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皮书系列 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
定价:98.00元
售价:73.5元,便宜24.5元,折扣75
作者:涂可国 张伟 徐建勇 赵迎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1047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山东社科院编纂的《山东文化蓝皮书》围绕着山东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系统分析年度形势和预测发展趋势,重点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持续多年跟踪研究、分析和预测,形成了连续的系列成果,记录了历年来山东省文化发展的轨迹,为山东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在服务省、市、县各级领导决策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社会公众提供了系统地研究山东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成为山东社科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重要载体和学术品牌。
《山东文化发展报告》围绕山东文化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对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持续多年的跟踪研究、分析和预测。本书总结分析了2016年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包括对2016年山东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的总体回顾和分析,以及对山东会展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演艺业、旅游业、动漫业等的分析。
Ⅰ 总报告
1 2016年山东省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分析报告【涂可国】/001
Ⅱ 文化事业篇
2 山东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组】/029
3 山东省精神文明创建的现状、问题、趋势和对策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课题组】/056
4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当代转化【佟金丹】/068
5 儒学与社会和谐——博山区乡村文明建设的考察与启示【孙聚友 李文娟】/076
6 关于推进山东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建设的调研报告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课题组】/093
7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研究【鲁春晓】/104
Ⅲ 文化产业篇
8 2016年山东省会展业发展报告【闫 娜】/116
9 2016年山东省广播影视业发展分析报告【徐建勇】/125
10 万达电影产业的对外并购及其对山东影视产业发展的启示【李然忠】/142
11 2016年中国影视发展动态及其对山东影视的启示【卢衍鹏】/158
12 2016年山东省新闻出版业发展分析报告【徐建勇】/171
13 2016年山东省演艺业发展报告【赵迎芳 房 政 徐振宁】/190
14 2016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报告【闫 娜】/201
15 2016年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杨 梅】/213
Ⅳ 专题篇
16 山东省创新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分析报告【闫 平 赵迎芳】/222
17 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做大做强山东红色文化品牌
——以泰安、莱芜等六地市为例调研山东省红色文化建设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课题组】/245
18 山东省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孙丽君】/261
19 打造城市文化的新空间——山东实体书店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杜玉梅】/272
20 山东省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分析报告【马兰红 王迎波】/283
21 山东省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分析报告【张振鹏 王 晔】/292
22 推动山东省传媒产业“走出去”研究【徐建勇】/303
Ⅴ 案例篇
23 秉承兼爱风 拓展创新路
——滕州倾力打造以墨子鲁班为龙头的地方文化品牌
【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办公室】/315
24 坚持文化惠民产业富民 助推日照市文化民生发展【许 严】/326
涂可国,男,1961年12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现兼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长期从事儒学、哲学和文化研究。在儒学研究方面,主要围绕儒学人学、儒家哲学、社会儒学、儒家文化等进行探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多项。
在阅读《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关于山东文化“面貌”的抽象概念。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这本书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幅精细描绘的山东文化“生态图”。报告的视角非常宏大,从历史纵深到时代前沿,从地域特色到国际视野,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山东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论述感兴趣,想了解报告是如何将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行量化的。同时,报告中对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借助新技术实现“破圈”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路和成功的实践范例。此外,对于山东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其在全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我也非常期待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本充满“温度”的学术报告。虽然是报告,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编纂者对山东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化发展的拳拳之心。报告中关于山东人精神特质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山东文化如何塑造其人民的性格,这些话题都充满了人文关怀。我非常期待报告能够深入探讨山东人在当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是如何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此外,报告中对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和整理,也让我倍感亲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份数据报告,更是一份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文化宣言,展现出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山东文化发展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拿到这本《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质感,封底的介绍也言简意赅地勾勒出本书的核心内容——对山东文化发展现状的深度剖析和未来趋势的展望。我尤其关注的是报告中对于山东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论述。山东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孔孟之道到齐鲁风情,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是许多文化研究者和社会观察者都迫切想了解的。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撑关于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观点,是我最期待看到的部分。此外,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以及跨区域文化交流等方面,我也希望能够有更深入的解读,从而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山东文化发展的宏观图景和微观实践。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代表着一次深入了解齐鲁文化脉络的机会,我希望它能带来启发和洞见。
评分拿到《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后,我最先被其细致入微的分析所吸引。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现象,而是试图深入剖析文化发展背后的逻辑和动因。报告中的数据图表清晰明了,直观地展示了山东文化发展的各项指标,这对于理解其发展脉络至关重要。我尤其关注报告对山东特色文化IP的培育和推广的论述,认为这是提升山东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如何将山东的地域文化、历史传说、艺术形式等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是报告需要解答的难题。此外,报告中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以及对文化消费市场变化的解读,都充满了实际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山东文化发展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更系统、更专业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山东文化的现状和未来。
评分这本《山东蓝皮书: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7)》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全面的数据支撑。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团队在信息搜集和整理方面的巨大投入。报告不仅涵盖了山东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更深入到具体的文化产业板块,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数字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等等。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章节,这些都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希望报告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来论证山东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可能面临的挑战。此外,报告中对具体文化企业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新兴文化业态的探讨,都充满了现实意义。作为普通读者,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力量,以及文化发展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份报告,仿佛是一份详尽的山东文化发展“体检报告”,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