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家精要”丛书:《马丁 路德》
定价:20.00元
作者:张云涛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13885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张云涛*的《马丁·路德/大家精要》以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大师马丁·路德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本书作者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目录
章 世事虚妄一心向道 苦尽甘来前途光明 违背父命出家修道 虔诚苦修渴求救恩 罗马朝圣幸被放逐第2章 上下求索豁然开朗 苦心孤诣亲证传统 塔楼体验形成突破第3章 坚贞不屈抵制“” 《九十五条论纲》:新时代的宣言 海德堡论辩:十字架神学的提出 奥格斯堡会谈:上诉罗马和大公会议 莱比锡论战:“萨克森的胡斯”第4章 批判旧制奠定新基 《论善工》:福音的善工观和律法观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宗教改革的“出师表” 《教会被掳于巴比伦》:新圣礼观 《论基督徒的自由》:属灵生活的指南第5章 矢志不渝实践真道 沃尔姆斯帝国会议:坚守真道甘为要犯 瓦特堡的“乔治贵族”:隐居古堡潜心译经 宗教改革的实践:革新教会牧灵导师 修士修女的婚姻:躬亲示范恩爱伉俪第6章 严守立场四面树敌 农民战争和重洗派 与伊拉斯谟论战 圣餐之争 路德是反犹主义者吗? 新教的形成和大公会议 荣归天家结语附录 年谱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老实说,第一眼看上去并不算特别抓人眼球。封面采用了比较沉稳的色调,那种略带泛黄的米白色背景,配上简洁的宋体标题,透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学术气息。我本来对这种设计略感迟疑,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家都追求鲜艳和冲击力,但翻开内页后,这种初步的印象就被彻底颠覆了。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没有廉价的印刷品那种轻飘感。字体排版极其考究,行距和字距都经过了精心调整,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重要概念和引文的处理方式,采用了略微加粗或者侧斜的字体进行区分,既保持了整体的严肃性,又能在关键信息点上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这点对深度阅读者来说,无疑是加分项。这种内敛的设计哲学,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容本身的厚重与价值,提醒读者,重点在于思想的深度,而非外在的浮华。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历史伟人的深度对话,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著作的严谨性,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在描写人物内心挣扎和抉择的时刻,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力令人赞叹。比如,书中对某次关键会议前夜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寥寥数语,却将那种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孤寂、恐惧与坚守,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写人”而非“写事”的倾向,使得书中的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刻板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鲜活个体。读完相关章节后,你可能会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所有人都产生一种复杂的理解和共情,这才是真正优秀传记文学的魅力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从我翻阅它附带的那些详尽的注释和庞大的引文列表就能窥见一斑。作为一本“精要”丛书中的一册,它显然没有在学理深度上妥协。我特意去查阅了其中几个比较陌生的德语和拉丁语引用的出处,发现作者不仅准确地引述了原始文本,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文本的背景和影响都做了非常精到的旁注解释。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研究相关领域,或者需要进行学术引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清晰地表明了作者在撰写此书时所下的苦功和对史料的尊重,这种对细节的苛求和对知识严谨性的坚守,是衡量一本严肃读物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标准。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印象,是其在“知识传播”与“学术深度”之间找到的那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既能让一个对该领域有初步了解的普通读者感到酣畅淋漓,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让专业的历史或神学研究者从中汲取新的视角和详实的佐证。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绝无冗余之感,每一个段落似乎都承载着特定的信息密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历史观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对理解现代西方思想的根源有了一种全新的、更具穿透力的视角。这绝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的书籍,它要求你投入时间与精力,但它给予你的回报,绝对是超值的。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和逻辑推进,简直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在构建一座宏伟的知识殿堂。它没有采取那种流水账式的编年史叙述,而是巧妙地将人物生平、核心神学思想的演变、以及其对世俗政治影响这三大脉络并行推进,且穿插得天衣无缝。每一次章节的过渡,都如同解开了一个新的谜团,让你对前文的理解瞬间加深。我特别留意了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辩论和教义冲突的——他们似乎总能找到一个精准的切入点,先抛出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普遍困惑,然后再娓娓道来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来回应这些质疑的。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宗教改革议题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我正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历思想的碰撞与升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