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叢書:絲綢之路上的味道
定價:79.80元
作者:巴陵
齣版社:電子科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647595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絲綢之路全長七多公裏,起始於漢武帝派張騫齣使西域,連接亞洲、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綫,成於公元前二世紀與公元一世紀間,直至十六世紀仍保留使用,是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西漢以長安為起點,東漢以洛陽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這條古道不僅是東方絲綢的齣境綫,也是東方飲食與西方飲食的傳播綫,在這條古道上還保留著各地的特色美食。分中國篇和國外篇,中國篇從中選取洛陽、長安(西安)、寶雞、天水、蘭州、涼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格爾木、吐魯番、喀什、阿剋蘇等地,每個地方選擇幾種代錶性美食,錶達絲綢之路中國斷的味道;國外篇從阿富汗、天竺、阿拉伯、土耳其、威尼斯、羅馬等六個地方選取有代錶性的美食,形成絲綢之路外國段的味道。
n目錄
作者介紹
方八另,筆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現居長沙,從事圖書編輯和策劃,湖南省作傢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民族食文化委員會理事,職業書評人,旅遊美食專欄作傢,湖南省科技翻譯協會常務理事。曾主筆《湖南省旅遊誌》等史誌專著;齣版簡體飲食隨筆集《嘗遍大中國》、《一本書吃遍中國》、《食全酒美》、《覓食——從南嚮北,邊走邊嘗》、《一簞食,一瓢飲,四方味好》、《媽味道》、《遍地炊煙》等,齣版繁體飲食隨筆集《嘗遍大中國》、《嘗遍大中國(二)》、《美食藏民間》等;齣版散文隨筆集《村莊散記》、《浮生物語》等;旅遊散文集《紙上閑遊》等,讀書隨筆集《書勤嫁翼》等。紀錄片《行走的餐桌2》10集總顧問,多傢電視颱、電颱美食欄目顧問,多傢高檔餐廳顧問。
n文摘
序言
我最近沉迷於研究古代中國與中亞地區的文化互動,這本書恰好提供瞭非常多的參考資料。它深入探討瞭在絲綢之路的框架下,中國文化,如造紙術、印刷術、瓷器製造等,是如何在中亞地區傳播和發展,並對當地的文化産生瞭深遠影響。反過來,中亞地區的一些音樂、舞蹈、服飾、建築風格,甚至一些飲食習慣,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豐富瞭中華文化的內涵。書中特彆提到瞭敦煌莫高窟,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保存瞭大量的壁畫、文獻和藝術品,這些都是研究當時文化交流最直接、最珍貴的證據。作者在分析時,也引入瞭一些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理論,使得對文化互動的解讀更加多元和深刻。對於想要瞭解古代中國如何走嚮世界,以及世界文明如何影響中國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非常寶貴的學術財富。
評分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古代絲綢之路的地理變遷的書,它詳細闡述瞭這條偉大商道隨著曆史的推移,在不同時期所經曆的地貌變化、城市興衰以及貿易路綫的調整。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古代文獻、考古發現和地理測繪數據,通過嚴謹的學術分析,勾勒齣瞭絲綢之路在不同朝代,例如漢唐時期、宋元時期,乃至更早之前的具體走嚮和關鍵節點。作者特彆強調瞭氣候變化對絲綢之路交通便利性的影響,比如沙漠的擴張與收縮,綠洲的形成與消失,這些都直接影響瞭商隊的通行和貿易的繁榮程度。書中還涉及瞭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古代工程,如坎兒井的修建、古道的維護等,這些都展示瞭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對於我這樣對地理和曆史都比較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豐富和深入的視角,讓我對絲綢之路這個概念有瞭更立體、更動態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太精美瞭!硬殼封麵,采用瞭復古的地圖元素,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金色的絲綢之路綫條,仿佛打開一本塵封的古籍。翻開扉頁,那一幅幅細膩的手繪插畫,色彩濃鬱,細節豐富,描繪瞭駱駝商隊在沙漠中行走,異域風情的市集,還有形態各異的當地居民,瞬間就將人帶迴瞭那個遙遠的時代。印刷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厚實且有微微的紋理,觸感溫潤,文字排版疏朗得當,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每一頁都仿佛經過精心打磨,無論是封麵設計、內頁插圖還是紙張選擇,都透露著一種對書籍本身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這種高品質的裝幀,讓人在還沒有開始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和好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品,擺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我甚至覺得,僅僅是擁有它,就已經感受到瞭一種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關於人類文明交流史的恢宏畫捲!它通過講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描繪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在絲綢之路上相遇、交流、融閤的精彩過程。我被書中描寫的那些遠赴重洋的商人、傳播佛教的僧侶、交流技藝的工匠、以及穿梭於各國宮廷的使者深深吸引。他們不僅僅是為瞭貿易,更是帶著各自的信仰、思想、技術和藝術,在漫長的旅途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書中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讓我仿佛能聽到來自東方長安的駝鈴聲,感受到來自西方羅馬的醇厚葡萄酒香,聞到來自波斯的花草芬芳。它讓我意識到,絲綢之路不僅僅是一條貿易通道,更是一條連接心靈、傳遞思想、促進理解的文化紐帶。讀這本書,就像在與古人對話,感受著他們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裏的生命活力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灑脫,充滿瞭一種遊記般的自由與豁達。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人,以一種輕鬆幽默的筆調,記錄著他穿越絲綢之路沿途所見的風景、遇到的風土人情,以及那些在他腦海中激起的點滴感悟。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艱澀的理論,隻有鮮活的細節和真摯的情感。他會描繪清晨露珠在鬍楊葉上閃耀的光芒,會描繪傍晚篝火旁聽到的悠揚的歌謠,會細緻地刻畫集市上商販的叫賣聲和人們臉上淳樸的笑容。讀這本書,就像是跟著作者一起踏上瞭一段輕鬆愉快的旅程,在每一個章節裏,都能感受到大漠孤煙的壯麗,也能體驗到綠洲居民的熱情好客。他將曆史的厚重感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的觀察之中,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便對絲綢之路這條古老的商道有瞭更親切、更立體的認識。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讓人在享受文學之美的同時,也收獲瞭知識和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