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侠物理
定价:39.80元
作者:李开周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016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你可知——黄药师的箫声就是今天的“虚拟环绕立体声”杨过洪水中练功,相当于水力发电一阳指就是避雷针天下第七身后包裹里装得是小型核裂变反应堆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充满创意的物理知识书,让看似毫不相关的武侠世界与物理有了绝妙的联系。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迷人的武侠物理世界,他以诙谐的方式描绘了数百种物理现象的原理,展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发展历程,文字简单易懂,语言风趣幽默,即使不具备任何物理基础的读者,也能对复杂的物理世界恍然大悟,是激发青少年物理热情的典藏。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轻轻松松爱上物理学,还能激活无穷的科学想象力,掌握按照物理学方式去思的技巧,同时,对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现象与物理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能产生深刻的印象。总之,本书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又让人流连忘返、受益无穷的物理学读物!
目录
章 武侠世界的速度/ 1
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2
大侠赛跑/ 6
武林高手能否追上骏马?/ 11
怎样在水面上飞奔?/ 16
如果暗器失去惯性/ 20
第二章 武侠世界的力度/ 23
万有引力和杨过练剑/ 24
电磁力和弹指神通/ 26
泥鳅功与童子拜佛/ 30
重力、浮力、欧阳锋的轻功/ 33
人造重力和离心力/ 37
转大树的危险性/ 40
灭绝师太为何打不死张无忌?/ 43
力的分解与人肉风筝/ 48
第三章 武侠世界的功和能/ 51
内力不是力/ 52
内功不是功/ 56
大侠的功率/ 60
大侠的额定功率/ 65
高手相撞和动量守恒/ 69
乾坤大挪移的物理原理/ 73
乾坤大挪移的罩门/ 79
断臂飞出能打人/ 83
第四章 武侠世界的声和光/ 89
激光发生器/ 90
阳燧取火/ 93
彩虹阵/ 97
闻其声不见其人/ 100
听风辨器与多普勒效应/ 106
狮子吼/ 110
传音入密/ 115
第五章 电场、磁场、气场/ 119
琥珀神剑/ 120
用爱发电/ 125
逍遥子给虚竹充电/ 130
吸星大法的隐患/ 133
隔空放电/ 137
一阳指/ 140
劈空掌/ 144
擒龙功/ 148
回旋镖与磁悬浮/ 153
第六章 凌波微步与量子物理/ 157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吗?/ 158
洪七公为什么冻不死?/ 162
哲别为什么能射中铁木真?/ 167
量子穿墙术/ 171
凌波微步和测不准定理/ 175
第七章 小龙女的不老秘籍/ 179
质能方程/ 180
反物质/ 184
“天下第七”的核/ 188
钢铁侠的反应堆/ 194
运动会增加体重吗?/ 199
老顽童的时间轴/ 203
小龙女的不老秘籍/ 206
作者介绍
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先后在世界新闻报、中国经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六十家媒体开设专栏。后因其子,小苗初长,进入学龄,身为父亲给予厚望,为成其人生导师,逐博览众课本,为增加学习乐趣,将金庸、古龙描述之盖世武功、江湖现象穿插其中,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成为一统众课本的小侠客!
文摘
序言
(读者三,科幻迷的脑洞视角) 天呐!《武侠物理》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我这种脑洞大开的科幻迷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武侠小说里的各种神乎其技,要是放在科学发达的未来,是不是就有可能实现?这本书就帮我把这个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学论文,而是用一种特别酷的方式,把物理学原理和那些我在小说里看得手痒痒的武功招式结合起来。比如,书中对“内力”的解析,竟然可以引申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甚至让我联想到某种高科技的能量芯片!而那些身形诡异、速度惊人的“身法”,在作者的笔下,竟然可以用复杂的物理模型来解释,让我感觉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体能增强装备”或者“反重力装置”的原型。最让我兴奋的是,书中还探讨了“空间扭曲”和“时间减速”在武侠中的一些“可能性”,这简直就是直接点燃了我对未来科技的无限遐想!这本书让我觉得,那些古老的武侠传说,其实就是人类最原始、最浪漫的对科学探索的梦想。它鼓励我去思考,用科学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真的就能在现实中出现!
评分(读者五,哲学思考者的深度视角) 《武侠物理》一书,在我看来,远不止是对武侠世界与物理学之间联系的简单梳理,它更像是一次关于“认知边界”与“现实建构”的深刻探索。书中对于“武”的“理”的探寻,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是否也同样建立在一系列我们习以为常的“物理法则”之上?武侠世界中那些被赋予超常能力的个体,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对我们现有物理认知的某种“挑战”或“拓展”?作者通过对武功招式的物理学解读,实际上是在揭示我们如何通过观察、抽象和模型化来理解和塑造我们所处的“世界”。书中对“势能”、“动能”以及“力场”等概念的引入,不仅仅是对武学技艺的解释,更引发了我对于“存在”与“相互作用”本质的哲学思考。一个看似简单的“打斗”场景,在物理学的视角下,变成了无数粒子相互作用、能量不断转化的过程,这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宇宙万物的运行之道?这本书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模式,让我看到,即使是最具想象力的虚构,其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对自然规律的某种“暗合”或“戏拟”。它让我意识到,科学与想象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拓展我们对“可能”的边界。
评分(读者四,教育工作者的启发视角)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对科学科目兴趣的创新教学资源。《武侠物理》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它巧妙地运用了学生普遍熟悉和喜爱的武侠文化作为切入点,将那些在课堂上可能显得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赋予了生命力和吸引力。书中对“动量”、“能量守恒”、“力的分解与合成”等基本物理原理的讲解,都通过具体的武侠场景和招式来阐释,比如一掌击出时力量的传播,轻功腾空时的动量变化,或者兵器交锋时能量的转移。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物理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此外,书中还鼓励读者去思考“如果……会怎样?”,这种开放性的提问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推理。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架起一座桥梁,连接起学生的兴趣点和科学知识,为培养下一代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评分(读者一,热血少年视角) 初次翻开《武侠物理》,我以为会是一本硬邦邦的理论书,没想到,它却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书中的那些曾经在武侠小说里看得我热血沸腾的招式,那些传说中的轻功、剑法、掌力,竟然都能在物理学的原理下找到清晰的解释。想象一下,书中描绘的“浑圆力”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内功,而是牛顿定律的完美体现;“凌波微步”的飘逸,原来是空气动力学和惯性原理的巧妙结合;而那毁天灭地的“降龙十八掌”,其巨大的冲击力,也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来推算。作者简直是把我心中的武侠梦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亲身经历一场场武林对决,只不过这次,我们是用科学的目光去审视,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书中大量的图解和案例分析,让那些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我真的变成了一位身怀绝技的侠客,在用物理学武装自己的头脑。这种颠覆性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物理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也让我对武侠世界的想象更加丰富和真实。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武侠、又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评分(读者二,历史学者的严谨视角) 作为一个常年沉浸在历史文献中的学者,我对《武侠物理》最初的期待是,它能否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某些技术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然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此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作者并非简单地将现代物理概念“套用”于武侠设定,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看似夸张的武功描述背后,可能存在的、基于那个时代认知水平的、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观察与理解。书中对于“力”的分类,对于“速度”与“影响”的关联,以及对“能量”在不同作用方式下的表现的探讨,都让我看到了古代先贤们在日常生活和技击实践中,对物理规律的直观感知与提炼。它并非要证明武侠中的夸张是真实的,而是通过一种有趣的方式,去追溯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力量的过程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朴素的智慧火花。这种跨学科的解读方式,不仅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更引发了我对“科学萌芽”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它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审视古代文化中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元素,并试图在其中寻找到与自然法则的某种微妙联系。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去理解人类的认知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科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