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上虞探索-工程腐败如何预防-2015年度双查双保中介监管报告 | 作者 | 绍兴市上虞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绍兴市上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626207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投资项目由于“问题中介”的介入,在实施中被随意变更,后成为腐败高发的“钓鱼工程”。针对这股歪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建立一整套严查严管制度,有效堵住了工程资金监管漏洞,运行三年多来,共减少了9.1亿元的财政资金支出。上虞区将这套方法总结为:摘掉中介“红帽子”,设立变更“警戒线”,刹住工程腐败风。其中,“双查双保”中介监管由上虞率先实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 本书详细介绍了上虞区在预防“工程腐败”的经验总结及一系列工作机制。 | 
| 作者简介 | |
| 本书作者为绍兴市上虞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绍兴市上虞区监察局。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双查双保”中介监管,有效预防“工程腐败”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带着年代感的墨绿色和烫金字体组合在一起,立刻就让人觉得内容分量十足,绝对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读物。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光是翻看目录和前言,就花了好一番功夫,因为它不像市面上那些通俗读物那样用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而是散发着一种严谨、务实的专业气息。那种排版和字体选择,仿佛就是在无声地宣告:“这是一份严肃的报告,需要你投入心神去研读。” 尤其是那些章节标题,每一个都像是一个精心设置的知识陷阱,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去探究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具体案例。我特别喜欢它在引言部分对“双查双保”这个概念的界定,没有过多使用复杂的官方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2015年那个特定时间点,行业监管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让人对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自己即将走进一个充满细节和数据支撑的专业领域,去审视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之下的真实运作轨迹。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一开始有点让人望而却步,它大量使用了专业领域的术语和规范化的表述,对于一个非业内人士来说,初读时确实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但是,一旦你适应了这种“高语境”的交流方式,就会发现它所带来的精准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没有试图去迎合大众的阅读习惯,而是忠实地记录了2015年那一年,监管层在“双查双保”这个特殊背景下,对工程领域潜在风险点的排查深度和广度。报告中对一些“灰色地带”的描述,比如中介服务费用的合理区间界定,简直像是一部行业潜规则的“反制说明书”。它展示了一种深入一线、脚踏实地摸排的调研精神,那种在数据堆砌背后跳动着的、对维护行业健康生态的责任感,是任何华丽辞藻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拿到这份资料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它的信息密度高得惊人,简直就是一本微缩版的行业教科书。翻开内页,那些图表和数据分析简直像是一张张精密的手术刀片,直接切入了问题的核心。我注意到,报告在论述工程腐败的预防机制时,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做空泛的论述,而是非常具体地引入了多个跨年度的对比数据,这种纵深感使得任何试图对此进行辩驳的观点都显得苍白无力。举个例子,它对中介机构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的分析,居然细致到某几个关键环节的审批时限变化对风险敞口的影响,这已经超出了普通读者对一份“年度报告”的预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背景,才能完全跟上作者的思路,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也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获取质量,因为它迫使你进行主动式的、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克制,如同一个经验老到的法医在解剖尸体,每一个切口都精准到位,却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渲染。这种冷静的笔触反而更具震撼力,因为它让你直面问题最冰冷、最赤裸的真相。在探讨如何有效预防腐败时,报告的结构安排极具巧思,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风险点画像-历史教训反思-制度壁垒构建”的三维交织模式。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阳光审批”流程的描述,它将一个抽象的监管理念,拆解成了流程图上的十几个关键节点,并为每一个节点设置了不同的制衡机制,这种工程学式的系统思维,让我对如何“固化”制度、防止人为干预有了全新的认识。读完后感觉,与其说是在读一份报告,不如说是在学习一套如何设计防范体系的底层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提供了一个极其清晰的“时间切片”。它就像一个高精度的时间胶囊,把2015年特定时间点上,工程项目监管领域所采取的策略、遇到的阻力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全部清晰地固定了下来。与其他泛泛而谈的廉政读物不同,这份报告的视角非常聚焦,它紧紧围绕“中介监管”这一核心环节展开,探讨了如何通过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行为来切断腐败的利益输送链条。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信息公开透明度的具体指标量化,它清晰地展示了当年引入了哪些新的技术手段来辅助监管,并评估了这些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这种对实践操作细节的关注,使得这份报告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当时一线监管工作的一次详尽的、留档式的总结,对于后来的同行者而言,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历史参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