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推动生命系列: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定价:49.00元
作者:【美】伦道夫M.尼斯 【美】乔治C.威廉斯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57950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我们为什么疼痛?我们为什么会呕吐?
这是近50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写的很重要的一本书……关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对创伤和疾病作出反应的有说服力的探索。大多数人都知道达尔文学说,但是现在,在一个新的考察进化论和医学的领域里,尼斯和威廉斯博士指出疾病的许多方面不过是演化过程的副作用。事实上,人类和他们的敌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之间不断的战争——确实是一场进化史中的军备竞赛。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推动丛书》生命系列其中之一,读这本书总能发出“啊,居然是这样?”“太神奇,20年前的预测成真了!”的惊叹,读完抑制不住想要推荐给更多人。强烈推荐给医学工作者、关心孩子健康的父母们阅读。
2018年新版的《*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封面,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读科普不再艰难。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内容提要
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炎?孕妇的“晨吐”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之后就爱吃了?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这么糟糕,自然选择为什么留下了它们?
演化理论是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重大突破。人是演化的产物,人类健康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遵循演化规律。主流生物医学探究疾病的生理过程、分子机制,进而对症、精准治疗。在本书中,作者主张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 别开生面,旁征博引,启发思考,对广大普通读者及专业人士都不无裨益。
“没有演化之光,医学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得到理解。”读过本书,相信你看待人体与疾病的眼光会有所不同,对演化理论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目录
目录
章 疾病之谜
第2章 自然选择产生的演化
第3章 感染病的体征和症状
第4章 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第5章 受伤
第6章 毒素:生生不息,无处不在
第7章 基因与疾病:缺陷、脱轨以及妥协
第8章 衰老是青春的代价
第9章 演化的历史遗产
0章 文明病
1章 过敏反应
2章 癌症
3章 性与生育
4章 精神病是病吗
第 15章 医学的演化
注释
再版后记作者介绍
乔治·C. 威廉姆斯: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前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生物学教授。由于其对演化生物学的贡献,1999年与E.迈尔、J.M.史密斯荣膺“克拉福德奖”。道金斯称其为“美国受尊敬的演化生物学家之一”。
伦道夫·M. 尼斯:医生、演化生物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演化与医学中心主任。
译者简介
易凡:1946年入湘雅医学院学习,现已退休,原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学报副编审。
禹宽平:大学教师,遗传学专业。
校者简介
傅贺:伊利诺伊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现在佐治亚大学海洋科学系从事微观海洋学研究。之前译有《消失的微生物》。
叶凯雄: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博士,现在康奈尔大学生物统计和计算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人类演化、饮食适应和个性化营养。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我一直以来,对于“健康”的理解,都比较简单直接,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健康的概念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动态。作者提出的“适者生存”在疾病面前的另一面——“不适者生存”,或者说,正是某些“不适”推动了生命在复杂环境中前行,这个观点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和韧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现代文明病”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矛头指向不良的生活习惯,而是将其归因于我们身体在适应剧烈变化的现代环境中所产生的“滞后性”。这种更具系统性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平静地看待一些困扰我的健康问题,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和论证方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语言并非枯燥乏味的科学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洞察力和人文关怀,他能够将极其复杂的生物学原理,用一种既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娓娓道来。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他提出的某些观点,并且会情不自禁地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例如,他关于“细菌共生”的论述,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对“细菌”的负面认知,了解到它们在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甚至是我们自身演化的一部分。这种“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的结合,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作者的思维方式也非常跳跃,他能够从进化的视角、社会的角度、甚至是历史的角度,多维度地去剖析“生病”这一现象,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正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的。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种看待疾病的新视角,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反思了我们与自身身体的关系,以及我们与所处环境的关系。作者并没有给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身体的复杂性,去拥抱生命的自然规律。我特别欣赏他对于“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的阐述,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规避某些疾病的风险,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更加辩证地看待健康和疾病,认识到很多时候,所谓的“生病”并非是纯粹的负面事件,它可能是生命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平衡和适应的一种方式。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让我感觉豁然开朗,也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管理有了更积极的态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对“生病”这件事的理解,可能真的被许多传统的医学观念所局限了。作者提出的“推动生命”的视角,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识的大门。他并没有简单地将疾病视为身体的“故障”,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生命演化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炎症”的讨论,过去我总觉得炎症就是需要立刻消除的敌人,但作者却提醒我们,许多炎症反应其实是身体在面对外界威胁时的一种必要防御机制,它在驱动身体修复和适应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辩证”的看待疾病的方式,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依赖药物去“压制”症状,而忽略了身体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书中对“权衡”的阐述也极具启发性,很多时候,我们身体的某些“缺陷”或“易感性”,可能恰恰是在漫长演化过程中,为了应对其他更严峻的生存挑战而做出的“妥协”。这让我不禁思考,是不是我们当前对健康的定义,也需要更加包容和多元化?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我其实有些好奇,特别是“推动生命系列”这个前缀,让人觉得作者似乎要从一个更宏观、更根本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现象。而“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更是直击人心,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健康状况如何,我们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思考这个问题,甚至是亲身体验。我一直以来都对医学和生物学的交叉领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解释我们身体运作机理,以及疾病如何侵袭我们的深层原因的书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颠覆我原有认知的观点,不仅仅是关于病菌、遗传,而是能从一个更广阔的生命演化、环境适应的视角来解读“生病”这件事。也许它会告诉我,生病并非全然的坏事,而是在生命演进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必然产物,甚至是某种适应性策略的副产品。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宏大而又个体相关的议题,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严谨的科学论证,还是生动的故事叙述?亦或是两者的巧妙结合?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并获得对自身健康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