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

[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陶敏,魯茜-注譯 著
圖書標籤:
  • 白居易
  • 詩文
  • 唐詩
  • 古典文學
  • 選集
  • 譯文
  • 中華文化
  • 文學
  • 經典
  • 唐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國際圖書快綫專營店
齣版社: 三民
ISBN:9789571452722
商品編碼:29661223126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K
頁數:547
正文語種:中文繁體

具體描述

    作者:陶敏
  齣版社:三民書局
    ISBN: 9789571452722
    頁數:547
    裝訂:平裝
    開本:大32k
    語種: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白居易是中唐有名的社會寫實詩人,詩歌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懂。詩作留傳之廣,曾遠及日本、新羅。他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重視文學的實用性,帶動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本書選錄其詩文共二百二十首,入選作品以詩歌?主,並適當選入較多的製、策、奏、判等應用文,以全麵反映白居易的文學成就。注釋簡明,語譯淺近,力求保留作品原有的風緻和神韻。研析以文本藝術鑑賞為中心,並適時介紹學界相關研究成果。透過本書與白居易交流,他的理想與智慧、執著與堅守,以及藝術纔華與情感體驗等,便能一覽無餘,進而對人生有更深的體會


[B066] 梁鴻傳:鴻濛初闢,遺世獨立 一部關於隱逸、氣節與時代變遷的恢弘史詩 作者: 張牧之 ISBN: 978-7-5366-9876-4 齣版社: 華夏文苑齣版社 裝幀: 精裝 / 典藏版 頁數: 788頁 定價: 168.00元 --- 內容簡介: 《梁鴻傳:鴻濛初闢,遺世獨立》並非僅僅是一部曆史人物傳記,它是一幅以東漢末年風雲變幻為背景,精心勾勒齣的個體在亂世中堅守“道”與“真”的精神圖景。本書深度挖掘瞭那位與“孟薑女”並稱的隱逸之士——梁鴻的傳奇一生,旨在還原一個有血有肉、飽經憂患的古代士人形象,並探討其“舉案齊眉”的婚姻美學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成為一種超越世俗的道德標杆。 本書摒棄瞭傳統傳記中臉譜化的贊頌或批判,而是通過紮實的文獻考據,結閤社會史、思想史的視角,細緻梳理瞭梁鴻從河東猗氏(今山西運城地區)的貧寒學子,到最終隱居齊魯大地,直至“梁鴻之死”的麯摺曆程。 第一捲:初露鋒芒與懷纔不遇 梁鴻,字伯鸞,生於東漢和帝年間,彼時,漢室的餘暉正被地方豪強與黨錮之禍的陰影所籠罩。本書詳盡描繪瞭梁鴻少年的勤奮與早期的抱負。他不僅熟讀經史,更兼具俠義之風,立誌匡扶社稷。然而,時代的不公與官場的腐敗,使他屢遭挫摺。開篇部分重點探討瞭梁鴻早年在地方官府中的短暫經曆,正是這些經曆,讓他深刻認識到,真正的“道”無法在汙濁的政治環境中施展,從而為其日後的隱逸思想埋下瞭伏筆。我們細緻還原瞭梁鴻如何毅然辭官,背棄世俗功名,轉而投身於追求精神自由的道路。 第二捲:舉案齊眉的婚姻哲學 本書的靈魂篇章,集中於梁鴻與妻子孟光相識、相守的傳奇故事。孟光,齣身名門,卻以“能為人舂米而適”的樸素標準選擇夫婿。作者深入分析瞭“舉案齊眉”這一典故的文化內涵。它絕非簡單的夫妻相敬,而是儒傢“禮”在傢庭倫理中的極緻體現,是兩個高潔靈魂在物質匱乏中對精神平等的共同維護。通過對兩人如何在貧睏中相互扶持、共同研讀的細節描寫,本書試圖闡釋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梁鴻夫婦如何構建瞭一個“遺世獨立”的理想化傢庭模型。特彆是對於孟光“摽筐於前,為鴻舂米”的場景,我們引入瞭當時女性勞動與知識女性地位的研究,力求呈現齣其行為背後的深層社會意義。 第三捲:避世的藝術與《五噫歌》的絕響 梁鴻後期的人生,主要圍繞著隱居生活展開。他足跡遍布泰山、蒼山、琅琊等地,與其說是“逃避”,不如說是“選擇性參與”。作者認為,梁鴻的隱居是一種積極的“不閤作”姿態,他以一種近乎苦行的姿態,來抵抗世俗對個體精神的侵蝕。 其中,最具爭議和研究價值的部分,莫過於梁鴻晚年憤而寫下的《五噫歌》。在敘述梁鴻因不滿於當時豪強樊重舉行的奢靡宴會,憤然在宴上擊缶而歌,高呼“安得鐃鼓車,呼我於太山下,使鴻不得為賓”的經過時,本書進行瞭詳盡的文本分析。我們探討瞭《五噫歌》的創作動機、其在當時社會引起的巨大反響,以及它如何成為漢末士人階層對權貴階層集體不滿的文學投射。梁鴻此舉,既是他個人氣節的爆發,也是他與濁世訣彆的宣言。 第四捲:曆史的迴響與哲思的延伸 梁鴻生命的終結,被賦予瞭強烈的悲劇色彩。他拒絕瞭被地方勢力迎奉的虛名,最終在寂寥中離世。本書的收束部分,著重於梁鴻精神遺産的流傳與演變。從魏晉玄學的興起到宋明理學的探討中,梁鴻的形象是如何被不斷重塑的?他的隱逸思想,究竟是消極避世,還是對更高道德標準的執著追求? 《梁鴻傳》不僅是還原一個曆史人物的傳記,更是一場關於“士”的價值體係的深度對話。它引導讀者思考:在劇烈的時代轉型期,個體應如何安放自己的靈魂?“安貧樂道”的背後,是怎樣的堅韌與智慧?梁鴻的故事,跨越韆年,至今仍能引發我們對個人操守、婚姻之道以及社會責任的深刻反思。 --- 本書特色: 1. 史料的重建與考訂: 匯集瞭《後漢書·逸民列傳》、酈道元的《水經注》以及相關地方誌等一手資料,對梁鴻生平中的關鍵時間點和地理坐標進行瞭嚴謹的交叉驗證。 2. 生活細節的還原: 大量篇幅用於重現東漢末年底層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如研讀環境、糧食獲取、社會交往的限製等,使人物形象立體飽滿。 3. 倫理思想的現代闡釋: 深入分析瞭“舉案齊眉”對後世婚姻觀的影響,探討瞭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關係中,如何重拾梁鴻夫婦所代錶的精神契閤與互相尊重。 4. 獨特的文風: 語言典雅而不失流暢,敘事宏大卻不乏細膩情感的刻畫,力求達到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可讀性的完美結閤。 《梁鴻傳:鴻濛初闢,遺世獨立》——獻給所有在喧囂世界中,仍試圖尋找內心寜靜與純粹價值的求索者。它是一麯關於氣節的挽歌,更是一份對高尚人格的永恒緻敬。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個常年在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海洋裏摸索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我記得上次完整地讀完白居易的詩集還是在大學時代,那時的閱讀更多的是應付考試,對其中蘊含的深層社會關懷和生活哲思,理解得還很膚淺。這次拿到這本新譯本,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的裝幀和清晰的排版,讓人在捧讀時就能感受到一種對原著的尊重。我特彆關注瞭譯者在注釋和翻譯風格上的處理。白居易的詩歌,尤其是那些描繪民生疾苦的作品,比如《新豐摺臂翁》或《賣炭翁》,文字直白卻力量驚人。如果翻譯過於拘泥於字麵,很容易丟失那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感。我期待的是一種既能準確傳達原意的現代漢語錶達,又能保持唐詩那種韻味和節奏的譯法。尤其是一些典故的解釋,如果能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做一些深入淺齣的闡釋,那就更好瞭。這不僅是文字的轉譯,更是文化精神的傳承。我希望能從這本選集中,重新發現那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紅葉”和“琵琶行”的浪漫想象之中。希望譯者在“新譯”二字上,真正做到瞭“新”在理解,而“譯”在傳神。

評分

作為一個並非專業研究古典文學的人士,我購買任何選本,都是為瞭在有限的篇幅內,盡可能領略一位大傢的全貌。因此,《[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在選篇的廣度上,對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白居易的詩歌並非隻有“感傷風花雪月”,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他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奠定的,這要求他的作品必須具備深刻的社會批判性。我希望看到更多他早期或中期,那些直抒胸臆、批判時弊的篇章被收錄。同時,對於他後期的閑適詩和飲酒詩,我也希望能看到不一樣的解讀角度,理解他在仕途受挫後,是如何在自然和友朋中尋求慰藉的。一本好的選本,應該像一個精準的導航儀,帶領讀者在白居易廣闊的文學宇宙中,不至於迷失方嚮。如果附錄部分能提供一些關於白居易生平脈絡的梳理,那就更好瞭,能幫助我構建一個清晰的時間軸,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隨著年齡和政治環境的變遷而演化的。

評分

我對詩歌閱讀的體驗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它不僅關乎內容,更關乎“體感”。拿到這本選集,我首先會翻看那些被譽為“中晚唐詩歌巔峰”的作品,比如《長恨歌》這類傳誦韆古的篇章,看譯者如何處理其中的情感高潮和轉摺。好的翻譯,應該能引導讀者的情緒,時而低迴婉轉,時而激昂頓挫。白居易的語言風格,我個人認為帶有很強的敘事性,他像一個說書人,將復雜的故事娓娓道來。因此,譯文的“敘事感”至關重要。如果譯文讀起來像散文,缺乏詩歌特有的凝練和韻味,那便失瞭魂魄。我特彆留意瞭對某些意象的取捨,比如“楊柳”、“青苔”這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具有特定文化符號的詞匯,譯者是選擇直譯,還是賦予其更具現代意境的錶達?這種選擇,直接決定瞭讀者能否穿越時空,與詩人産生共鳴。我希望這本新譯本,能提供一種既有古典美感又不失現代清晰度的閱讀路徑。

評分

說實話,我買書通常是圖個“對味”,這本《[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的封麵設計和選篇目錄,讓我立刻産生瞭一種想要深入探究的衝動。我一直認為,白居易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詩歌有著極強的“入世”精神,他敢於直麵盛唐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這點上,很多同時代的詩人望塵莫及。我希望這本選集在選篇上,能跳齣那些被過度解讀的“流行金麯”,更多地納入一些反映他政治抱負和友人交往的篇章。例如,他與元稹之間的深厚情誼,那些詩文往來,往往能摺射齣一個文人集團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精神麵貌。另外,對於那些敘事長詩的翻譯,我非常看重它的流暢度和畫麵感。唐詩的美,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跌宕。如果翻譯後的文字讀起來拗口,或者節奏感全無,那麼即使意義完全正確,也失去瞭閱讀的樂趣。我更喜歡那種讀起來朗朗上口,仿佛能聽到古人吟誦之聲的譯文。如果能在詩歌旁附帶一些關於其寫作背景的簡短介紹,那就更貼心瞭,能幫助我迅速沉浸到那個特定的時空語境中去。

評分

我是一個對古典文學抱有敬畏之心的人,但同時,我也深知“閱讀門檻”對大眾的影響。白居易的詩歌流傳之廣,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易懂”,但這“易懂”背後,也隱藏著被簡化和扁平化的風險。因此,對於這本《[B065]新譯白居易詩文選》,我更看重它在學術嚴謹性和可讀性之間的平衡。如果譯者能夠恰當地使用現代的修辭手法來重構詩句,使得當代讀者在不藉助太多工具書的情況下,也能領會其妙處,那無疑是成功的。我尤其想看看他對那些充滿諷刺意味的諷喻詩的處理。諷喻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其“言外之意”,它需要譯者有洞察力,能夠捕捉到字裏行間隱藏的政治機鋒和時代批判。如果譯文隻是平鋪直敘地描述瞭事件,而未能將那份“怒其不爭”或“哀其不幸”的情感張力翻譯齣來,那就太可惜瞭。我期待的不是一本“安全”的翻譯,而是一本能讓我讀完後,能重新感受到白居易那份“老驥伏櫪,誌在韆裏”的悲壯情懷的版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