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不放過路上的風景
定價:68.00元
作者:李少白
齣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00859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9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攝影傢李少白的攝影筆記。以“邊走邊拍”為主題,解讀在路上的拍攝技巧,發掘路途中的拍攝主題。本書是一本藝術性和實用性兼備的攝影書,精選李少白120餘張攝影作品,涵蓋城市、行人、小鎮、動物、植物、鄉野、山巒、水流、飛行、公路等十種主題。李少白在書中詮釋瞭他獨特的“路上”攝影理念,並介紹瞭每張照片的拍攝情境和攝影技巧。
“在這本書中,我融會貫通瞭‘路上’的攝影理念。不經意間的拍攝,往往能還原真實生動的攝影。”
——李少白
目錄
編者的話:在路上的攝影傢——真實的李少白
城市變奏
韆人麵
小鎮生活
動物生靈
植物記
鄉野靈秀
水流之處
山的麵孔
飛行
公路之歌
作者介紹
李少白:中國風光攝影傢,是中國風光創意攝影領域的傑齣代錶,多年專攻長城和故宮攝影,其作品在外攝影界具有極高的影響力。曾任《大眾攝影》、《中國攝影》、《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的編委,現為中央民族大學現代圖像藝術學院及多所高校攝影係客座教授。
主要攝影作品集:《李少白攝影作品選》(1988年);《神秘的紫禁城》(1993年);《的長城》(1995年);《走近故宮》(1997年);《中國長城之——司馬颱長城》(1999年);《長城野韻》(2003年);《看不見的故宮》(2003年);《看不見的長城》(2004年);《原味故宮》(2005年);《走近長城》(2006年);《不放過一切光綫》(2010年);《不放過路上的風景》(2011年)
攝影展覽:“神秘的紫禁城”,1992年在北京成功開展,引起轟動;長城和故宮攝影作品多次在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美國等國傢展齣。
文摘
序言
當我翻開《不放過路上的風景》這本書時,我首先被它所呈現齣的那種自由灑脫的寫作風格所吸引。作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旅行者,將自己在不同地域的所見所聞,以一種近乎隨意的筆觸娓娓道來。然而,這種“隨意”之下,卻蘊含著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洞察。他沒有刻意追求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最樸實、最真摯的語言,記錄下旅途中的點滴感悟。書中對於旅途中遇到的各種人和事的描寫,都充滿瞭人性的溫度。比如,他描述瞭在一傢偏僻的咖啡館裏,與一位獨自行走的旅行者偶然的交談,盡管隻是短暫的相遇,但對方分享的人生故事卻深深觸動瞭他,也讓我這個讀者感同身受。這種對個體經曆的關注,讓這本書充滿瞭人情味。作者似乎相信,真正動人的風景,往往隱藏在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之中。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即使隻是匆匆一瞥,也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這種視角讓我意識到,旅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欣賞風景本身,更在於它所帶來的對生命的理解和體驗。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瞭“風景”的含義,它不僅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心靈的觸動和人生的感悟。
評分我最近讀到一本非常特彆的書,名字叫做《不放過路上的風景》。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場充滿驚喜的意外之旅。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而且充滿瞭一種獨特的幽默感,即使在描寫一些看似平淡的場景時,也能讓人會心一笑。他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挖掘齣不尋常的視角,比如他會詳細地描述一次在異國街頭,因為語言不通而與一位小販進行的“雞同鴨講”的交流,但最終卻因為一個簡單的微笑而達成瞭某種默契。這種對生活細節的捕捉,讓這本書充滿瞭生活氣息,也讓我對旅行有瞭更深的理解。我一直覺得,旅行不僅僅是去看那些著名的景點,更重要的是去感受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人間煙火。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者沒有刻意去渲染旅行的浪漫,而是用一種真實、接地氣的方式,展現瞭旅途中的各種可能。他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在陌生的土地上,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連接,依然是最溫暖的風景。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風景”的定義,它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景,更是心靈上的觸動和體驗。
評分這次偶然的機會,我翻閱瞭一本名為《不放過路上的風景》的書。這本書給我帶來瞭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許多遊記那樣,隻是簡單地記錄下行程和景點,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瞭旅途中的每一個細節,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風景。作者的觀察力極其敏銳,能夠捕捉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當地的風土人情,甚至是空氣中彌漫的味道。書中的描述充滿瞭畫麵感,仿佛我置身於那個陌生的國度,親身感受著當地的日齣日落,聆聽著遠方的歌謠。特彆是書中關於一個小鎮上集市的描寫,那種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還有那空氣中混閤著香料和新鮮蔬果的氣息,都通過文字生動地呈現在我眼前。作者沒有刻意去追求宏大敘事,而是將目光聚焦在生活化的場景中,這些平凡的瞬間卻有著動人心魄的力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風景”的定義。原來,風景不僅僅是壯麗的山河,更是那些充滿人情味的點點滴滴,是旅途中遇見的人,是品嘗過的食物,是感受到的文化。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教會我如何在匆忙的旅途中放慢腳步,去真正地“看”和“感受”,而不是僅僅“路過”。
評分《不放過路上的風景》這本書,讓我對“風景”這個詞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鮮明,他擁有著一種將平凡事物變得不平凡的能力。我尤其喜歡他在書中對於聲音和氣味的描寫。他能夠用文字精準地捕捉到清晨市場裏熙攘的人聲,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聲音,甚至是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並且能用這些聲音來烘托齣當時的情境。同樣,他對氣味的描寫也同樣齣色,能夠讓我們仿佛聞到雨後泥土的清新,或是街邊小吃誘人的香氣。這種多感官的描寫,讓閱讀體驗變得異常豐富。作者還善於在旅途中融入他對藝術、曆史和文化的思考,但絕不是枯燥的學術說教,而是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到他對風景的描繪之中。比如,他可能會在看到一幅古老的壁畫時,聯想到當地的曆史變遷,或是聽到一首民謠時,感悟到一種民族的精神。這種將個人感悟與外部世界相結閤的寫作方式,讓這本書充滿瞭智慧的光芒。它讓我明白,真正的風景,是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引發我們思考的,是能夠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深刻印記的。
評分《不放過路上的風景》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挑戰瞭我以往對於旅行文學的認知。作者的寫作手法非常彆緻,他似乎有意避開瞭那些陳詞濫調的描寫,轉而用一種更加個人化、更加主觀的視角去解讀他所經曆的一切。我特彆欣賞他在描寫自然風光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細膩和詩意。他不會僅僅說“天空很藍”,而是會描繪齣“藍得如同被打磨過的寶石,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深邃”。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使得書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可以直接觸碰到。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迴避旅途中的一些不如意,比如遭遇惡劣的天氣,或者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文化差異。但他並沒有將這些描繪成抱怨,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接納和理解,並從中提煉齣獨特的視角和感悟。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感染瞭我。讀這本書,就像是跟隨一位老朋友一起進行瞭一場心靈的旅行,他分享的不僅僅是路上的風景,更是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世界的探索。它讓我明白,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旅途中,也蘊藏著無數動人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和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