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311教育学考研掌中宝 | 作者 | 教育学考研命题研究组 |
| 定价 | 19.80元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22136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64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311教育学考研掌中宝》是根据教育部大纲具体规定的条目,力图用简单、的语言对教育学考研中的主要考点进行概要式的简述。旨在帮生快捷地理解和记忆大纲的知识点,准确和熟练地掌握考试内容,为同学们后考试获得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
| 作者简介 | |
| 教育学考研命题研组,由来自外学府的十多位博士、硕士组成,长年从事考研专业课考试辅导与培训,担任考研专业课考试教学研究工作。组员们治学严谨,授课方式轻松易懂,著作颇多,深受广大考研学子的喜爱。 |
| 目录 | |
| 部分教育学原理 1 章教育学概述 1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6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9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4 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8 第六章教育制度26 第七章课程 33 第八章教学44 第九章德育 62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67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75 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75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78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97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02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12 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26 第七章近代教育的起步 129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35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44 第十章南京国民的教育 155 第十一章中国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61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67 章东方文明占国的教育 179 第二章古希腊教育 182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190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196 第五章拜占廷与阿拉伯教育 201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206 第七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213 第八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53 第九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280 第十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289 第十一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320 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331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333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344 第四章学习动机 355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 360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367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370 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373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378 第五部分教育研究方法 385 章教育研究概述 385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390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 394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 399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404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411 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 425 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30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434 |
| 编辑推荐 | |
| 《311教育学考研掌中宝》根据教育部大纲具体规定的条目,对大纲考点进行概要式的简述。仅仅以二十万字的篇幅概述了教育学考研的内容,便于考生复习记忆。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考生的痛点,总是能在最关键的地方给出最精准的“点拨”。很多教材里一笔带过的定义,在这里却被阐述得深入浅出,配上恰到好处的口语化解释,瞬间就变得生动起来,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也立刻鲜活了起来。这种亲切感,极大地缓解了备考过程中的焦虑和枯燥,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役,而是一次与高手的有效对话。这种高情商的叙事方式,使得学习效率直线上升,因为理解到位了,记忆自然就深刻了。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知识点覆盖广度和深度上的平衡把握。它既没有为了追求“大而全”而导致内容臃肿,也没有为了追求“小而精”而遗漏关键考点。对于近些年的考研真题中反复出现的重点、难点,它都给予了加倍的关注和详细的解析,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服务,是其他泛泛而谈的资料无法比拟的。更难得的是,它似乎拥有一种“预见性”,对于一些新兴的教育思潮和政策导向,也进行了及时的梳理和分析,这让我对未来的命题方向有了更准确的预判。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个经过精心提炼和预测的“考点雷达”,精准地锁定了我们需要攻克的堡垒。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拿在手里的质感,厚实又不失细腻,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太多花哨的元素,重点突出了核心的价值,让人感觉非常专业可靠。翻开书页,纸张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字迹清晰,排版布局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太累。而且,这种尺寸的图书,非常便于携带,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午休时间,都能随时拿出来翻阅,完全没有传统厚重教材那种负担感。细节之处,比如装订的牢固程度,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感觉这本书能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总而言之,从触觉到视觉,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专业、精致且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这对于需要长期陪伴的考研资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评分使用这本书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附加价值远超乎预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一个高效的复习工具。比如,书中穿插的一些学习方法论和时间管理建议,虽然不是核心教育学内容,但对于考研这种持久战来说,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心理建设和策略指导。这些非硬核内容的融入,体现了作者对整个考生群体的深切关怀,帮助我们在知识学习之余,也能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这种全方位的支持系统,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人在整体规划和鼓励,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动力。这是一本真正从考生角度出发,全方位赋能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简直是为我这种“路痴型”考生量身定做的导航图。它不像很多参考书那样堆砌概念,而是将复杂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拆解成了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模块化知识点。每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索牵引着你,从宏观的理论框架到微观的具体案例,层层递进,毫不突兀。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作者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手法,通过图表和总结性的陈述,将它们区分得泾渭分明,极大地减轻了我的记忆负担。这种结构安排,不仅有助于快速入门,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构建起了一个牢固的、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这在考场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时,绝对是制胜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