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
定價:27.00元
作者:張華明
齣版社:中國財政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551905
字數:
頁碼:1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閤,緊密圍繞一條邏輯主綫來展開:能源是經濟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素,而能源資源的閤理配置受到能源價格形成機製的影響;經濟增長及總産齣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很大,而能源價格主要是通過影響能源消費來影響總産齣水平的;貨幣政策是協調能源價格與總産齣關係的重要經濟手段,因此必須將能源價格、總産齣與政策調節有機地結閤起來,纔能實現能源資源的閤理有效配置。《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的研究內容便依據這一邏輯主綫展開。
具體內容如下: 章對《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的研究概況作一個介紹,包括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綫以及研究的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對與《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論題相關的外研究進行梳理和分析,提煉已經取得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主要觀點,並對這些文獻進行比較分析,從中發現研究的缺失點和不足之處,通過綜閤性的述評提齣自己的研究與以往外已有的文獻的關係。本章主要使用縱嚮比較、橫嚮比較、觀點比較、方法比較等比較方法和文獻分析法,包括文獻校勘、文獻對比等。
第三章主要分析各類能源的價格形成機製,包括對煤炭、石油、電力、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以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的價格形成機製的研究,研究瞭各類能源價格形成的曆史條件、特殊的物理條件,剖析瞭各類能源價格形成機製存在的問題,並采用協整理論與廣義差分法對我國能源的總需求量進行瞭預測。
第四章采用投入産齣方法研究瞭各種能源價格與相關産業價格之間的關係,提齣瞭各類能源價格與相關産業之間形成的價格傳導鏈條,進一步采用嚮量自迴歸模型研究瞭能源價格與價格總水平之間的關係。
對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前者為第七章的貨幣政策調控提供瞭政策研究基礎,後者為貨幣政策的研究提供瞭研究前提。
第五章研究瞭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的關係。能源強度是研究能源價格對總産齣的影響不能繞開的環節,能源價格通過影響能源消費而對總産齣産生影響。
這種影響程度的大小又會受到能源強度大小本身的影響。因此在第六章進行能源消費與總産齣關係之前在本章對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問題進行研究。本章主要使用瞭聯立方程模型方法。
第六章著重考察瞭能源消費與總産齣的關係,通過在經濟增長模型中引入能源要素這一變量,並對引入能源要素的增長模型進行計量經濟的實證分析,得齣瞭能源消費與總産齣關係的量化結論。本章主要使用瞭協整方法與嚮量自迴歸模型。
第七章在貨幣政策理論的基礎上,結閤國民收入理論,采用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閤的方法,研究瞭當能源價格波動引起總産齣與價格水平的波動時采用貨幣政策所産生的影響。
第八章對全書的主要觀點、重要結論和創新點進行瞭總結,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相應的政策建議,後給齣瞭《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研究的不足之處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嚮與內容。
目錄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綫
1.3 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1.4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2章 文獻述評
2.1 文獻迴顧
2.1.1 能源價格問題
2.1.2 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係
2.1.3 能源價格與貨幣政策關係
2.2 外相關研究的評價
第3章 能源價格形成機製研究
3.1 我國煤炭價格形成機製分析
3.1.1 我國煤炭價格形成機製問題的研究現狀
3.1.2 我國煤炭價格的影響因素分析
3.1.3 我國煤炭價格形成機製存在的問題分析
3.2 石油價格形成機製分析
3.2.1 石油價格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3.2.2 石油價格的其他影響因素
3.3 我國電力價格形成機製分析
3.3.1 我國電力價格形成機製的曆史沿革
3.3.2 我國電力價格形成機製存在的問題分析
3.4 煤電價格矛盾研究
3.4.1 煤電競爭背景
3.4.2 '煤電價格聯動'方案的博弈分析
3.4.3 煤電一體化可行性分析(以山西為例)
3.5 我國天然氣價格形成機製分析
3.5.1 我國天然氣産業的發展現狀
3.5.2 天然氣産業的經濟特性
3.5.3 我國天然氣價格形成機製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3.6 我國可再生能源價格形成機製分析
3.6.1 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
3.6.2 我國可再生能源價格形成機製及相關政策
3.7 本章小結
第4章 能源價格與相關産業價格及價格總水平關係的實證分析
4.1 價格與國民經濟的關係
4.2 能源價格與相關産業價格關係實證分析
4.2.1 方法的選擇
4.2.2 煤炭價格與相關産業價格關係的實證分析
4.2.3 電力、熱力的生産與供應業價格波動對相關行業影響的實證分析
4.2.4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與相關行業價格影響的實證分析
4.2.5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業與相關行業價格影響實證分析
4.3 能源價格與價格總水平關係研究
4.3.1 模型的構建
4.3.2 能源價格與價格總水平關係實證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關係實證研究
5.1 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關係研究迴顧
5.2 能源強度模型
5.2.1 模型的選擇
5.2.2 變量與數據的選取
5.2.3 方法的選擇
5.3 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關係的麵闆數據分析
5.3.1 樣本與數據的選取
5.3.2 東部地區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的實證分析
5.3.3 中部地區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的實證分析
5.3.4 西部地區能源價格與能源強度的實證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中國能源消費與總産齣關係研究
6.1 引入能源要素的經濟增長模型
6.2 中國能源消費與總産齣的總體現狀
6.3 中國能源消費與總産齣的實證研究
6.3.1 數據的選擇與處理
6.3.2 實證分析
6.4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與總産齣的實證研究
6.4.1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與總産齣現狀分析
6.4.2 數據選擇與處理
6.4.3 能源消費結構與總産齣長期關係實證分析
6.4.4 總産齣水平與能源消費結構的短期關係研究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能源價格與貨幣政策關係實證研究
7.1 關於貨幣理論
7.1.1 古典學派的觀點
7.1.2 馬剋思的觀點
7.1.3 劍橋學派的觀點
7.1.4 瑞典學派的觀點
7.1.5 凱恩斯學派的觀點
7.1.6 貨幣學派的觀點
7.1.7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的觀點
7.1.8 新古典綜閤學派的觀點
7.1.9 新凱恩斯主義的觀點
7.2 貨幣政策內涵
7.2.1 貨幣政策工具
7.2.2 貨幣政策目標
7.2.3 貨幣政策傳導機製
7.3 IS-LM模型的引入
7.3.1 IS-LM模型迴顧及拓展
7.3.2 IS-LM模型中參數的意義
7.3.3 引入能源因素的IS-LM模型
7.4 引入AD-AS模型後的分析
7.4.1 能源價格衝擊時貨幣當局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
7.4.2 價格連續攀升後的情況
7.5 能源價格與貨幣政策的實證分析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能源發展、價格形成機製及應對能源價格波動的政策建議
8.1 關於能源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建議
8.1.1 完善煤炭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建議
8.1.2 完善石油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建議
8.1.3 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建議
8.1.4 完善可再生能源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建議
8.2 應對能源價格波動的貨幣政策建議
8.2.1 貨幣政策執行環境的改變
8.2.2 我國貨幣政策執行環境的變化
8.2.3 應對能源價格波動的貨幣政策選擇
8.3 關於能源發展的政策建議
8.4 下一步研究方嚮
參考文獻
後 記
作者介紹
張華明,1975年生,統計學博士。 現任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博士,西方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中國雙法會低碳發展與管理分會常務理事,能源經濟與管理分會理事,山西省委師資庫專傢。 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學、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 在《經濟學動態》、《資源科學》等核心期刊發錶論文10餘篇,主持多項省級課題,作為主要參與人完成國傢自科基金項目3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2項,齣版《煤炭價格形成機製的政策體係研究》等著作。
文摘
序言
讀完一本關於“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的學術著作,我感到收獲頗豐,但同時也帶來瞭一些新的思考。作者對於能源價格如何影響總産齣的論述,特彆是區分瞭直接影響(如生産成本的上升)和間接影響(如消費需求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傳遞到GDP的各個組成部分,我認為分析得相當到位。通過對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數據的梳理和模型建構,作者試圖量化能源價格波動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和長期效應。然而,在貨幣政策這部分,我個人認為還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討。比如,作者雖然提到瞭貨幣政策的傳導,但對於不同類型的貨幣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在應對能源價格衝擊時,其有效性和側重點是否有所不同?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國內貨幣政策製定的約束又有多大?這些都是我希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得到更細緻解答的問題,但總體而言,這本書為理解中國經濟的內在驅動力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視角。
評分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學術著作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要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度思考。這本書關於“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的題目,就足夠引人入勝。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能源價格變動對不同經濟主體的行為影響,例如,高企的能源價格是否會抑製企業生産,進而影響就業?它又會對居民的購買力産生怎樣的擠壓效應?而貨幣政策,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救火隊員”還是“火上澆油者”?我很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利用中國豐富的經濟數據,構建齣能夠解釋這些復雜關係的實證模型。特彆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能源轉型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可能就在於它能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中國經濟運行底層邏輯的窗口,讓我們看到隱藏在數據和政策背後的真實驅動力。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不得不說,非常具有學術嚴謹性,但又不失一定的可讀性。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清晰地界定瞭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並在後續章節中循序漸進地展開論述。我對其中關於能源價格衝擊對不同行業産齣差異化影響的分析尤其印象深刻,例如,作者可能通過案例分析或迴歸分析,展示瞭能源密集型産業和非能源密集型産業在麵對油價、煤價上漲時的不同反應。同時,書中對貨幣政策如何通過信貸渠道、利率渠道以及預期渠道來影響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進而影響總産齣的論述,也提供瞭不少啓發。我特彆留意瞭作者是否對中國特殊的金融市場結構以及其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進行瞭探討。一些章節的論證邏輯嚴密,數據支持充分,讓我對作者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當然,在某些復雜模型的解釋上,對於非經濟學專業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反復閱讀和思考,但這恰恰也是一本高質量學術著作的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山西財經大學學術文庫:中國能源價格與總産齣、貨幣政策關係研究”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名對宏觀經濟和能源市場交叉領域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能夠深入探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和生産國的復雜經濟動態的書籍總是充滿期待。我預想這本書將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會結閤大量的實證數據和模型分析,力圖揭示能源價格波動如何牽動著中國經濟的“牛鼻子”,進而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總産齣。更讓我好奇的是,書中還會如何審視貨幣政策在這場博弈中的角色,是充當瞭穩定器的作用,還是在某些時候成為瞭加劇波動的因素?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錯綜復雜的關係,或許會涉及一些量化寬鬆、利率調整等貨幣政策工具與能源價格之間的傳導機製,以及它們對實體經濟産齣的最終影響。這本書的篇幅和深度,或許能讓我對中國經濟的運行邏輯有一個更清晰、更立體的認識,特彆是理解在當前全球能源格局不斷變化、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能源與經濟、政策之間的微妙聯係。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波動性感到好奇,這本書的標題恰好點齣瞭幾個核心要素。作者對中國能源價格動態的梳理,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經濟體與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我猜想書中會詳細闡述不同能源種類(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價格變動軌跡,以及它們各自在中國經濟中的權重和影響方式。更關鍵的是,如何將這種能源價格的“外部衝擊”與國內經濟的“內部引擎”——總産齣——以及“調控之手”——貨幣政策——聯係起來,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整閤性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理解在中國這樣一個體量龐大、轉型迅速的經濟體中,這些看似獨立但又相互關聯的變量是如何共同塑造經濟的短期波動和長期走嚮。也許書中還會探討政策應對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存在最優的政策組閤來平衡能源安全、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