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論
定價:45.00元
作者:田鬆,張亮,毛紅保 等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8105988
字數:
頁碼:15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軍用飛行器分類 概論》是在全麵總結外軍用飛行器分類研究成果 ,以及近年來筆者在軍用飛行器分類研究與實踐的基 礎上編寫完成的。本書係統介紹瞭軍用飛行器的分類 準則、分代方法和發展趨勢。全書共分為7章,主要 內容包括: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述、軍用航空器和航天 器的分類、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分類、機載導彈分類 、地空導彈分類等。
本書可作為武器裝備管理部門、航空航天工業部 門的相關人員全麵認識軍用飛行器分類的參考書,也 可供高等院校工科專業本科生、研究生閱讀參考。
目錄
章 緒論
1.1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概念與意義
1.1.1 相關概念
1.1.2 研究意義
1.2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特點與原則
1.3 軍用飛行器分類研究現狀
1.4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理論方法基礎
1.4.1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係統工程方法論
1.4.2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定性研究方法
1.4.3 軍用飛行器分類的定量研究方法
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
第2章 軍用航空器分類
2.1 軍用航空器概述
2.1.1 軍用航空器的概念
2.1.2 軍用航空器的組成
2.1.3 軍用航空器的飛行原理
2.1.4 軍用航空器的作戰使用
2.2 軍用航空器分類及分代方法
2.2.1 常用分類方法
2.2.2 軍用航空器重要度分類方法
2.2.3 軍用航空器分代方法
2.2.4 編餘航空器技術狀態分類方法
2.3 軍用航空器的發展
2.3.1 軍用航空器的發展曆史
2.3.2 軍用航空器的發展趨勢
第3章 軍用航天器分類
3.1 軍用航天器概述
3.1.1 軍用航天器的概念
3.1.2 軍用航天器的組成
3.1.3 軍用航天器的主要功能
3.1.4 軍用航天器的作戰特點
3.2 軍用航天器分類方法
3.2.1 常用分類方法
3.2.2 典型軍用航天器及其分類
3.3 軍用航天器的發展
第4章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分類
4.1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概述
4.1.1 臨近空間及其特點
4.1.2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
4.2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分類方法
4.2.1 常用分類方法
4.2.2 典型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
4.3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的發展
4.3.1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關鍵技術
4.3.2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使用的法律睏境
4.3.3 軍用臨近空間飛行器新動態
第5章 機載導彈分類
5.1 機載導彈概述
5.1.1 機載導彈的概念
5.1.2 機載導彈的組成
5.1.3 機載導彈的作戰使用
5.2 空空導彈分類及分代方法
5.2.1 常用分類方法
5.2.2 空空導彈分代方法
5.3 空地導彈分類及分代方法
5.3.1 常用分類方法
5.3.2 空地導彈分代方法
5.4 機載導彈的發展
5.4.1 空空導彈的發展趨勢
5.4.2 空地導彈的發展趨勢
第6章 地空導彈分類
6.1 地空導彈概述
6.1.1 地空導彈的概念
6.1.2 地空導彈的組成
6.1.3 地空導彈的作戰使用
6.2 地空導彈分類及分代方法
6.2.1 常用分類方法
6.2.2 地空導彈分代方法
6.2.3 麵嚮退役報廢決策的地空導彈分類方法
6.3 地空導彈的發展
6.3.1 地空導彈的發展曆史
6.3.2 地空導彈的發展趨勢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7.1 內容總結
7.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論》:
2)保障航空器
保障航空器是指不直接參與作戰行動,對作戰行動起保障作用的各種航空器的統稱,主要用於執行技術保障、勤務保障和訓練等任務。保障航空器包括多種任務用途,見錶2—2。
3.按照有人、無人駕駛分類
按照有人、無人駕駛的不同,軍.用航空器可以分為軍.用有人駕駛航空器和軍.用無人駕駛航空器。軍.用有人駕駛航空器是指由飛行員操縱飛行的軍.用航空器。軍.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是指靠無綫電遙控設備或自備程序控製裝置操縱飛行的不載人的軍.用航空器。
下麵重點以軍.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主體——軍.用無人機為例,討論其詳細的分類。
1)按大小和質量分類
按大小和質量分類,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無人機。起飛質量500kg以上為大型無人機;200~500kg稱為中型無人機;小型無人機則是全機質量小於200kg,大尺寸在3~5m範圍,活動半徑在150~350km範圍的無人機。
小型無人機適用於陸軍的軍、師級和海軍陸戰隊的旅級部隊進行戰場偵察監視、目標搜索與定位以及戰果評估等。這類無人機上可裝置電視攝像機、前視紅外裝置、紅外掃描儀或激光測距/指示器等偵察設備,采用無綫電遙控或自主飛行或兩者組閤的控製方式;迴收可采用降落傘迴收,滑跑著陸和攔截網迴收等方式。其代錶機型主要有“瞄準手”“不死鳥”“瑪爾特”“猛犬”“偵察兵”“先鋒”等。對於微型無人機,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定義是翼展在15cm以下的無人機。
另外,英國《飛行國際》雜誌將翼展或機體大尺寸小於0.5m,使用距離約2000m的無人機統稱為微小型無人機。微型無人機目前多數國傢仍處於發展設計原理階段。此型無人機形狀大小各異,從一隻蜻蜓或小鳥的大小,到有1英尺(1英尺=0.3048m)長翼展的模型機不等。微型無人機的誕生引發瞭一係列關於無人機大小的問題,特彆是雷諾數、邊界層現象、有效載荷及動力裝置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按航程分類
按航程分類,可分為近程、短程、中程和遠程無人機等。
(1)近程無人機一般指在低空工作,任務載荷不到5kg,飛行範圍5~50km,活動在前綫距對方30km範圍內的無人機,所需要的巡航時間根據任務不同為1~6h不等,地麵站可由人工攜帶或者裝載在高度機動的多用途輪式車輛上。
……
序言
作為一名對航空曆史和軍事裝備充滿熱情的研究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讀物,來係統梳理軍用飛行器的發展脈絡。這本書的標題“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論”正中下懷。我期望它能像一本精美的百科全書,不僅包含對各種機型的詳盡介紹,更能在分類上做到邏輯清晰、層次分明。例如,我希望看到書中能從基礎的“固定翼”和“鏇翼”兩大類彆展開,然後逐步細化到不同用途的子類彆,如截擊機、戰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電子戰飛機、預警機、偵察機、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等。我更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分類下的代錶性機型,不僅列齣它們的性能參數,更能解讀其設計理念、技術特點、以及在實戰中的錶現。例如,為什麼某些戰機在設計上會強調隱身性能,而另一些則更注重機動性?不同時代的武器掛載方式和電子設備又是如何影響飛行的任務效率?這本書,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軍用飛行器是如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戰爭模式的演變而不斷革新的,也讓我對那些翱翔天際的鋼鐵巨獸有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軍用飛行器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濃縮的軍事科技進步史,也是一部人類挑戰極限、徵服天空的史詩。我一直對那些改變瞭戰爭格局的經典機型充滿瞭敬意,比如 Spitfire, Me 262, F-4 Phantom II, MiG-29, F-22 Raptor等等。這本書的“分類概論”,我猜測它會非常詳盡地梳理這些不同時代的代錶性機型,並分析它們在各自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和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不同技術革新是如何驅動飛行器設計的演進的。例如,噴氣式發動機的齣現如何徹底顛覆瞭螺鏇槳時代?雷達和精確製導武器的普及又給空中力量帶來瞭怎樣的變革?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技術細節,或者講述一些關於飛行器設計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讓我不僅僅是看到型號和參數,更能理解每一個設計決策背後的邏輯和考量。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航空史的窗口,讓我感受到科技的迭代與創新如何塑造瞭現代軍事力量,也讓我對那些為實現飛行夢想而奮鬥的科學傢和工程師們充滿敬意。
評分從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內在的嚴謹邏輯和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量所震撼。我一直對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軌跡非常感興趣,而軍用飛行器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這本書的“分類概論”幾個字,就預示著它將是一部係統性的著作,能夠幫助我理清那些琳琅滿目的飛行器型號之間的脈絡。我非常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比如如何定義一架軍用飛行器,它的基本構成要素是什麼,不同類型(如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直升機等)的劃分標準究竟在哪裏。更吸引我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不同國傢在軍事航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它們在技術發展上的側重點。比如,美國以其強大的航空工業和前沿技術聞名,而俄羅斯、歐洲各國,乃至新興的中國航空工業,它們在設計理念和技術路綫上又有著怎樣的差異和特色?我希望能夠瞭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戰略需求和科技瓶頸,催生瞭那些極具代錶性的軍用飛行器。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理解現代空戰體係、全球軍事力量對比的一把鑰匙,通過對這些飛行器的瞭解,我能更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各國在國防領域所投入的巨大努力和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論”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和深度,這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一直對軍事科技的細節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軍用飛行器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環。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對各種軍用飛行器進行細緻入微的分類,不僅僅是簡單的“戰鬥機”、“轟炸機”這樣的區分,而是能夠深入到更具體的亞類,比如根據作戰任務、設計特點、動力係統、電子設備等進行更精密的劃分。我希望能夠瞭解到,一架先進的戰鬥機是如何集成瞭空氣動力學、材料科學、電子工程、武器係統等眾多尖端技術的。書中是否會分析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設計哲學?例如,美式飛機的注重火力與多任務性,俄式飛機的強調簡單可靠與強悍性能,以及歐洲飛機在設計上的獨特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我係統地理解當前世界軍用航空力量的構成,以及各個國傢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發展方嚮。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飛行器的知識,更是關於現代軍事戰略與科技實力的深度解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硬朗的金屬質感和略帶復古的字體,瞬間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機械魅力的世界。我一直對那些翱翔於藍天之上的鋼鐵之翼充滿好奇,從二戰時期的螺鏇槳戰機,到現代化的隱形戰鬥機,它們身上承載著人類的智慧、勇氣與對極限的不斷探索。這本書的標題“軍用飛行器分類概論”聽起來就非常學術和嚴謹,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淵博的老師,條理清晰地為我講解各種軍用飛行器的傢族譜係,它們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演變、分化,又各自承擔著怎樣的使命。我尤其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不同時期、不同國傢在設計和製造軍用飛行器時的技術亮點和獨特理念。例如,那些在關鍵時刻改變戰局的經典機型,它們在設計上有何突破?又是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戰場需求?我對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戰鬥機、執行偵察任務的無人機、以及運輸戰略物資的重型運輸機等,都充滿瞭探索的欲望。這本書,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枯燥的技術參數堆砌,而是能通過精美的插圖、詳實的案例,將這些冰冷的機械賦予生命,讓我仿佛能聽到引擎的轟鳴,感受到強風掠過翼尖的呼嘯,甚至能想象齣它們在廣闊天空中執行任務的壯麗景象。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勾起我強烈求知欲的讀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開啓我的航空知識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