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降水氣候圖集
:188.00元
售價:137.2元,便宜50.8元,摺扣72
作者:葉殿秀,張存傑,周自江 等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2959241
字數:
頁碼:1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中國降水氣候圖集》是在全國2420個氣象站1961—2011年逐日和逐小時降水觀測資料基礎上,經過科學計算整編而成,它以圖集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瞭中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客觀揭示瞭中國降水的基本氣候特徵。其內容包括降水基本狀態、極大降水量、年大降水量均值及年際變差係數、多年一遇降水量、流域降水量曆年變化五部分圖組,共計243幅圖。通過本圖集可以係統瞭解我國年、季降水的基本空間分布特徵,也可以獲知1961—2011年十大流域的年、季降水量的曆年變化;既可獲取1961—2011年我國年和5—10月逐月的六種曆時降水量極大值、年大降水量多年平均、多年一遇降水量,也可獲知十大流域六種曆時的大降水量曆年變化。
《中國降水氣候圖集》可為我國氣象、水利、農業、交通等部門的業務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也可為全國各地暴雨洪澇、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治、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標準等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為一名對地理信息和可視化數據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關注著關於中國氣候的研究成果。當《中國降水氣候圖集》這本書的麵世,我毫不猶豫地將其納入我的書單。從書名就可以看齣,它著重於“圖集”的形式,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設想,書中應該會包含大量的地圖、圖錶和統計數據,這些可視化元素將是理解中國復雜降水分布的關鍵。我尤其希望能看到關於不同時間尺度(如年、月、日)以及不同空間尺度(如全國、省份、城市)的降水特徵分析。此外,我也對極端降水事件的分布和頻率很感興趣,例如,在中國哪些地區更容易遭受洪澇或乾旱的侵襲?這些事件的發生規律與氣候變化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關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詳實的數據支持,幫助我形成對中國降水氣候的全麵認識,甚至能夠為我解答一些關於水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麵的疑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調仿佛蘊含著整個天空的廣闊,上麵巧妙地點綴著抽象的降水符號,既有科學的嚴謹感,又帶有一絲藝術的靈動。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富有韌性,翻閱起來手感舒適。我一直對中國的地理和氣候現象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近些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讓我越發覺得瞭解我們國傢降水分布規律的重要性。這本書的標題《中國降水氣候圖集》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猜想它應該會包含大量精美的圖錶和地圖,能夠直觀地展示不同區域、不同時間尺度的降水特徵。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季風、颱風、乾旱和洪澇等典型降水現象的詳細呈現,最好能有一些曆史數據對比,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氣候變化的趨勢。而且,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更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復雜的氣候數據,而不是枯燥的專業術語堆砌。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實際案例分析,比如某個地區近幾十年的降水變化如何影響當地的農業生産或水資源管理,那就更具啓發性瞭。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極大的好奇心翻開瞭這本書。剛開始,我被裏麵豐富多樣的地圖深深吸引住瞭。每一張地圖都清晰地展示瞭中國某個特定區域的降水信息,有的是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有的是月降水量變化圖,還有的似乎在標注降水的極端事件。我尤其對那些錶示降水強度和頻率的圖譜很感興趣,它們用不同的顔色和符號來區分,非常直觀。我嘗試著去理解這些圖錶背後的含義,雖然有些專業術語我可能需要查閱一下資料,但整體而言,它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審視這片養育瞭我們的土地。我一直在思考,這些降水模式的變化,究竟是由哪些深層次的地理和大氣環流因素所決定的?這本書是否會涉及到這些內容的解釋?例如,青藏高原的地形對西南季風的形成和降水分布有著怎樣的影響?海洋的溫度變化又會如何牽動著東部沿海地區的降雨量?我渴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讓這份對中國降水的認知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中國降水氣候研究領域的一份重要貢獻。作為一名非專業人士,我之所以選擇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圖集”這個詞所吸引。我一直認為,圖錶和地圖是理解復雜科學概念最直觀、最高效的載體。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多樣,氣候類型復雜,降水分布的差異性也十分顯著。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並可視化這些信息的圖集,對於任何對中國氣候感興趣的人來說,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個人非常關注氣候變化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比如水資源的可獲得性、農業生産的穩定性,以及自然災害的風險。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中國不同區域長期降水趨勢的詳實數據,並且希望這些數據能夠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例如通過時間序列圖、對比圖等。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未來降水預測的探討,或者不同氣候情景下的降水變化預測,那將更是錦上添花瞭。
評分我一直認為,氣候不僅僅是冷暖乾濕的簡單描述,它背後隱藏著復雜的動力學過程和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當我看到《中國降水氣候圖集》這本書時,我就産生瞭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宏觀的氣候現象。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一些關於降水成因的解釋,例如,為什麼中國的南方多雨,而西北部卻相對乾旱?夏季的暴雨和鼕季的乾冷,它們分彆是由哪些大氣環流係統所驅動的?這本書是否會通過圖錶和數據,來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堆數據的堆砌,更能講述關於中國氣候的故事。比如,通過分析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降水變化,來展現中國曆史上曾經經曆過的氣候變遷,這對於我們理解當前的全球氣候變化,或許也會有啓發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