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可怕的未来 9787511223920

走进可怕的未来 978751122392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芳译 著
图书标签:
  • 科幻
  • 未来
  • 恐怖
  • 悬疑
  • 反乌托邦
  • 社会
  • 小说
  • 惊悚
  • 冒险
  • 未来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23920
商品编码:2963408635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走进可怕的未来

定价:25.80元

售价:18.8元,便宜7.0元,折扣72

作者:于芳译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112239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遥远的未来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现在作出的决策将会对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环保组织会要求我们在对生活方式作出选择的时候,多考虑考虑未来。
  本书探讨了关于未来的一些重大问题,精彩阐释了由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个世界,讲述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想法:智能机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将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复利用的原子的纳米机器等。同时书中还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所做的事必将对未来产生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探索未来。
  通过阅读本书:决策者将了解到关于未来的重大问题;企业经营者将掌握未来商业的变化 和机遇;各类管理者将认清未来管理者将掌握未来商业的变化和机遇;各类管理者将认清未来管理的新要求;科研工作者将发现未来科学发展趋势,明确*前沿的研究方向;人文学者将洞悉到人类社会未来所面临的全新问题;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关于自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有效建议。

内容提要

本书探讨了关于未来的一些重大问题,阐释了由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影响未来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个世界,讲述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想法:智能机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将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复利用的原子的纳米机器等。同时,还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所做事必将对未来产生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探索未来。

目录

1、 如何预知未来
对未来的研究
到底什么是未来
2、危险的未来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3、人口爆炸
如何避免人口爆炸
控制出生率
4、能源危机
未来的能源状况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模拟太阳能
黑洞能为人所用吗
5、食物危机
生物技术
素食和自由生活的家禽
新奇的食物
变废为宝
食物机器
6、人类能否避开未来的危险
回归原始的生活方式
我们能共同分享财富吗
零增长
可持续发展
我们能做些什么
7、世界大同
全球化
地球村
国家不得存在了吗
欧洲的统一国家
世界国家
未来的战争与和平
8、信息与物质传输
30亿辆汽车太多了
超级飞机和超级火车
将信息数字化
远程办公
电子货币
未来的移动电话
9、到处都是电脑
智能房屋
人的第二个大脑
会学习的电脑程序
会思考的电脑程序
人造生命
10、安乐国
机器人干人们不愿干的活
机器人的普遍使用
未来机器人的外形
机器人的社会
家用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11、微型机器人
如何制造纳米机器
纳米机器的功用
机器
12、未来的医学
攻克大众疾病
未来的家庭医生
远距离外科手术
机器人医生
生物器官移植
机械器官移植
13、预订孩子
新植物和新动物
基因图
克隆
身定做的基因
14、延长生命的措施
为什么细胞会死亡
没有老年人的社会
为何人总有一死
高科技下的灵魂转移
15、宇宙研究不断进步
环绕地球轨道的城市
去太空度假
重返月球
下一个目标——火星
太空中的机器人
16、到宇宙中定居
宇宙中的资源
在其他行星上定居
人类能够创造自己的世界
外星环境地球化
17、星际人
代达罗斯
宇宙方舟
太空中的喷气发动机
与光同行
种子飞船
18、圣诞老人机器
复制器应该在哪应用
太空中的复制器
整个太阳系的容器
用复制器研究银河系
19、梦想
起居室里的梦工厂
虚拟技术
超级虚拟世界
20、遥远的未来
冰河时代再次来临
智人可能灭绝
如果太阳不复存在
重新计算时间
宇宙有限的生命
21写给生活在未来的你
附录一 未来时间表
时间表1:环境灾难
时间表2:技术不断发展
时间表3:回归自然
附录二 未来词典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时间的阴影》 引言 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我们常常仰望星空,惊叹宇宙的浩瀚与神秘,却也常常对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世界感到困惑。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潜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的冲突与挑战。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前方的道路究竟通往何方?是璀璨的星辰大海,还是灰暗的废墟荆棘?《时间的阴影》试图拨开迷雾,深入剖析那些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关键力量,引发读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第一章:失控的造物——人工智能的黎明与黄昏 人工智能(AI)的崛起,无疑是当下最引人瞩目也最具争议的科技浪潮。它从科幻小说中的奇思妙想到实验室里的精密算法,再到如今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助手、自动驾驶汽车,AI的进化速度超乎想象。本章将追溯AI发展的源起,从早期的图灵测试到深度学习的突破,梳理其关键的技术里程碑。然而,在欣喜于AI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可能性之余,我们更需要审视其潜在的阴影。 我们将深入探讨AI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当AI拥有超越人类的决策能力时,责任归属如何界定?当AI算法因训练数据的偏差而产生歧视性结果时,我们又该如何纠正?此外,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自主武器的出现,更是将人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一旦失去控制,拥有强大计算能力和执行力的AI,是否会成为人类的终结者?或者,它会成为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大伙伴?本章将通过分析当前AI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界的争论焦点以及一些预警性的案例,试图描绘出一幅关于AI未来走向的多维图景,既有对科技奇迹的憧憬,也有对失控风险的警示。我们还将探讨人类如何与AI共存,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为自己留下一条安全的退路。这不仅仅是关于算法和算力,更是关于智慧、意识和存在本身的深刻追问。 第二章:基因的低语——生命编码的潘多拉魔盒 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承载着治愈遗传疾病的希望,也开启了对生命本质的伦理挑战。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使得精确修改DNA序列成为可能。本章将详细介绍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例如根治地中海贫血、亨廷顿舞蹈症等顽疾。 然而,当我们能够随意修改生命的蓝图时,潘多拉的魔盒是否已经开启?本章将重点剖析基因编辑可能带来的伦理争议和潜在风险。人类基因组的修改,是否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基因污染?“设计婴儿”的出现,是否会加剧社会不公,创造出基因上的“优等生”和“劣等生”?一旦基因编辑技术被滥用,例如用于增强非治疗性特征,如智力、体能甚至外貌,将会引发怎样的社会分化和道德危机?我们还将探讨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界限问题,以及其对人类进化轨迹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这不仅仅是科学实验,更是对生命神圣性的挑战。本章将通过对现有研究进展、伦理规范的讨论以及历史上的基因优生学等案例的反思,呼吁我们在拥抱生命科学奇迹的同时,保持审慎和敬畏,确保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的福祉,而非成为我们自我毁灭的工具。 第三章:赛博空间的幻影——虚拟现实的诱惑与沉沦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我们的生活,它们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从游戏娱乐到教育培训,从远程协作到艺术创作,VR/AR的触角正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本章将回顾VR/AR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核心技术,并展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这片由像素和代码构筑的幻影世界中,潜藏着怎样的危机?本章将深入探讨虚拟现实可能带来的社会及心理影响。当虚拟世界的体验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吸引人时,是否会引发现实世界的疏离和逃避?沉迷于虚拟世界,是否会导致个体丧失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和社交技能?此外,虚拟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在虚拟世界中可能产生的新的犯罪形式和道德滑坡,也需要我们警惕。我们还将审视元宇宙(Metaverse)等概念的兴起,思考一个完全虚拟化的社会形态可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包括经济模式、社交结构以及人类的自我认知。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革新,更是关于人类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章将通过对沉浸式技术发展趋势、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学观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保持对现实的清醒认知,避免被技术所奴役,重塑我们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第四章:资源枯竭的警钟——地球承载的极限 地球,这个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蓝色星球,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工业化的无度扩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正将我们推向资源枯竭的边缘。本章将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揭示当前全球在水资源、能源、矿产、森林等关键资源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到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再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消耗对未来发展的制约,每一个问题都如同响亮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地球的承载极限。本章将深入分析导致资源短缺的深层原因,包括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低效的生产方式以及全球分配的不均。我们将探讨技术革新在缓解资源压力方面的作用,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以及高效资源利用技术的突破。 然而,技术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塑我们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本章将倡导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这不仅仅是关于物质的匮乏,更是关于文明存续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将通过对环境科学研究、经济学模型以及历史上的资源冲突案例的分析,唤起读者对地球母亲的敬畏之心,并思考人类能否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长久的繁荣与和平。 第五章:社会裂痕的加剧——贫富鸿沟与数字鸿沟的深渊 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却日益凸显,形成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贫富差距的扩大,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一部分人推向财富的顶端,将另一部分人抛入贫困的深渊。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普及也未能惠及所有人,由此产生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本章将通过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统计数据,深入剖析贫富差距扩大的成因,包括资本的逐利性、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税收和福利制度的失衡。 我们还将探讨数字鸿沟的危害。当信息、教育、就业机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时,那些无法接入互联网、缺乏数字技能的人群,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不仅仅是在线购物的便利性问题,更是获取知识、参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门槛。本章将深入分析贫富差距和数字鸿沟如何相互交织、相互强化,共同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和流动性的丧失,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我们将考察不同国家和地区为缩小贫富差距和弥合数字鸿沟所做的努力,例如教育公平的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普及数字基础设施的举措。这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关于社会公正和人类尊严的价值追求。本章将通过对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理论以及历史上的社会运动案例的分析,引发读者对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体系的深刻思考,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结语:未来的选择——在危机与希望之间 《时间的阴影》并非一本预言书,它不提供确定的答案,而是试图呈现一些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境。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不是被动的。我们拥有智慧、创造力和改变的力量。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既有暗藏的危机,也蕴藏着无限的希望。 本章将对前文所述的各种潜在危机进行总结,并强调它们的相互关联性和复杂性。人工智能的失控可能加剧社会不公,基因编辑的滥用可能颠覆生命伦理,虚拟现实的沉迷可能疏离现实,资源枯竭可能引发冲突,社会裂痕的加剧则会削弱我们应对挑战的集体能力。 然而,正是在这些挑战面前,人类的韧性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彰显。我们所探讨的每一个领域,也都有着积极的发展和解决之道。科技可以被引导向善,伦理规范可以被建立和完善,虚拟与现实可以被和谐地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被推广和实践,社会公平的追求可以凝聚起更广泛的力量。 最终,人类的未来并非由技术或外部环境单方面决定,而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所塑造。我们是否能够以审慎的态度拥抱科技,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以清醒的认知面对虚拟,以负责任的态度关爱地球,以平等的目光审视彼此?《时间的阴影》希望激发的是一种主动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未来的图景,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纪元,还是坠入黑暗的深渊,选择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走进可怕的未来》这个书名,让我瞬间产生了一种“我懂了”的感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正面的、积极的宣传所包围,仿佛未来总是光明的,科技总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内心深处,我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总有一些角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总有一些趋势,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命运。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中看到,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因素。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隐藏在科技进步背后的伦理困境,那些因社会不公而加剧的冲突,那些被忽视的环境信号。这本书,或许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不愿面对的现实。它不需要过于煽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虚,只需要用一种冷静而深刻的笔触,去展现那些可能让我们走向“可怕的未来”的根源。我想从中获得一种更清晰的视角,去理解我们正身处的时代,以及那些正塑造着我们未来的巨大力量。

评分

《走进可怕的未来》这个书名,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尤其是那些看似遥不可及,却又日益逼近的挑战。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的控制?生物科技的发展是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伦理困境?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这本书,恰恰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的这种担忧。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是如何相互关联,又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推向那个“可怕的未来”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具体案例的剖析,对科学理论的解读,以及对未来可能场景的细致描绘。它不应该仅仅是空泛的警告,而应该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有理有据的探索。我想知道,在那些被描绘的“可怕”场景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些我们可以预见和防范的逻辑?这本书,或许就是我寻求答案的一个重要线索。

评分

当我看到《走进可怕的未来》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一定是关于那些让我夜不能寐的担忧的。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上,而未来的方向,充满了不确定性。科技的进步,既带来了便利,也埋下了隐患。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的爆炸,资源短缺的压力,地缘政治的冲突,这些现实的挑战,似乎都在预示着一个并非全然美好的未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直观、甚至有些令人警醒的方式,将这些潜在的风险展现在我面前。它或许会描绘出那些被技术异化的人类,那些被环境所迫迁徙的人们,那些在资源争夺中挣扎的社会。我想要从中看到,那些可能发生的、最极端的情况,即使它们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却又有着一丝令人不安的真实感。只有正视最坏的可能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准备,去行动,去努力避免这样的未来真的降临。

评分

收到这本《走进可怕的未来》时,我内心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我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它直接点燃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我也深知“可怕”二字背后可能蕴含的沉重现实。拿到书本,它的纸张质感,印刷字体,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载着作者对未来深思熟虑的洞察。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要一探究竟。我猜想,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当前的社会趋势、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可能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这本书或许并非仅仅是科幻小说的虚构,而是基于现实的推演,用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将我们推向那些我们可能不愿意正视的未来图景。我期望它能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日常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那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世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激发我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仅仅带来绝望。一个好的“可怕的未来”的描绘,应该能够促使我们去寻找改变的可能,去思考如何规避那些最糟糕的结局,去拥抱一个并非全然黑暗的明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数字:9787511223920,旁边是《走进可怕的未来》这个名字。单单是这个名字,就足以在我的脑海里投下一片阴影。我一直是个对未来充满好奇,但又带着一丝畏惧的人。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崛起,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这些无一不让我感到未来可能并非是一片坦途,而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潜在的危机。当我第一次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它就像一个神秘的邀请,邀请我去探索那些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我开始想象,这本书里会描绘怎样的世界?是那些充满赛博朋克色彩的城市,霓虹灯闪烁,数据流如河流般涌动,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日益淡薄?还是那些被环境灾难蹂躏的土地,人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为了最基本的资源而争斗?抑或是那些由强大人工智能统治的社会,人类沦为被精心管理的“宠物”,自由意志荡然无存?这些画面在我脑海中交织,既让我感到一丝恐惧,又涌现出一种想要了解真相的冲动。毕竟,了解潜在的危险,或许才是应对危险的第一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