衣服
  三倍体牡蛎
  “超级鱼”
  能治病的毒素之一河豚毒素
  能治病的毒素之二——芋螺毒素
  “史前血液”制成的检测试剂
  对虾病毒病的检测技术
  世界上活动快的肌肉
  褐藻多糖药物
  海上石油污染的生物降解技术——“超级嗜油工程菌”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及其应用
  “绿色杀虫剂”——沙蚕毒素
  利用海洋藻类吸附重金属离子
  全雌鱼
  全雄鱼
 二、海洋化学技术
  防止金属被海水啃掉的方法——海洋防腐
  用、防结合的核电站防护技术
  一箭三雕——海水淡化、核电站和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
  国家工业的基础——盐化工技术
 三、海洋地质调查技术
  如何为古老的地球定年龄
  如何确定你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定位技术
  在水下是如何定位的——水声定位
  地震勘探及其在石油探测中的应用
  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如何解除的威胁——磁力
  海底深度是怎么测量的——测深技术
  如何“透视”海底之下——浅剖
  “水下千里眼“是怎样”看”到海底的——侧扫声纳
  怎样给古老的地球量体温——古气温
  陆地上的资源耗尽之后人类将何去何从——深海资源
  怎样取得海底样品——取样器
  能在海底随心所欲的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吗——电视抓斗
  海洋钻探——在海洋中钻井有什么用
  什么是载人深潜器
  什么是水下机器人
  导弹靠什么提高命中精度
  给地球装上“千里眼”
  海上原位测试技术
 四、海洋能的利用技术
  潮汐是怎样发电的
  潮流发电
  “摇摆鸭子”和波浪发电
  怎样利用温差发电
  海流发电
  海水压力差的能量利用
  海洋浓度差发电
  风力发电,前景无量
  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
  第五章 海洋生态系统
  你想了解海底“公民”的生活方式吗——海洋生态学
  井然有序的海洋王国——海洋生态系统
  地球生命的新观点——Gaia假说
  大自然的“跷跷板”——生态平衡
  海洋也会自我调节吗——反馈机制和稳态
  海洋中的食物从哪里来——生产力
  肉眼看不见的链环——食物链和食物网
  冰雪中脆弱的食物链——南极食物链
  什么叫微食物网
  自然界中的金字塔——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海洋中的竞争——生态位原理
  生物群落的沧桑变迁——生态演替
  攀登等级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林德曼效率
  生物王国的国界——环境梯度
  生物指挥棒——限制因子
  我小,我做主!——利比希小因子定律
  自然之法——谢尔福德耐受定律
  生生不息的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海洋中的重要循环——碳循环
  温室效应与海洋有何联系——海洋生物泵
  千奇百怪的生物一~生物多样性
  海洋“预言家”——海洋生物
  波涛底下的“同居密友”——共生的海洋生物
  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
  海洋中的“清道夫”——海洋底栖生物
  海岸卫士——红树林
  精彩纷呈的珊瑚礁
  海底大森林——海藻森林
  “禁区”中的生物——深海生物群落
  天然的大型渔场——近岸上升流生物群落
  填海造陆有什么危害——海岸生态系统
  海洋中的大草原——海草场生态系统
  海底火山周围有生物吗——热液生态系统
  海洋中的”诺亚方舟”——海岛生态系统
  没有电也能发光吗——生物发光
  海里也会下雪吗——海雪
  水与血交融的回归一~洄游
  “海涵”也是有限度的——海洋环境容量
  海洋中的“定时炸弹”——海洋污染
  石油污染——海洋的灾星
  人类新杀手——环境激素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放大作用
  地球的天然“净化池”——海洋自净能力
  谁侵占了他们的家园——物种入侵
  生物中的情报员——指示生物
  什么叫生态修复
  海洋生物的乐园——海洋自然保护区
  什么是大海洋生态系统
第六章 海洋权益与海洋管理
 一、海洋区域
  领海基线看得见吗
  内水和内海有区别吗
  你知道领海的演变历史吗
  毗连区有什么作用
  什么时候有了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有多宽
  用于国际通行的海峡怎样管理
  什么叫群岛国
  群岛基线的划定有限制吗
  公海的活动自由是的吗
  国际海底区域可以随便开发吗
  海上人工构造物有哪些
 二、国家管辖海域的管理
  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
  海滨风景名胜区知多少
  海洋特别保护区有什么特别
  重点海域怎么划定
  海洋倾倒区划定有什么原则
  海域勘界应遵循什么原则
  海岸带管理包括什么事项
  海洋权益管理是指什么
  海域使用管理有什么主要制度
  海洋管理机构有哪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说,《蓝色的国土》在信息量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为一名经常阅读科普读物的人,我总是担心会遇到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的内容。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介绍复杂的海洋地质构造、海底火山活动时,并没有堆砌一堆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来解释,让我这个非地质学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尤其是一些关于板块运动、海底裂谷的描述,配合书中精美的三维示意图,简直就像在亲身经历一场史诗级的地壳变迁。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海洋探索的历史故事,比如一些著名探险家的经历,那些充满了勇气和智慧的探险故事,为冰冷的科学知识注入了人文的温度。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类对海洋不断探索的精神,也让我对那些为我们揭开海洋面纱的先驱们充满了敬意。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本精美的百科全书,又像一本引人入胜的冒险小说,让我收获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哇,这本书简直是我对海洋认识的全新启蒙!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海洋是神秘而遥远的,只知道它占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鱼。但《蓝色的国土》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浅薄认知。它不仅仅是关于海洋生物的图鉴,更像是带我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探索。书里对不同海洋环境的描写,从阳光普照的珊瑚礁到深不见底的海沟,都细致入微,仿佛能让我感受到海水的温度和光线的变化。我尤其喜欢它讲述的关于洋流的知识,那种宏大而无形的“血管”是如何贯穿整个地球,影响着气候和生命的迁徙,让我对这个蓝色星球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简直是艺术品!看着它们,我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闻到海风中的咸味。而且,它的语言一点也不枯燥,即使是复杂的科学概念,也被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我甚至觉得,看完这本书,我对曾经以为熟悉的海洋,都有了一种全新的“亲切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脚下的这片蓝色,不仅仅是水,更是孕育生命、维系地球健康不可或缺的“国土”。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简直太绝了!每一篇都像一个独立的故事,却又环环相扣,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海洋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海洋的颜色”的章节,不仅仅是简单的颜色描述,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海洋呈现蓝色,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蓝色差异,甚至还关联到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策略。另外,关于“海洋的声音”,这本书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只知道鲸鱼会唱歌,但这本书却详细介绍了各种海洋生物发出的声音,以及它们在交流、捕食、导航中的作用。那些关于声纳、回声定位的讲解,简直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却又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这种从感官层面去体验海洋的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和新颖。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时不时蹦出一些俏皮的比喻,让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疲倦,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知识渊博的老朋友聊天,听他娓娓道来那些奇妙的海洋故事。
评分天呐,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海洋的“政治”和“经济”层面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之前可能更关注海洋里的生物,但《蓝色的国土》却带我看到了海洋更广阔的一面。它详细阐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渔业、矿产、能源等等,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各国都在争夺海洋的控制权。书里对专属经济区、国际水域的讲解,以及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博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海洋是无主之地,但这本书却揭示了它背后复杂的国际法规和权益划分。而且,它还讲到了海洋污染和环境保护的问题,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巨大压力。读到关于微塑料、石油泄漏的章节时,我感到一股强烈的忧虑。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警醒,它让我反思我们在享受海洋馈赠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保护它的责任。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让这片“蓝色国土”能够造福子孙后代,而不是成为我们破坏的牺牲品。
评分作为一名天文爱好者,我一直对星空充满好奇,但《蓝色的国土》竟然能把海洋和宇宙联系起来,这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书中有一部分探讨了海洋的起源,以及构成生命必需的水分子是如何在宇宙中诞生的,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它让我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蓝色,与浩瀚的星辰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还提到了海洋中一些极端环境的生物,它们能够在没有阳光、承受巨大压力的环境下生存,这让我联想到外太空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这种跨学科的连接,真的非常巧妙,让我不再仅仅将海洋视为地球上的一个独立单元,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宇宙背景下进行思考。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探索未知宇宙的勇气更加坚定。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考的另一扇大门,让我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审视我们所处的宇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