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定价:29.8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云葭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124188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治愈系小天后云葭真诚执笔,讲述成长旅途上的笑与泪。
我们的人生都很圆满,每一份经历都要我们更美好。
愿你和我一样,永远恣意、自由且快乐。
我们都会遇见这样一个人,他的出现让我们慢慢改变,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憾,爱情也不一定像童话一样完美。
而我们,终将独自长大。
内容提要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以“成长”为主题叙述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在旅途中遇见的真人真事,以爱情故事居多,也包括友情和亲情。故事的结局有欢喜,有平淡,也有惋惜,但都围绕着“励志”和“治愈”的中心,无论旅途中曾发生什么,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们长大,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作者介绍
云葭,作家,爱吃爱玩爱旅行。已出版小说《苏染染追夫记》、《下一个天亮》、《醉流年》、《谁在记忆里流连》、《回忆停在那一边》、《相思焚城》等。
文摘
1. 等你来看我的落花满地
这便是人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在让人惋惜的同时,她又会偷偷地从潘多拉的盒子里塞一个惊喜出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今年年初,阿婷告诉我,她怀孕了。毕竟是女孩子,我对幼小的生命总是有着无限的渴望和憧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母爱泛滥吧。阿婷怀孕的消息触碰到了我心中柔软的一点,我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刚认识她的那段时光。
三年前,在云南的香格里拉古城,我次见到阿婷。彼时在一场小型的朋友聚会上,不算大的圆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几乎都是生面孔,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坐在角落的她。她长得很好看,虽然不是那种能让人惊艳的美女,却十分合我的眼缘。
聚餐结束后,我对朋友说:“坐窗边那个穿粉色衣服的女孩子是谁啊?长得挺好看的。”
“哦,你是说阿婷啊,”朋友不经意地说道,“她是王涛的女朋友。”
在香格里拉古城稍微待得久一点的人,对王涛应该都有一些耳闻。他是西北人,几年前来到香格里拉,经营着古城大的一家客栈――梅里花园。我在古城闲逛时,每每路过梅里花园,总忍不住羡慕他们家的大院子,还有那盛开在阳光下的随风摇曳的各色鲜花。
在我的认知里,能在古城中心地带拥有一间这么大的客栈,他们多半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偶然来到香格里拉,被这里的蓝天白云吸引,便想在这僻静如世外桃源之地偷得浮生,寄托满腔情怀。
几天之后,王涛和阿婷来我住的客栈串门。阿婷抱着的两只出生没多久的阿拉斯加小狗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视线,我兴奋地跑上去逗它们。阿婷见我喜欢小狗,便邀请我随时去梅里花园玩。她说她养了三只狗和一只猫,平时没事就会在院子里晒晒太阳,逗逗小猫小狗。
这从她口中随意说出的一句话,却是我期许多年的理想生活,对于当时毕业没多久的我来说,这种生活美得不真实,纵使与陶潜笔下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比,也不遑多让。
之后的日子我因为急着赶一本即将出版的书稿,每天带着焦虑埋头在电脑前,甚少出门。再次见阿婷,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香格里拉海拔在3000米以上,那儿的天空很低,夜晚的星星仿佛触手可及。在那个星空漫天的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在梅里花园的茶室聊天,隔着玻璃窗看星星。我想起阿婷和她那对可爱的小狗,然而目光所及之处,并未见阿婷踪影。当时王涛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玩英雄联盟,我知道男生一旦玩游戏基本上就开启了“闲人勿扰”模式,所以也就没有开口问他。
约半个小时之后,王涛接了个电话,他顾不得正在进行的游戏,放下鼠标就出门了。回来的时候,他弯腰背着一身疲惫的阿婷,两个人的脸离得很近,对比之下阿婷的脸显得十分苍白。我问他发生什么事了,他说阿婷去附近的山里泡温泉,可能是在不通风的小木屋待太久,有些不舒服。
看着他对阿婷关怀备至的眼神,我更加认定他们就是人们口中的神仙眷侣。可能阿婷至今都不知道,曾经我是多么羡慕她。羡慕她在天堂般的地方有一个自己的院子,羡慕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男友,羡慕她爱得不顾一切……
而我和阿婷关系的拉近,源于一次不太好意思开口的“偷花”事件。
那一个夏天,交完书稿之后的子过得非常轻松,闲来无事我会去梅里花园找阿婷喝茶。他们的院子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即便种了许多花草,看上去还是空荡荡的。我偶然对阿婷说了句,要是整个院子都开满各种颜色的格桑花,那该多好。
阿婷听了,狡黠地朝我笑笑:“附近那家客栈门口的花坛里有好多好多格桑花呢,要不我们晚上偷偷去挖点儿?不破坏他们的花坛,就挖一点儿。”
于是我们一冲动,专门找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去别人门口挖格桑花,她把风,我动手,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整个过程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一直担心着万一被主人看见多尴尬。
等到我手里已经抓了一大把,阿婷叫住我:“可以了可以了,给人家留点,这些差不多够了。”
正好这时候远处有脚步声传来,我一紧张,起身拉着她扭头就跑。我们像初谙世事的小姑娘般,怀揣着一丝丝犯罪感和一点点小刺激,手拉着手一路小跑,直到进了梅里花园的大门,彼此乱窜的心才算归位。
王涛看着一身狼狈样儿的我们,取笑道:“你们也真是有出息啊。”
我跟阿婷对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
女人之间建立友谊,有时候就是这样迅速,没有任何理由,只因为想和对方交朋友,我和阿婷便是如此。
那次经历对我而言,弥足珍贵,我这辈子恐怕都不会忘记,相信阿婷也一样。从那个晚上开始,我和阿婷逐渐形影不离,几乎每天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做饭,一起遛狗。也是从那个晚上开始,王涛把我俩戏称为“古城二傻”。他觉得,我和阿婷只要单独在一起就容易做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事,让他吃惊的大概就是,我们两个女孩子居然敢跟着陌生人到山里的小村子去买狗,所幸那次我们遇到的是好人,没有出事。
事后王涛没少教育我们,他说他设想过这件事的很多种可能,万一对方是子,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说我们太容易相信别人,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可以怀着热忱和感恩去看待这个世界,也必须用基本的常识来保护自己。
友情一旦升温,聊感情就是女孩子之间的日常。我和阿婷闲聊的时候,免不了会提起彼此的过往。阿婷给我讲了她和王涛的故事,我才知道,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无忧无虑的富二代,他们有旁人不明白的辛酸,也有只属于他们的甜蜜。
阿婷是广东人,在深圳工作,在认识王涛之前她有过一段长达三年的感情史。关于那段感情,阿婷向我提得不多,大抵是已经淡忘了,抑或是对她来说那已经失去了强调的必要。我只知道分手的时候她很痛苦,有时候一个人独处,甚至有想哭的冲动。为了能尽快走出阴霾,她找了一份在影楼做后期的工作,收入不错,每天的忙碌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失恋带给她的伤痛。
阿婷说她感激那份工作,因为王涛就是在那个时候走进了她的生活。
早在阿婷跟我提之前,我就听朋友说过,王涛以前在深圳做过摄影师。他和阿婷一个负责拍照,一个负责后期,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倒是挺般配。
大多数影楼主打的都是婚纱摄影,在深圳那样的环境下,各影楼之间的竞争也是暗潮汹涌。为了知己知彼,王涛和阿婷经常假扮即将新婚的夫妻,以客户的身份出入其他影楼,了解相关信息。久而久之,他们都有点假戏真做,彼此产生了异样的情愫。
阿婷一直将这段经历视为他们甜蜜的前奏,多次向我提起,即使是在她怀孕后的当下也不例外。就在几天前的晚上,我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喝茶聊天,我当着他们的面笑问:“你们俩,到底是谁先主动追求对方的?”
他们相视一眼,笑得颇有深意。阿婷说:“反正就是一个挺俗的故事,有一次他拿错杯子,用我的杯子喝水,我就脸红了。”
之后的情节就更俗了,王涛借口找不到手机,向阿婷借手机打一下电话,轻易就拿到了阿婷的号码。
他们的故事委实算不得浪漫,放在泱泱尘世中轻易就会被各种荷尔蒙高涨的爱情悲歌所淹没,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份质朴的感情,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终如细水长流,汇入沧海。相比那些可歌可泣却无疾而终的爱情,我更倾向于这种平淡的幸福。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我有个写情感专栏的朋友曾对我说过,她觉得再平淡的爱情,只要是爱情就一定会有争吵。因为爱他,所以想跟他在一起;因为想在一起,所以必须要磨合;因为需要磨合,所以会有冲突……阿婷和王涛也免不了落入这个俗套。
我曾见证他们大大小小各种争吵,印象深刻的一次,王涛砸碎了房间的洗手台,阿婷哭着跑来跟我说,她觉得她快撑不下去了,每次都这样吵,太伤感情。她一边擦眼泪一边拉我陪她去喝酒,我拗不过她,劝了几次还是和她一起去了朋友的酒吧。
那间酒吧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开的,他见我和阿婷冒冒失失地闯进去,一头雾水,问我:“你们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啊?”
我无奈:“看不出来吗?跟男朋友吵架了。”
阿婷没理会我们的对话,吵着要喝酒。朋友怕她喝醉,特意给她调了杯酒精度低的,可就凭那约等于没有的酒量,阿婷还是醉了。她一边哭一边问我:“我为什么要跟他跑到这破地方来,他总是这样,他就不能站在我的立场想一想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反复安慰。阿婷心里的苦我太能理解了,她从小在广东长大,认识王涛之后她不顾父母反对,离开了她熟悉的环境,脱离了她的朋友圈,她其实很孤单。在香格里拉这个地方,她的社交网络是从零开始建立的,王涛几乎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可是有一天,这个世界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看到那么无助的阿婷,我当下便对王涛充满怨言。既然带她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不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就在我逐渐怀疑这份感情能不能持续下去的时候,我透过玻璃看见了坐在对面酒吧的王涛。他正和他的几个朋友坐在一起,相谈甚欢。
我一生气就跑了过去,问王涛:“婷姐很难受,她喝醉了,你怎么不去看看她,还在这里喝酒!”
王涛抬起头,语气轻描淡写:“她既然想喝酒,那就让她喝个够啊。”
他的朋友从我们的对话中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也跟着劝,让他去看看阿婷。我们一人一句说了很久,他还是无动于衷。
事情过去太久,我已经忘了中间过程的曲折,只记得后王涛还是把阿婷拉了出来,他很凶地对她说:“你下次再来喝酒,我绝不管你!”
阿婷酒还没醒,哭着跟他闹:“你凶我?你居然凶我!”
“回去说行吗?”
“我不回,除非你背我。”
然后,我看见了这样一幕:王涛蹲下身,像当初阿婷泡温泉生病那次一样,背起她,一脸无奈地回家了。
后来我才知道,阿婷一跑出来王涛就开始到处找她,得知她跟我一起出来喝酒,他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来找,怕吵起来让大家笑话,所以他选择了在对面酒吧默默守着,给她一个发泄的机会。
“像这样的大吵还有一次,那是我刚跟他来香格里拉的时候。”即将成为妈阿婷跟我提起往事,眼里透出的全是幸福,“那次我更生气呢,直接从香格里拉飞回广东了,谁知这家伙居然开了两天两夜的车去广东找我。那天我正在参加同学会,他胡子拉碴地出现在KTV包间的门口,把我吓坏了。”
一边说着,她一边回头看了王涛一眼。
王涛补充:“是啊,那天晚上我也吓坏了,你打扮得好土气。”
“哪里土了?那是我时尚的一年好吗!”
“土死了,你的发型!”
“……”
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他们不再是当初动不动吵架的小情侣,多年的磨合让他们学会了将心比心,学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即使不能完全赞同彼此的观点,也可以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就像我曾在某本书里面看到的一句话:我爱他,我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优点,我做好了可以接受他的一切的准备,才决定爱他。
分开两年后再见,相比阿婷,王涛的变化更让我吃惊。我印象中的王涛是个倔脾气,只要他认定的事,绝不轻易妥协。然而这次见面,他却开玩笑似的对我说:“自从认识你婷姐,我就没有人权了。”
我调侃:“大哥,你这是在变相秀恩爱啊。”
可不是吗,这是在秀恩爱呀,曾经的王涛哪里会说这种话!
我是他们共同的好友,因而我比一般人更清楚他们为什么会从“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发展到现在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一切的一切,源于一年多以前的某个夜晚,香格里拉古城的那场大火。
对于许多生活在香格里拉的人来说,那个夜晚不啻一场噩梦。依稀记得当时我在杭州的家中睡得正香,凌晨三点左右,一个在香格里拉的朋友给我发了条微信,说古城着火了,快烧没了,文字后面还附了几张火灾现场的照片。
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把手机扔在一旁,继续沉沉地睡了过去。而我之所以那么不以为然,是因为我以为自己在做梦。那么大一座古城,怎么可能说烧就烧了!直到早上六点,我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古城已经烧了一大半,我曾经住过的客栈也未幸免于难,梅里花园也化为了灰烬。我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是真的,古城真的没了。
我时间给阿婷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王涛。他的声音听上去很平静:“我们还在广东,已经知道了。都还好啦,一切等我们回去再说。”
虽然王涛没有表露出来,但是我可以想象,他那波澜不惊的话语中暗含的必定是一个又一个的滔天巨浪。他几乎把所有金钱和精力都倾注在了梅里花园,那不仅仅是一家客栈,更是他们的家;他们殚精竭虑地去经营,好不容易日子慢慢好起来了,结果一把火将之燃烧殆尽……纵使是局外人的我,每次跟朋友提起他们,也总忍不住会感慨唏嘘。
一个认识阿婷和王涛的朋友问我:“你说,假如大火的时候他们还没有领证结婚,阿婷会不会离开王涛?”
我想都没想,说:“不会。”
“那可不一定,毕竟王涛一无所有了。”
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如果是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但是阿婷肯定不会。”
同时我也想起来,火灾之前阿婷跟我说过,他们要回广东领结婚证。由于赶时间,他们几乎什么都没带,除了被开走的车和行李箱里的几件衣服,现在他们一无所有了,更别说买婚戒了和办婚礼了。
可即便如此,阿婷还是觉得嫁给王涛是她一生中正确的决定。大火之后,他们的世界简单得只有彼此,能在那样残酷的考验之后依然不离不弃,其他的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能跟他在一起我很开心,生活本来就不完美,与其嫁一个能带给你充足的物质却不贴心的人,我宁愿下辈子遇见的还是一无所有的王涛。”
这便是人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在让人惋惜的同时,她又会偷偷地从潘多拉的盒子里塞一个惊喜出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久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纪录片《永远的香格里拉》,其中一个场景就是阿婷和王涛站在梅里花园的废墟上回忆往昔。王涛在镜头前说,古城没了,但是香格里拉还在,他们不会离开这片土地,他们会在这里建起新的家园,而他们的新客栈还是会保留“梅里花园”这个名字。
阿婷跟我约定,等他们的新客栈建好了,她会用当初带我偷花的那一腔热情和期盼,种下满院子的格桑花。
她拉着我的手,饱含期待:“到时候一定要来香格里拉看我们,看院子里开满鲜花。”
可是我觉得,花开只能代表开始,我期待的是花谢之后种子随风入土,在来年春天长出新的嫩芽――那才是收获,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的希望,也昭示着他们的浴火重生。所以我默默在心里和她约定:等到群芳凋谢时,我一定回到香格里拉,来看你的落花满地。
序言
序一
愿你永远恣意自由且快乐
我初喜欢跟云葭一起玩,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长得好看。
被称为美女作家的人那么那么多,她是我看过照片后少有的觉得真正好看的一个。永远女神的黑长直搭配,不用刷睫毛膏的双眼皮大眼睛,还有我没有的完美鼻尖和大长腿。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别人说她高冷是有道理的,毕竟人家有资本嘛。但我们次见面后,我却对她改观了,什么高冷啊!卸下伪装后,她的本质就是个傻乎乎的神经病。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活得很恣意的人,旅行从来不做计划,从来都是说走就走。所以在神交一段时间后,我们的次见面,也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的随口之约。
那时她还在杭州上班,我因为工作原因要去一趟长沙,于是我试着问她,要不来长沙喝个下午茶?其实我没抱希望,毕竟这听上去挺疯狂,但她竟然立刻订了机票,说,好的,周六见。
这样雷厉风行的风格,如果我是个男人一定立刻爱上她了。我想,这样的我们一定很合拍。
事实证明我们在长沙欢度了一个一点也不生分的周末,完全没有初次见面的生涩,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躺在一张床上一起做面膜,说八卦,像认识了很多年一样。
我想,缘分有时不仅仅是用来形容爱情的吧。
第二天清晨,我送走要赶早班机回去上班的她,然后昏昏沉沉地睡死过去。离别的伤感对于我们来说太淡,因为我深知,我们都是那种想见面就会随时飞去见面的人。所以那年冬天,我也和她做了同样的事,因为她的一句邀约,我立刻定了去杭州的机票,归期未定。
深夜的杭州下着雨,凌晨两点,她和当时同住的好友一起接到我,我们去海底捞吃了海鲜火锅。
鲜美的白汤翻滚着,窗外的雨依然没有停。
如今想起来,那还真是段不怎么体面的日子。因为一段早已失去的感情,我反反复复地煎熬着,痛苦到远在杭州的她都看不下去了,她大喝一声,你来杭州,我陪你疗伤。
我以为会听到什么安慰的话,或者是“早日看开终会过去”的大道理,但一盘油条虾下肚,她都说着不着边际的八卦,凌晨四点回到住处,她将浴巾甩给我,说洗澡睡觉,明天咱们去买螃蟹吃,一切就没了下文。
我有多不甘心多惋惜,她都知道,但她不问,现在回想起来,我多么感激她的不问。
后来的日子,我吃掉了钱塘江一半的螃蟹,说笑而已,哪有那么多,只是小半个月的午夜,三个不怕胖的女人雷打不动地坐在一起剥螃蟹,那光景有多温情,大概第四个人永远都不会懂。
她是自我的,也是温柔的,那种温柔和大部分人想象中的不同,但我想,和她共处过的人一定感受得到。
雨停,她陪我去看西湖,风大得我们直跺脚。路上有奇怪的男人向我们搭讪,她气冲冲地白一眼走开,又换上高冷的模式。我其实挺喜欢看神情切换自如的她,觉得是种难得的乐趣。
她是双子座,我是处女座,女人都爱讲星座嘛,所以我们自动将自己划分为变动星座的同类,纵容着自己的恣意与多情。多情可不代表滥情啊,至少在我心目中,她是个专情的人。初的初,我只闻其人时,就听过她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旅途中相遇,她为他去了云南,一起在香格里拉开客栈。爱情美好得一睁开眼,她就会收到男朋友送来的鲜花。
写故事的女人嘛,爱情大约比故事要来得精彩传奇。
其实他们只差一点点就走到结婚,但姻缘这种东西难解,一个时机错了,往后繁复的结便都散开了。
分开后她回杭州,找了份工作做着,活得依然精彩,不再论对错亏。成年人了,只要能为自己的选择埋单就是好的,谁都不必去替当事人感叹什么。
今年冬天,我依去年的约去杭州看她,她已然有了新恋情,却好像并不是那么快乐。我们坐在深巷里的小酒馆里喝酒,我迷恋上咸亨酒店的太雕,喝完一杯又一杯,说起她的感情,道理局中人都明白,只是难以看得开。
后她说:“我会看着办的,你知道,我不舍得委屈自己。”
听罢这句,我也就特别特别放心了,旁人或许希望她趁年轻有个看上去不错的归属,而我呢,只希望她永远恣意自由且快乐。
恋着有恋着的好,但如果勉强自己分毫,那好多少也是有缺的。
我希望她永远不将就,不妥协,不放弃,执着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想要遇见的爱情。
还是那句老话嘛,总会遇到的,毕竟她那么美。
毕竟,她值得。
――那夏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我常常感到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让我喘不过气来,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成长。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书中的“走出舒适区”的论述,让我备受启发。我过去总是习惯于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害怕冒险和改变。作者鼓励我们勇敢地尝试新事物,去挑战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安的领域。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比如参加一些我从未想过的活动,或者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我发现,每一次走出舒适区,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也增强了我的自信。我不再害怕未知,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机遇。书中还强调了“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只有当我们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时,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动力和满足感。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并尝试将它们与我的生活相结合。这种探索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真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评分《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真的像一本温暖的指南,指引我走出迷茫,走向更广阔的心灵天地。我一直认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但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这个过程变得可爱起来。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空泛地讲道理,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一步步实现自我超越。我从中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缩影,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无助和迷茫的时刻,在书中得到了最温柔的解读和最有力量的安慰。尤其让我触动的是关于“感恩”的部分,作者强调了感恩的力量,不仅是对他人,更是对生活,对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甚至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们。我尝试着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每天记录下值得感恩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一杯温暖的咖啡,一次友善的微笑,都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微小的改变,却带来了巨大的内心平静。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和善意,这让我更加愿意去相信书中所传递的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陪伴我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
评分阅读《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就像一场与内心深处的对话,我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但常常会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引了方向。书中的“学会放手”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我过去常常紧抓着不放,无论是对过去的遗憾,还是对未来的担忧,都让我备受困扰。作者教导我如何放下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将精力集中在当下,专注于可以掌控的部分。我开始尝试着去接受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再纠结于“如果当初”,而是将它们视为成长的养分。这种放下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发现,当我的内心不再被过去的包袱所累时,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可能性。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技巧。它让我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支撑。我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给予支持。这种积极的互动让我感到更加被连接和被爱。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我能够轻松地领会其中的精髓。
评分《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自我发现之旅。我一直渴望能够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价值的人,但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沮丧。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最温柔的语言,抚慰了我内心的伤痛,并鼓励我勇敢前行。书中关于“肯定自我价值”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常常因为与他人比较而否定自己的价值,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作者教导我如何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价值。我开始尝试着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为之感到骄傲。这种自我肯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发现,当我相信自己有价值时,我对待他人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变得更加包容和友善。书中还强调了“拥抱变化”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不应该害怕改变,而是应该积极地去适应和拥抱它。我开始尝试着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这种积极的态度让我不再畏惧未来,而是充满期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和智慧,让我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一种被激励的力量。
评分阅读《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智慧的导师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我常常在人生的岔路口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最真诚的语言,为我指引方向。书中关于“设定边界”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是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那会让自己感到不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设定健康的边界,并不是一种冷漠,而是对自我的一种尊重和保护。我开始学习如何有礼貌地拒绝,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这让我感到更加自由和自在。我惊喜地发现,当我对他人设定了清晰的界限时,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情绪管理”的技巧,它们都非常实用,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负面情绪。我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学会了如何与它们和平共处,甚至将它们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引人入胜,让我能够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作者在分享自己经历的同时,也鼓励读者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评分读完《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启迪,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更加完整的人,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了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书中关于“拥抱脆弱”的论述,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强大并非来源于无坚不摧,而是敢于面对内心的脆弱,并从中汲取力量。我过去常常害怕展现自己的不足,害怕被他人评判,这本书让我明白,脆弱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拥抱它,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书中的许多方法论,比如“积极的自我对话”,我已经在尝试运用,发现它确实能够有效地缓解我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当我遇到困难时,不再是陷入消极的抱怨,而是尝试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自己,这种转变让我感到惊奇。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逻辑严谨,但又不失人文关怀,让我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深入思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展现的同理心,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挑战,而是有许多和我一样的人,都在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评分《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启发,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本书而变得更加鲜活和有意义。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如何才能真正地成长,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我驱散了前进道路上的迷雾。书中的“自我关怀”部分,让我深刻认识到,爱自己是所有爱的起点,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地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去拥抱生活。我过去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付出,导致身心俱疲。这本书让我明白,关爱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而是一种必需。我开始学习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的需求,并尝试用更温柔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种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快乐。书中关于“积极思维”的阐述,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想开点”,而是教会我如何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将消极的想法转化为积极的力量。我发现,当我的思维方式改变后,看待问题的角度也随之改变,生活中的许多烦恼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克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暖,充满了力量,让我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一种被鼓舞的力量。
评分读完《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又像是一次自我重塑的旅程。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发芽,然后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和温柔的笔触,引导我们去审视内心深处那些被忽略的情感,去拥抱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经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我们不必苛求自己达到一个虚幻的完美标准,而是要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即便它们伴随着一些小小的瑕疵。这种接纳并非是放弃成长,而是以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过去,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优秀。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加平和、更加自信的生活方式。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书中的理念,比如当我犯错时,不再是责备自己,而是将其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经验,然后继续前行。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引起了我的共鸣,它们真实而动人,让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作者并没有提供什么“灵丹妙药”,而是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启发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更加愿意去思考,去实践,去改变。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许多沉重的包袱,内心变得更加轻盈和通透。
评分翻开《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感觉自己仿佛走入了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空间。我一直认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甚至会让我感到压力山大。这本书却以一种轻盈且充满智慧的方式,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过程。书中关于“积极的自我对话”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我过去常常会用严苛的语言来评判自己,这种负面的内心声音常常让我感到沮丧。作者教导我如何用更友善、更具建设性的语言来与自己交流,这种转变让我感到惊奇。我发现,当我开始用鼓励和支持来代替批评和指责时,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也更有动力去面对挑战。我尝试着在遇到困难时,对自我说:“我可以的,我会找到解决办法的。”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学习的乐趣”的观点,它让我明白,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能力,更是为了拓展视野,丰富人生。我开始重新拾起那些曾经因为“没时间”而放弃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层次分明,让我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领略其中的智慧。
评分《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精彩旅程。我一直渴望能够提升自己,但常常感觉无从下手,甚至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规划了清晰的路线。书中的“复盘”概念,我尤其觉得受用。作者鼓励我们定期回顾自己的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开始尝试每天或者每周进行一次简单的复盘,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中的,这种习惯让我能够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并避免重蹈覆辙。我发现,通过复盘,我变得更加有条理,也更加能够预见潜在的问题。书中还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这种理念让我不再因为短期的挫败而气馁,而是更加注重过程中的积累。我开始设定一些小目标,并努力去达成它们,每一次的小成功都成为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故弄玄虚,只有真诚的分享和鼓励,这让我觉得非常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