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
定價:20.00元
作者:現代派編輯部
齣版社:現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143078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
開本: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現代齣版社是的動漫齣版機構之一,更是長期在漫畫領域獨領翹楚,先後曾成功齣版華人漫畫大師庸作品係列、蔡誌忠作品係列、幾作品係列、老夫子作品係列,近10年來,動漫産業大踏步發展,專注於漫畫閱讀需求的創作人和作品也逐漸成熟。與此同時,一代讀者長大瞭,逐步走上社會,開始談情說愛,開始瞭職場生涯……他們的漫畫閱讀口味也長大瞭,所以,《現代派》應運而生!
和少年對於漫畫閱讀的需求不同,群體更關注身邊的事情和情感,《現代派》圍繞著離讀者*近的幾個話題展開內容:情感、職場、生活、社會,形成闆塊。貼近生活,貼近市場。
長期的漫畫圖書齣版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要為漫畫和漫畫作者打造一個日常的媒體平颱,不間斷地係統地進行漫畫作品和作者的挖掘、培育,纔能有不斷的好作者和好作品誕生,纔能不斷地培養漫畫閱讀需求。因此,《現代派》連續齣版物的齣版,是現代社齣版的戰略布局,也是中國本土原創漫畫齣版的戰略布局。中國美術傢協會動漫藝委會對此給予高度評價,並積極支持。
我也想藉此機會,嚮中國漫畫傢和關心中國本土漫畫的朋友們發齣呼籲:一起來支持《現代派》,支持中國本土原創漫畫的發展。
——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副主任 龐邦本
中國已經有兒童、少年漫畫雜誌,讀者需要一本有範兒的漫畫雜誌。張小盒正在做的品牌提升創作,與《現代派》的精神常契閤。
——“張小盒”創始人陳格雷
作為漫畫傢,我們要認真地去多畫那些給讀者帶來正能量的作品,祝《現代派》書香似海。
——“桂寶”之父阿桂
在都市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大傢都需要閱讀《現代派》這種係並能給我們提供正能量的漫畫刊物。
——“雪椰”之父顔開
內容提要
華人繪本大師幾先生繪製封麵與扉頁彩圖;
颱灣作傢、導演九把刀,溫情散文《媽,親一下》彩繪版催淚刊行;
阿桂《漫男秘史》,職業漫畫傢搞笑而溫柔的私人生活;
張小盒,重迴平媒真情告白:《我是張小盒》;
刀刀十年,慕容引刀紙上經典畫展;
十九番,多年重磅積纍《十九番的咖啡屋》開張營業;
顔開VS雪椰的前世今生,專案揭密;
《食肉女VS食草男》,神界漫畫進軍成漫開山之作;
颱灣漫畫四纔子之一蕭言中,續寫《愛情謬記》;
右手漫畫兔之《大詞一驚》,從漢語中妙解社會;
颱灣奇纔BO2《男女搞不懂的事》,重味亮相;
豬樂桃唯美影像,清新齣世;
《貓迷小羅》,韓國繪本大師權潤珠與寵貓的旅美日記;……
阿狸、老夫子、胖兔子粥粥、黑荔枝、貝貝龍、慕容嗷嗷等近30位漫畫傢, 192頁精彩內容,足夠過癮!
《現代派——中國漫畫誌》是中國首部漫畫MOOK,針對中國漫畫刊物的市場空白而創辦,集中展示中國漫畫傢實時創作。由現代齣版社齣版,中國美術傢協會動漫藝委會全程支持。擁有*豪華作者陣容;囊括中國當代暢銷、一綫原創漫畫作者的*作品;囊括中國當代漫畫創作各種創作題材和風格。《現代派1*號》為創刊號。
內容分為花開的聲音(情感),時光的味道(生活),自在的禪機(職場),流轉的影像(社會)四個闆塊。以目標讀者為圓心,全景展現瞭讀者當下生存的層層細節。通過這四個闆塊,真正顧及讀者在這個浮華社會裏正在體驗的生存感受,他們在社會一天天奔跑的傷,提供他們勇
敢麵對明天的正能量。創刊號括以下作者作品:
目錄
作者介紹
1幾:颱灣繪本作傢。齣版有《嚮左走,嚮右走》《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走嚮春天的下午》《星空》等超級暢銷書,開創齣繪本的新型式,興起一股繪本創作風潮。他的作品風靡兩岸三地,美、法、德、希臘、韓、日、泰等國皆有譯本,部分作品還被改編成音樂劇、電影、電視劇。學界和媒體多次以“幾現象”為主題分析評論。
2九把刀:颱灣作傢,導演。代錶作品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媽,親一下》、《上課不要烤香腸》、《上課不要看小說》等。
3阿桂:中國知名動漫人,播客、閃客,桂寶之父。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傢富豪榜子榜單“漫畫作傢富豪榜”重磅發布,阿桂以400元的版稅總收入,榮登漫畫作傢富豪榜第8位,引發廣泛關注。
4慕容引刀:中國漫畫傢,刀刀之父。主要作品集:繪本《我就是刀刀》《讓愛點亮:朋友刀刀季》《找呀找呀找工作》《明天我要嫁給你》《愛你不是兩三天》等。
5Hans:卡通形象阿狸之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碩士學位畢業。這隻穿著白色短褲的、紅色的小狐狸廣受喜愛,以其為形象已齣版多本圖書,衍生多種周邊産品。
6張小盒團隊:動漫形象張小盒,早在2006年12月在互聯網上推齣並迅速得到廣泛傳播,深受網民的喜愛和媒體的熱烈關注,被等媒體譽為“的中國上班族動漫形象代言人”,迄今已經擁有500多傢媒體報道,上傢媒體曾連載過,網絡瀏覽量過億,擁有上的絲,獲得過外十多項重要動漫奬項,以及文化部、新聞齣版署的連續錶彰。在張小盒及其同事的故事裏,集中體現瞭中國上班族的壓力與睏擾、天真與樂觀、夢想與追求。
7 蕭言中: 颱灣漫畫界纔子之一,是颱灣少數的單格漫畫傢,齣版有《舊情綿綿》等多本漫畫。
8王澤:1962年開始創作《老夫子》,1964年首度發行單行本,隨即引發閱讀熱潮。作品中的人物老夫子、秦先生、大蕃薯的一言一行,成為70、80甚至90年代許多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9豬樂桃:“繪本小天後”,中地個被電影公購買電影改編權的漫畫作者。先後獲得五座金龍奬,一座中國漫畫奬,一座美猴奬,是內地獲奬多的漫畫傢。
10 十九番:職業漫畫傢,著有《兔子幫》、《青銅乾將》等漫畫作品。
11 胖兔子粥粥:2005年開始畫塗鴉日記。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女性讀者的喜愛。
12 右手:漫畫傢,齣版《漫畫兔的自殺》等漫畫專著10多本,作品被《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深度報道。
文摘
序言
《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不像我平時看的那些娛樂性很強的漫畫,也不像那些嚴肅的學術著作。它介於兩者之間,卻又超越瞭兩者。我感覺它更像是一種“文化解碼器”,通過它,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當代漫畫的發展脈絡。這本書中的“現代派”元素,讓我看到瞭中國漫畫在吸收西方藝術養分的同時,是如何融入本土文化,並最終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我尤其欣賞那些作者在敘事上的大膽嘗試,他們打破瞭傳統的綫性敘事,運用濛太奇、意識流等手法,給讀者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鸚鵡螺號”這個名字,我越發覺得它象徵著一種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一種在未知海域中勇敢前行的勇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漫畫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敬意。
評分坦白說,在閱讀《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之前,我對中國漫畫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錶麵化的印象。總覺得它要麼是低幼的,要麼是模仿痕跡過重。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我看到瞭中國漫畫的“現代派”是如何悄然興起,又是如何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它不僅僅是一種畫風上的革新,更是一種思想上的解放。我被書中那些充滿實驗性的作品深深吸引,它們挑戰著我固有的審美習慣,也激發著我新的思考。我感覺自己就像在乘坐著“鸚鵡螺號”進行一場思想的潛航,每一次的下潛,都發現新的奇觀。這本書讓我明白,中國漫畫絕非一片荒漠,而是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沃土,隻是很多精彩,需要我們用心去發掘。它讓我對中國的原創漫畫産生瞭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期待。
評分當我真正開始沉浸在《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的世界裏時,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和圖片的簡單堆砌,它更像是一場盛大的藝術展覽,又像一次深刻的哲學思辨。我驚嘆於中國漫畫創作者們的想象力,他們用綫條和色彩勾勒齣或荒誕、或寫實、或抒情的各種世界。我看到瞭那些充滿個性的角色,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追求,都深深地觸動瞭我。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現代派”在中國漫畫中的意義。它不是一種僵化的風格,而是一種不斷探索、不斷挑戰的精神。它體現在那些大膽的敘事方式,那些獨特的視覺語言,那些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潛水員,乘坐著“鸚鵡螺號”,深入到中國漫畫的海洋深處,發現瞭許多令人驚喜的寶藏。
評分啊,拿到這本《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我對“現代派”這個詞總有一種莫名的好感,總覺得它意味著革新、突破,或者至少是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而“中國漫畫誌”,這幾個字更是勾起瞭我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中國的漫畫在某個階段似乎有些沉寂,但內心深處卻知道,一定有無數有纔華的創作者在默默耕耘,等待一個被看見的時刻。“鸚鵡螺號”這個名字,更是充滿瞭神秘感和航行的意象,仿佛帶領讀者潛入深海,或者駛嚮未知的遠方。我拿到書的那天,窗外恰好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就這樣窩在沙發裏,翻開瞭第一頁。一開始,我隻是漫無目的地瀏覽,試圖抓住一些大概的輪廓。那種感覺,就像初次踏上一片陌生的土地,空氣中彌漫著熟悉又陌生的氣息,你會好奇地張望著四周,試圖辨認這裏的地貌、這裏的居民,以及這裏可能隱藏的故事。我嘗試著去理解作者的構思,去感受那種“現代”的脈搏,雖然我還不確定它具體指嚮什麼,但一種隱隱約約的吸引力已經開始在心底滋生。
評分拿到《現代派-中國漫畫誌-鸚鵡螺號》的時候,我腦子裏立刻跳齣瞭幾個疑問:這個“現代派”究竟指的是什麼?是某種特定的藝術風格,還是創作理念?中國漫畫誌,意味著它會收錄大量的作品,還是會對中國漫畫的發展進行梳理?而“鸚鵡螺號”又是什麼意思?是某個具體的作品名稱,還是一個象徵?我抱著這些問題,小心翼翼地翻開瞭這本書。我發現,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一步步探索。我開始仔細地閱讀每一個章節的標題,試圖從中尋覓綫索。那種感覺,就像在古老的圖書館裏翻閱一本塵封的古籍,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可能蘊含著被遺忘的秘密。我努力地去理解作者的敘事邏輯,去揣摩他想要傳達的情感。我發現,這本書不是一本簡單的作品集,也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它更像是一次對中國漫畫曆史的深情迴望,一次對當下創作生態的深刻觀察,以及一次對未來可能性的大膽暢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