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追逐光影的旅行-从西亚到南美
定价:38.00元
作者:(新加坡) 吴韦材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68002745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背包走天涯,从80年始,先是一人撰文一人摄影的年轻人闯荡心情,1994年之后,这只背包就是一名文艺创作者在世界课室里印证感悟的历程,而2000年往后的日子,背包就是一颗沉淀的心,偶尔回到它熟悉的山川河海,交出他的感悟,写下这辈子的温暖与感激。
内容提要
这背包走天涯,从80年始,先是一人撰文一人摄影的年轻人闯荡心情,1994年之后,这只背包就是一名文艺创作者在世界课室里印证感悟的历程,而2000年往后的日子,背包就是一颗沉淀的心,偶尔回到它熟悉的山川河海,交出他的感悟,写下这辈子的温暖与感激。时隔多年再整理《背包走天涯》系列,是心里对一些地方及一些遇过的人,甚至某些心情境遇,仍不时牵起强烈感触及怀想,这或许就是一份自己对当年背包体验尚未完全偿还的情感债项吧。人面桃花,物变景迁,这倒没什么。回首再看,其实一些当时朦胧感受,经过时间洗涤倒是越洗越更清晰。本书收录,有新作,也有当年匆匆赶稿的游记。重新审稿,才看到一个当时匆匆路过就以为自己已经找到感觉的人。整理非关修饰,而是更深的挖掘。感受就好比又再出去走了趟回来,好些地方,在反思中我真正瞭悟自己与它们的因缘契机。心静下来,风景就永远在。沉淀过的感受,也更为深刻。直想说是:这世界就像是我的人生课室。其实我年少时一直都不是个乖学生,没想投入背包旅行后,我才真正找到自己对生命应该负起的责任。我很庆幸自己能在适当时候就有了这层醒觉。是这个世界教育了我并启发了我,它让我明白人的身份,让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感激世界与生命。因为接触世界并读懂了生命,我可以无怨无悔告诉世人:我,确实来过这里。是一本针对8-14岁孩子安全教育实践类图书,涉及中小学生遭遇害时防范教育、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如何远离诱惑、特殊天气避险知识、误食家养植物中毒防范常识、怎么和宠物安全相处、如何安全乘坐电梯、吸血昆虫知识与防范、遭遇突发事件如何逃生等有关孩子安全的方方面面,旨在让孩子和家长们过一个“快乐 安全”的假期。
目录
作者介绍
吴韦材,全职作家,以小说、散文、杂文、诗、游记等文体发表过不少作品,其中尤以游记风靡不少读者,并掀起一阵年轻人的自助旅游热。
1983年,他与一位摄影同伴做长途自助式旅行,并在《联合晚报》发表游记,一共持续三年。1987年开始在《联合早报》发表游记,称为《背包走天涯》。其他著作有《吴韦材怪谈》、《解连环》、《泥土手记》、《九个半女人》,其中《泥土手记》获得1991年度散文组全国书籍奖。
1997年离开南极后,他到中国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系学习1999年底回国。现在专注于舞台剧演出项目,*剧作为《友善角落》、《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猪》(我爱猪猪),*著作为《吴韦材异境奇幻》及《吴韦材错体古典》。 2000年,他在互联网上设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网页,称为摇摇网。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网页内容共分成十大栏目,即《情爱生活》、《饮食男女》、《精品文化》、《美丽世界》、《新元素时代》、《家居空间》、《健身所知》、《网友优 待》,而《车迷乐园》及《近期推出》还在筹备中。在这些栏目中,又分成许多小栏目,如在《文化精品》中,又包括了《激情感官》、《收藏家与艺术鉴赏》、《雅俗共赏》、《电影弹赞区》、《接触吴韦材》、《娱乐前线》、《传统戏曲荟萃苑》,让网友能在这里接触到艺术工作者、作家、名人、主持和学者,互相交流人生品味与心得。
  吴韦材,全职作家,以小说、散文、杂文、诗、游记等文体发表过不少作品,其中尤以游记风靡不少读者,并掀起一阵年轻人的自助旅游热。
1983年,他与一位摄影同伴做长途自助式旅行,并在《联合晚报》发表游记,一共持续三年。1987年开始在《联合早报》发表游记,称为《背包走天涯》。其他著作有《吴韦材怪谈》、《解连环》、《泥土手记》、《九个半女人》,其中《泥土手记》获得1991年度散文组全国书籍奖。
1997年离开南极后,他到中国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系学习1999年底回国。现在专注于舞台剧演出项目,*剧作为《友善角落》、《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猪》(我爱猪猪),*著作为《吴韦材异境奇幻》及《吴韦材错体古典》。 2000年,他在互联网上设制一个属于自己的网页,称为摇摇网。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网页内容共分成十大栏目,即《情爱生活》、《饮食男女》、《精品文化》、《美丽世界》、《新元素时代》、《家居空间》、《健身所知》、《网友优 待》,而《车迷乐园》及《近期推出》还在筹备中。在这些栏目中,又分成许多小栏目,如在《文化精品》中,又包括了《激情感官》、《收藏家与艺术鉴赏》、《雅俗共赏》、《电影弹赞区》、《接触吴韦材》、《娱乐前线》、《传统戏曲荟萃苑》,让网友能在这里接触到艺术工作者、作家、名人、主持和学者,互相交流人生品味与心得。
文摘
序言
我非常喜欢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那种克制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很多时候,作者似乎只是轻描淡写地记录了一个场景或一次对话,但那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冲击和情感重量,却足以让人回味良久。它没有过度渲染异域风情,而是聚焦于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连接。特别是在描写那些偏远地区的日常生活时,那种朴素的真诚和坚韧的生命力,让人深感震撼。这本书成功地将宏大的地理跨度,转化成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细腻体察。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但回报也极其丰厚的。作者的思考深度远远超出了普通游记的范畴,它涉及了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在宏大背景下的存在感等诸多议题。有些段落需要我反复研读,才能完全领会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见解。这不是一本可以轻松消遣的书,它要求读者投入心神,去感受作者对世界提出的那些尖锐而又温柔的问题。读完之后,我的世界观似乎也被轻轻地拨动了一下,许多原本模糊的认知都变得清晰而有力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大师级的。作者将不同地域的见闻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串联起来,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又不乏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深度挖掘。读完第一部分,你会对中东地区的古老文明产生由衷的敬畏;而进入南美洲的章节后,又能感受到那种充满生命力的热烈与奔放。这种跨越大陆的叙事张力,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期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观察细节时的独到眼光,那些在普通游客眼中可能被忽略的角落,在作者笔下却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思。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而又富有设计感的风格,与书中的内容气质非常契合。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仪式。更不用说那些穿插其中的影像记录(虽然我这里说的是文字内容,但那种意境的营造确实让人联想到高品质的摄影作品),它们为文字增添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一部充满内省和探索精神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地理上的位移,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一颗心灵在广阔世界中不断寻找和重塑自我的历程,让人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真是太有感染力了,读起来就像是跟着作者一起穿越了时空,呼吸着不同地方的空气。那种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作者的描述细腻入微,无论是古老的遗迹还是现代的都市,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撒哈拉的尘土味,听到安第斯山脉的风声。它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日志,更像是一部关于探索精神和文化碰撞的史诗。每当我合上书本,心里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背起行囊,去亲身体验那些文字中描绘的壮丽景色。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很多旅行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