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高明华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41624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是国内全样本、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的研究报告。报告以国际通行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规范,同时考虑中国立法和执法状况,设计了四个一级指标(即知情权、决策与监督权、收益权和维权环境)、37个二级指标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公开数据和科学方法,计算出了2014年2514家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本书对于中小投资者有效履行对公司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保证自己的知情权和收益权,降低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导论
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文献综述
第2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评价范围及方法
第3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总体指数排名及比较
第4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分项指数排名及比较
第5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的所有制比较
第6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产权性质与公司绩效
第7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
第8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产权性质与代理成本
第9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产权性质与股份崩盘风险
0章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与盈余管理
1章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2章 提升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的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当我拿到《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指数报告”听起来就比较学术和枯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其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报告不仅仅是罗列一堆数据,而是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的表现进行了量化评估。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关联交易的公平性”这一章节印象深刻。在A股市场,关联交易一直是一个让中小投资者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交易看似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实则暗藏着掏空上市公司资产、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本书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哪些公司的关联交易存在不透明、不合理的情况,以及这些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的实际损失。更重要的是,报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如何完善关联交易的决策机制、如何加强信息披露的穿透性等,这些建议对于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本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并非一句空话,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监管来实现的。
评分这本《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股民来说,绝对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过去,我总觉得买股票就像是在摸黑前行,对于那些大公司里的猫腻,我们小散户根本无从得知。但这本书,用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上市公司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的真实状况。我尤其关注的是报告中关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部分,那些看似枯燥的财务报表和公告,经过作者的解读,变得异常生动。它揭示了哪些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做得真诚,哪些公司则是在玩文字游戏,模糊焦点。通过这些分析,我学会了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再轻易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此外,报告对股东投票权、分红政策等方面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总是觉得投票权形同虚设,但报告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中小股东的集体力量足以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而分红政策的好坏,更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口袋里的钱袋子。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本投资教科书,教会我在资本市场的激流中,如何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每一次投资都更有底气,更有方向。
评分读完《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作为中小投资者,并非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切。这本书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权益图谱”。报告中关于“董监高责任”的论述,让我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往,我总觉得高管的薪酬与业绩挂钩,但书中指出,他们的薪酬也应该与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挂钩。当公司出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时,高管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追究这些责任,报告中都有详细的探讨。此外,报告还涉及了“证券欺诈”这一敏感话题,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揭示了各种形式的欺诈手段,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风险。这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增强了风险意识。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更注重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维权途径和方法。它让我明白,了解自己的权利,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成为一个更成熟、更理性的投资者。
评分《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在过去的投资经历中,我曾多次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遭遇损失,有时甚至是莫名其妙地被套牢,却找不到任何解释。这本书就像一个“照妖镜”,让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不公平现象原形毕露。报告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块的内容,让我茅塞顿开。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基石。书中详细阐述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以及股东大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等方面。我以前可能只知道有这些概念,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它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缺失或形同虚设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特别是报告中关于“大股东一股独大”现象对中小股东权益的影响分析,让我深有体会。当少数股东掌握了过多的决策权,而其他股东的意见却被边缘化时,最终的利益分配往往会向大股东倾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冷冰冰的报告,它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投资者的忠告,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少走弯路,多一份安稳。
评分《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报告(2015)》这本书,如同一份专业的“体检报告”,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状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诊断”。报告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客观、量化的评估标准,让我们能够跳出主观臆断,去审视那些我们本应享有却可能被忽视的权利。我尤其欣赏报告中关于“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的分析,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看公司是否发布了公告,而是深入到公告的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充分,是否能够让中小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获得足够的信息。这对于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黑箱操作”至关重要。此外,报告还关注了“现金分红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这直接关系到我们作为股东的投资回报。它通过数据展示了不同公司在分红政策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投资者吸引力的影响。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严谨,但并不晦涩,它用一种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将复杂的金融和法律概念解释清楚,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让我意识到,作为股东,我们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更是企业所有者的一部分,我们的权益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而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