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

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任小蓮 著
圖書標籤:
  • 果樹病蟲害
  • 北方果樹
  • 防治技術
  • 農業技術
  • 病蟲害防治
  • 果樹管理
  • 農業生産
  • 植保
  • 果樹栽培
  • 技術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夜語笙簫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農業齣版社
ISBN:9787109230019
商品編碼:2962447138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

定價:35.50元

作者:任小蓮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0923001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瞭北方常見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共收集瞭常見病蟲害種類138種,並配有彩圖127幅。突齣實用性、前瞻性,強調其實踐性。本教材由六個單元組成。單元一主要介紹瞭病蟲害防治中涉及到的病蟲基礎知識以及綜閤防治技術的基本理論,單元二至單元六分彆介紹瞭各種果樹主要病蟲害的癥狀、越鼕場所、發生規律及綜閤防治技術等。加大瞭農民朋友對病蟲的識彆,為正確防治奠定瞭基礎。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南方特色經濟作物栽培管理指南》 第一部分:南方特有作物概覽與發展前景 南方地區,地理環境獨特,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為多種特色經濟作物的生長提供瞭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作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本書旨在為廣大南方地區農業生産者、技術推廣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對特色經濟作物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實用的栽培管理指導。 1.1 南方特色經濟作物的重要性與價值 經濟效益顯著: 許多南方特色經濟作物,如熱帶水果、藥用植物、香料作物、觀賞植物等,具有較高的市場價格,能夠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産業結構優化: 發展特色經濟作物有助於優化農業産業結構,擺脫對傳統大宗作物的過度依賴,提高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整體效益。 促進鄉村振興: 特色經濟作物産業的發展,能夠帶動農産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等相關産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綠色、高品質農産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南方特色經濟作物憑藉其獨特的風味、營養價值和生態優勢,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廣泛歡迎。 生態環境保護: 許多特色經濟作物,如藤本植物、喬木類藥材等,在生長過程中具有固碳、保持水土、淨化空氣等生態功能,有助於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1.2 本書內容框架與特色 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力求做到科學嚴謹、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我們精選瞭在南方地區具有代錶性的、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經濟作物,並圍繞其從選種、建園、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采收與初加工、市場營銷等全産業鏈環節進行深入闡述。 聚焦前沿技術: 重點介紹近年來在生物技術、精準農業、綠色防控、設施栽培等領域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技術,為作物生産提供科學指導。 突齣綠色發展: 強調生態友好型栽培模式,倡導有機肥料的使用,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生産安全優質的農産品。 注重實際操作: 結閤南方地區不同小氣候、土壤條件的特點,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栽培管理方案,強調操作的簡便性和易學性,方便廣大農民群眾學習和應用。 拓展産業價值鏈: 不僅關注作物的種植,還深入探討瞭采後處理、精深加工、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環節,幫助農戶實現産品增值,提高綜閤效益。 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 結閤南方各地成功的特色經濟作物産業發展案例,分享典型種植戶的經驗,為讀者提供可藉鑒的成功模式。 1.3 目標讀者群體 廣大南方地區果農、菜農、藥農、花農等各類經濟作物種植戶。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基層技術人員。 涉農院校的師生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 對特色經濟作物産業感興趣的投資者、創業者。 農産品加工企業、營銷企業的相關從業人員。 第二部分:南方地區主要特色經濟作物栽培管理詳解 本部分將針對幾種在南方地區具有代錶性的特色經濟作物,進行詳細的栽培管理介紹。每種作物都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闡述: 2.1 熱帶、亞熱帶水果 南方地區是多種熱帶、亞熱帶水果的重要産區,它們以其獨特的風味、豐富的營養和觀賞價值,贏得瞭國內外市場的青睞。 2.1.1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品種選擇與特性: 介紹桂味、糯米糍、妃子笑、黑葉等主要優良品種的形態特徵、成熟期、品質特點及適宜的栽培區域。 建園與土壤管理: 強調選址的適宜性(避開低窪易澇地),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定植密度與方式。 整形修剪技術: 科學的樹形培養(自然開心形、疏層形),不同生長時期(幼樹期、成年樹期)的修剪策略,以促進通風透光、均衡生長、提高産量和品質。 肥水管理: 根據荔枝不同生長階段(萌芽期、開花期、幼果期、成熟期)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製定科學的施肥(有機肥與化肥結閤)、灌溉計劃。尤其強調對花芽分化期、保果期的水肥管理。 促梢保果與疏果: 介紹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黴素、烯效唑)促進花芽分化、控製新梢生長,以及在開花授粉、幼果期、果實膨大期采取的保果措施。同時,詳細闡述疏花、疏果技術,以提高單果品質。 成熟期管理與采收: 區分不同品種的成熟期,掌握最佳采收適期,介紹科學的采收方法,減少果實損傷,提高商品率。 病蟲害綠色防控: (本部分將在此處概括,具體防治措施將在本書第三部分詳細展開) 2.1.2 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品種介紹: 主要介紹石峽、福眼、東壁等優良品種。 栽培要點: 選地、建園、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促梢保果、成熟期管理與采收等。與荔枝類似,但更側重於龍眼生長習性。 病蟲害綠色防控: (同上) 2.1.3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 品種選擇: 介紹金煌、凱特、貴妃、颱農等適應性強、産量高的品種。 栽培技術: 選址、建園(株行距、苗木選擇)、整形修剪(多主枝整形)、肥水管理(尤其注意花期和果期)、疏花疏果、套袋栽培技術。 病蟲害綠色防控: (同上) 2.1.4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 品種特性: 介紹金鑽、巴厘、神農3號等。 栽培管理: 選地(排水性良好),整地(起壟栽培),定植(采用吸芽、頂芽、葉芽等多種繁殖方式),肥水管理(薄肥勤施),催花技術(乙烯利、乙炔氣等),病蟲害防治。 2.1.5 香蕉(Musa basjoo Sieb. & Zucc.) 品種選擇: 華蕉、大麥剋、紅蕉等。 栽培技術: 選址(避風、嚮陽),整地(深翻,有機肥),定植(種苗處理,株行距),肥水管理(高産需肥量大,注重氮磷鉀結閤),除草與培土,催熟技術。 病蟲害綠色防控: (同上) 2.2 南藥與藥用植物 南方地區擁有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許多藥材在國內外市場具有重要地位。 2.2.1 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生長習性與選地: 適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環境,半陰性,避免強光直射。 繁殖與栽培: 扡插繁殖為主,介紹插穗選擇、扡插技術、育苗管理。定植(株行距),追肥(氮肥為主),病蟲害防治。 采收與初加工: 適時采收,曬乾或烘乾。 2.2.2 羅漢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Wu et. Kuo) 生物學特性: 爬藤植物,喜溫熱氣候,怕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佳。 繁殖與栽培: 種子繁殖、組培繁殖。搭設棚架,進行引蔓、整枝、授粉。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 采收與乾燥: 待果實成熟變黃時采收,經乾燥處理。 2.2.3 艾葉(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藥用價值與市場: 廣泛應用於醫藥、食品、日化等領域。 栽培要點: 適應性強,耐旱耐瘠,但肥沃土壤生長更好。春季播種或移栽,株行距,施肥,病蟲害較少。 采收與加工: 采收鮮葉或乾燥。 2.3 香料作物 南方地區的香料作物,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廣泛的應用,占據著重要地位。 2.3.1 檸檬草(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 用途與價值: 提煉香茅油,廣泛用於食品、香料、化妝品、醫藥等。 栽培技術: 喜溫暖濕潤,耐旱,適應性強。根繁易生,分株繁殖。定植,施肥,病蟲害少。 收割與加工: 割取地上部分,晾曬或直接用於提取。 2.3.2 香葉(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 Mez.) 藥用與香料用途: 葉片富含香葉油。 栽培特點: 喜溫暖濕潤,對土壤要求不嚴。播種或扡插繁殖。修剪整形,肥水管理。 2.4 觀賞植物與特用經濟作物 2.4.1 蘭花(Orchidaceae) 種類與特性: 介紹適閤南方地區栽培的國蘭、洋蘭等。 栽培基質與環境: 強調透氣、排水良好的栽培介質,適宜的光照、溫度、濕度。 澆水與施肥: 根據不同品種的習性,科學掌握澆水頻率和施肥種類、濃度。 病蟲害防治: (同上) 2.4.2 竹子(Bambusoideae) 經濟價值: 食用竹筍、竹材加工、綠化觀賞等。 栽培管理: 選地(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繁殖(分株、壓條、播種),栽培密度,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 第三部分:特色經濟作物綠色病蟲害綜閤防治技術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高效、環保的病蟲害防治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 3.1 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監測預警 3.1.1 主要病害的發生原因與癥狀: 詳細介紹南方特色經濟作物上常見的病害,如真菌性病害(炭疽病、白粉病、霜黴病)、細菌性病害(青枯病、軟腐病)、病毒性病害以及生理性病害,分析其發生的環境條件和發病規律。 3.1.2 主要蟲害的發生原因與危害: 介紹南方特色經濟作物上常見的蟲害,如鱗翅目害蟲(螟蟲、捲葉蛾)、刺吸式口器害蟲(蚜蟲、蟎蟲、介殼蟲)、咀嚼式口器害蟲(金龜子、蝗蟲)以及地下害蟲等,分析其生活史、為害特點和發生規律。 3.1.3 病蟲害監測與預警技術: 介紹田間普查、誘捕器、色闆誘集、專傢係統、氣象因子分析等多種監測手段,建立病蟲害監測網絡,實現早期預警,為防治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2 綠色防控技術體係構建 本部分將係統闡述“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綠色防控理念,並圍繞以下幾個方麵展開: 3.2.1 農業防治技術 品種選擇與抗性利用: 選用抗病蟲品種,推廣抗性強的栽培品種。 優化栽培管理: 閤理輪作,深耕土壤,清除病殘體,加強田間衛生,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調節土壤酸堿度,增強作物自身抗性。 平衡施肥與水肥管理: 科學施用有機肥,閤理配比化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作物抗病蟲能力。 物理隔離與屏障: 設置防蟲網、防蟲籬,隔離病蟲源。 3.2.2 生物防治技術 保護和利用天敵: 保護寄生蜂、捕食性蟎、瓢蟲、草蛉等天敵,營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 釋放天敵: 介紹赤眼蜂、捕食蟎等商品化天敵的釋放技術。 應用生物源農藥: 介紹蘇雲金杆菌(Bt)、白僵菌、綠僵菌、球孢白僵菌、印楝素、魚藤酮、植物提取液(如除蟲菊、苦參堿)等生物源農藥的種類、作用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微生物製劑應用: 推廣應用解澱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抑製病原菌生長。 3.2.3 物理防治技術 誘殺技術: 介紹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性誘捕器、食誘劑等誘殺害蟲的方法。 機械防治: 手工捕捉、人工清除病葉病果。 高溫或低溫處理: 對種子、果實等進行處理,殺滅病蟲。 覆蓋與遮蔽: 如稻草覆蓋、地膜覆蓋等,可抑製部分雜草和害蟲。 3.2.4 化學防治(作為補充和最後的手段) 選擇低毒、低殘留農藥: 優先選用高效、廣譜、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 精準施藥: 采用點噴、穴噴、霧滴較小的噴霧技術,減少農藥用量。 安全間隔期: 嚴格遵守農藥使用規定,確保農産品安全。 農藥輪換使用: 防止産生抗藥性。 生物刺激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介紹一些能夠提高作物自身抗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輔助病蟲害防治。 3.3 重點病蟲害的綠色綜閤防治實例 針對南方地區特色經濟作物上發生的幾種典型病蟲害,提供詳細的綠色防控方案。例如: 3.3.1 荔枝炭疽病與薊馬的綠色防治 炭疽病: 農業防治(修剪、清園),生物防治(應用生物農藥如代森錳鋅、多菌靈的替代品,如鏈黴菌、武夷菌素等),化學防治(果實采收後噴施保護性殺菌劑,花期和幼果期注意噴施)。 薊馬: 物理防治(色闆誘殺),生物防治(釋放捕食蟎),化學防治(選擇對薊馬有效的低毒農藥,如啶蟲脒、阿維菌素等,但強調在非開花期或授粉期使用)。 3.3.2 芒果炭疽病與蒂蛀果蠅的綠色防治 炭疽病: 同荔枝炭疽病,重點在於套袋前後、采收後的管理。 蒂蛀果蠅: 物理防治(果實套袋),生物防治(釋放赤眼蜂),化學防治(低毒觸殺性藥劑,注意噴施時間和範圍)。 3.3.3 龍眼白蟻的綠色防治 農業防治: 清除園內枯死樹木、老樹樁,保持土壤疏鬆透氣。 物理防治: 設置白蟻誘殺站。 生物防治: 嘗試使用某些微生物製劑。 化學防治: 選用低毒、內吸性強的白蟻藥劑,進行樹基灌注或莖杆注射。 第四部分:采收、初加工與市場營銷 4.1 科學采收與貯藏 4.1.1 采收適期判斷: 根據作物的成熟度、含糖量、硬度、色澤等指標,確定最佳采收時間。 4.1.2 采收方法: 介紹不同作物適閤的采收方式,避免損傷,提高商品率。 4.1.3 采後處理: 清洗、分級、預冷、包裝等。 4.1.4 貯藏保鮮技術: 介紹低溫貯藏、氣調貯藏、保鮮劑的應用等,延長産品貨架期。 4.2 初加工與産品增值 4.2.1 傳統初加工: 如果脯、果乾、果醬、罐頭、乾藥材、香料精油提取等。 4.2.2 現代化初加工: 介紹更先進的加工設備和工藝,提高産品品質和附加值。 4.2.3 産品質量控製: 建立質量標準,進行質量檢測。 4.3 市場營銷與品牌建設 4.3.1 市場分析與定位: 瞭解目標市場需求,確定産品定位。 4.3.2 銷售渠道拓展: 綫上銷售(電商平颱)、綫下銷售(農貿市場、超市、專賣店)、訂單農業、閤作社銷售等。 4.3.3 品牌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産品知名度和競爭力。 4.3.4 包裝設計與宣傳: 精美的包裝和有效的宣傳推廣。 第五部分:南方特色經濟作物産業發展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5.1 機遇 國傢政策支持: 鄉村振興、綠色農業、精準扶貧等政策導嚮。 消費升級: 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特色農産品的需求增加。 科技進步: 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一帶一路”倡議: 拓展國際市場。 5.2 挑戰 氣候變化: 極端天氣對作物生産的影響。 病蟲害防治壓力: 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市場波動: 供求關係、價格風險。 人纔短缺: 懂技術、善經營的復閤型人纔不足。 品牌競爭力: 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結語 本書的齣版,旨在為南方地區特色經濟作物産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實踐指導。我們相信,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先進的綠色防控技術和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一定能夠推動南方特色經濟作物産業邁嚮更高水平,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是《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我原本是抱著學習新技術的目的來閱讀的,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氣候條件對於果樹的生長和病蟲害的發生有著顯著的影響。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一些近年來發展起來的、針對北方地區特有病蟲害的創新防治方法,例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最新進展,或者是一些新型高效低毒農藥的應用指南。同時,我也想瞭解一些關於病蟲害監測預警的先進技術,比如利用遙感技術、物聯網傳感器等手段,能夠提前發現並精準防治病蟲害,從而減少損失。我對書中關於不同果樹品種(如蘋果、梨、桃、葡萄等)在北方地區常見的病蟲害及其防治策略的介紹特彆感興趣,希望能看到一些針對性的、操作性強的技術指導,幫助果農們解決實際生産中的難題。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圖文並茂的案例分析,以便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書中的技術內容,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果園管理中。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找一些關於果樹修剪技術的資料,尤其是針對鼕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的技巧,因為我覺得良好的修剪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果樹的生長勢和産量,同時也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然而,這本書的標題是《北方果樹病蟲害防治新技術》,這讓我感到有些失望。我擔心書中關於修剪的內容會非常少,或者隻是作為防治病蟲害的一個附屬部分帶過。我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專門講解北方地區不同果樹(例如蘋果、梨、葡萄)的詳細修剪指南,包括各種修剪方法(如疏剪、短截、摘心等)的應用時機、力度以及對樹體結構的影響。如果這本書能夠意外地在這方麵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那我會非常驚喜,否則,我可能會覺得它與我最初的期望有所偏離。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標題醒目,整體感覺非常專業。翻開內頁,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印刷清晰,文字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其中的具體內容,但從目錄和章節安排來看,內容應該比較係統和全麵。我猜測書中可能涵蓋瞭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識彆方法、危害癥狀,以及不同防治技術的原理和操作步驟。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病蟲害綜閤防治(IPM)的論述,因為單一的防治手段往往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導緻病蟲害産生抗性。一個好的IPM策略應該是有機結閤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農業防治等多種手段,達到經濟、有效、環保的綜閤治理效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給齣一些深入的解讀和實踐建議,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IPM理念。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是它可能更側重於理論知識的介紹,而不是實際操作指南。標題雖然提到瞭“新技術”,但有時候這類書籍容易陷入概念的堆砌,缺少一些能夠讓普通讀者,尤其是基層農技人員或果農,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具體方法。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基於實踐經驗總結齣來的、簡單易行、成本相對較低的防治技術,比如如何利用當地的資源來製作一些簡易的誘捕器、阻隔帶,或者是一些關於果園生態環境的改善建議,來增強果樹的抗性。如果書中隻是列舉瞭許多國外先進的技術,但缺乏本土化的推廣和應用案例,那對於北方地區的讀者來說,實用性就會大打摺扣。我更關注的是如何通過一些“土辦法”或者結閤現代科技的“巧辦法”,來達到高效防治的目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位剛開始嘗試在自傢小院子裏種植幾棵果樹的愛好者來說,一本關於病蟲害防治的書籍非常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病蟲害問題,避免使用過多專業術語,或者在齣現專業術語時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如何區分不同的病蟲害,以及如何根據病蟲害的嚴重程度來選擇閤適的防治方法。例如,對於一些輕微的蟲害,我可能更傾嚮於使用物理方法或生物方法,而對於一些嚴重的病害,我可能纔考慮使用農藥。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傢庭版”的病蟲害防治方案,比如如何利用廚房裏的廢料製作天然的殺蟲劑,或者如何通過改變種植環境來預防病蟲害。這本書如果能像一本“傢庭果園醫生”一樣,為我提供實用的指導,那將是極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