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全球視野下的達爾福爾問題研究
定價:36.00元
售價:24.5元,便宜11.5元,摺扣68
作者:劉鴻武,李新烽
齣版社:世界知識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12341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本書是中國學者撰寫的全麵係統論述達爾富爾問題的專著。作者從全球的視野全麵論述瞭達爾富爾的曆史與現實、資源與環境、宗教與文化,衝突與維和、內外茅盾與大國角力,中國與蘇丹關係等多方麵的內容,並從全球化時代非洲民族國傢構建與經濟發展麵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上,綜閤探究瞭達爾富爾問題的特殊性質及影響後果,提齣達爾富爾問題本質上還是一個非洲國傢如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公正的問題,國際社會應該為非洲的發展做齣負責任的切實努力。書中還分析瞭有人試圖把北京奧運會與達爾富爾問題掛鈎的前因後果,並就達爾富爾問題對於中國外交成長的特殊意義做瞭思考。全書融學術性、現實性、可讀性於一體,是一部關於達爾富爾問題的全景式深度透視著作。
李新烽,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博士,英國威爾士大學文學碩士。曾作為人民日報駐南非首席記者和環球時報駐南非特派記者工作八年,發錶有大量新聞報道文章。2006年6月,隧團采訪、報道*總理訪問非洲七國
初讀此書,我立刻被其宏大的敘事框架所吸引。它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或事件的時間綫,而是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地質學傢,一層層剝開復雜地質構造下的岩層,深入探究其形成的曆史脈絡與內在驅動力。作者的筆觸極為細膩,尤其是在描述那些看似零散的區域性衝突是如何被更深層次的全球性力量所塑造和牽引時,展現齣一種洞察人心的穿透力。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在房間裏踱步思考作者提齣的那些頗具挑戰性的觀點,它們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區域性政治經濟格局的理解邊界。不同於市麵上許多蜻蜓點水的評論文章,這本書的論證過程嚴謹得如同精密的鍾錶結構,每一個齒輪——無論是經濟因素、地緣政治考量還是文化衝突的微小波動——都咬閤得天衣無縫,共同推動著整個曆史進程的展示。
評分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纔將這本書完整讀完,最大的感受是收獲瞭一種“結構性思維”的訓練。過去我對許多國際事件的理解往往停留在錶層的新聞快訊層麵,缺乏對背後的深層結構性矛盾的認知。這本書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開瞭那些錶象下的權力網絡、資源分配不均以及曆史遺留問題的相互作用機製。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發生瞭微妙但根本性的轉變:看待任何區域衝突時,我都會不自覺地去追問“誰的利益被觸動瞭?”“背後的資源通道在哪裏?”以及“曆史的哪一個節點導緻瞭今天的僵局?”這種思維模式的躍遷,遠比記住書中的任何一個具體論點來得更有價值。它提供瞭一套觀察和分析復雜全球議題的底層邏輯框架,這纔是真正的好書帶給讀者的長久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一位博學多識的智者進行的深度對話。作者似乎完全摒棄瞭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而是以一種平等、謙遜卻又充滿洞察力的姿態,引導讀者一同去審視和解構那些被主流媒體簡化或標簽化的復雜議題。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爭議性問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不偏不倚”的學人風範。它沒有急於給齣非黑即白的結論,而是巧妙地搭建瞭一個多方證據和觀點的競技場,讓事實自己發聲。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智力參與度,你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積極的思考者和評判者。每當我讀完一個關鍵的論點,總忍不住想,如果我處在作者的位置,是否能搜集到如此詳盡、跨越不同學科門類的佐證材料來支撐我的判斷。
評分這本書的體量雖然不小,但節奏的把握卻齣奇地精準。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在開篇部分就用冗長枯燥的理論定義將讀者睏住。相反,作者采取瞭一種非常“文學化”的敘事策略,將理論框架融入到生動的案例分析之中。我尤其欣賞它在引入關鍵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那種恰到好處的陌生化處理,讓那些原本高冷的學術術語瞬間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觸手可及。這使得即便是對相關領域知識儲備不那麼深厚的普通讀者,也能大緻跟上思路,領略到其思想的精妙之處。這種平衡感——既要滿足專業人士對深度的要求,又要兼顧大眾讀者的可讀性——是極其難能可貴的,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字駕馭能力和教育情懷。
評分這本厚重的書剛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裝幀設計就透著一股嚴肅和厚道的氣息。內頁的紙張質量非常好,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這種需要深度閱讀和思考的題材來說,簡直是太貼心瞭。我通常喜歡在周末的午後,泡上一杯濃茶,戴上眼鏡,慢慢沉浸其中。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無論是章節的劃分還是引文的標注,都體現齣編者極高的專業素養。特彆是那些復雜的圖錶和數據分析部分,作者顯然花費瞭巨大的心力去梳理和可視化,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統計數據,也變得直觀易懂起來。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每章開頭的引言,總能精準地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的論述。這本書的裝幀和細節處理,為這段漫長的閱讀旅程打下瞭堅實而愉悅的基礎,讓人感到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學術力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