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普及版)全四册 赠检索手册(中西兼容、今古合一的文化百科全书)
定价:129.00元
作者:〔清〕赵金寿/编; 〔清〕储星远/校; 〔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2011247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开明语文先驱 文化发蒙典范 与《澄衷蒙字课图说》比肩之书 一部更现代、更科学、更开明的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古今合一的“说文解字” 中西贯通的汉语鲜活字典 收录2733个经典汉字,868幅写实插图 特赠精心编录检索手册 存世孤本、抢救复原,精制修复、重见天日。 线装典藏版之后,诚意奉献平装普及版。 满足更多国学精粹爱好者需求。 图文并茂,装帧、品相、质感皆属上品。 1. 开明语文先驱,清末新式语文教育者,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2. 全书共收录2733个汉字,配有868幅插图,广涉天文地理、人世万象,详细解释每个字的字根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列举相关用法。 3. 沿用六宫格版式,单个词条、生僻字及复杂字均标注读音,好读易记。 4. 原版复刻并精心修复原书各类错谬,完整展现中国文化真本源。 5. 随书特赠检索手册(部首及拼音检字索引),方便阅读检索。
内容提要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是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的一套汉字教科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宝物、器皿、花鸟、动物、建筑、纺织、衣饰、姓氏、人事、兵器、算学、地理等类,共收录2733个汉字,以及868幅绘画配图,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采用“六宫格”,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注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分册简介
本套书为四册八卷本,*册包含卷一、卷二,第二册包含卷三、卷四,第三册为卷五、卷六,第四册为卷七、卷八。
*卷
收录天地日月、时辰历法、疆域舆图等方面共计213个汉字。
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胸怀凌云壮志。
第二卷
收录山川河岳、古建房舍、君臣名姓等方面共计380个汉字。
走近自然,知晓社稷,感悟千里河山。
第三卷
收录礼制人伦、珍宝器具、武备刑罚等方面共计410个汉字。
熟悉典制,修身齐家,兼济文武张弛。
第四卷
收录血脉筋骨、服饰纺织、装饰器具等方面共计317个汉字。
细究人体,装饰美化,传承人文记忆。
第五卷
收录格致数算、农事劳作、飞禽走兽等方面共计309个汉字。
师夷长技,范示群伦,掌握科技。
第六卷
收录花卉树木、瓜果蔬菜、鱼虾昆虫等方面共计309个汉字。
辨识花草,品尝果蔬,了解自然万物。
第七卷
收录疾病丧葬、言辞话语、人事物性等方面共计382个汉字。
嬉笑怒骂,自得其乐,勘破生老病死。
第八卷
收录日常生活、喜怒忧思、语气助词等方面共计413个汉字。
诚意正心,嘘寒问暖,通晓处世哲学。
目录
前言
凡例
总目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检索手册目录
使用说明
部首检字表
音序表
作者介绍
编者:赵金寿,字铸伯,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人,清明士绅,光绪十五年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任浙江孝丰县知县。倾心教育,并创办上海环地福书局。
校者:储丙鹑,字星远,原名储桂山,字馨远,号格致散人,清代江苏省扬州府泰州人,清代科学家,尤其在天文研究上很有造诣,曾任南洋公学国 文教员、斋务长,著有格致、求志、辩志、科学课艺及国文算学等教科书。
编字:李节斋,清末江浙地区书法名手,著有《新编笑话新谈》《增像征西后集薛家将全传》等书。
绘图:王淦生,清末江浙地区绘画名手,受聘于上海环地福书局。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最初吸引我的是“检索手册”的描述,尤其是“中西兼容、今古合一”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这套书非常有潜力。拿到手后,果然没有失望。这套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而且“普及版”的定位非常贴心,即便对某些领域完全不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它的“课图说”形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于一些古代概念的图文解读,能够一下子抓住核心,并且很容易理解。我之前在学习某些西方概念时,常常会与中国古代的相似思想进行对比,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能巧妙地将东西方的智慧进行融合,让我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而且,它的内容涉猎广泛,从自然科学到人文艺术,几乎涵盖了我想了解的大部分领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每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跨越时空的智慧集成。它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文化宝库的大门。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古籍概念,通过“课图说”的形式,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这种“图说”的呈现方式,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在探讨某些古代哲学思想时,书中配以精美的插图,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能更直观地把握其核心。更不用说那个“中西兼容、今古合一”的宏大愿景,在实际内容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没有刻意去强调某一文化或某一时代的优越性,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将不同文明的智慧融汇贯通,搭建起一座跨文化的交流桥梁。每一次阅读,都仿佛在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这种感觉着实令人着迷。它让我意识到,知识的海洋是如此广阔,而我们身处的文明,不过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评分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文化百科全书”的定位,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它所涵盖的知识领域之广,远超我的想象。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历史,从哲学艺术到民俗风情,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通过“课图说”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性与趣味性并存的风格。它既能保持学术的严谨,又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来吸引读者,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而“中西兼容、今古合一”的理念,更是让这套书脱颖而出,它打破了文化和时间的壁垒,将不同文明的智慧集于一体,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共通性与多样性。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让我能够以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世界。
评分这套书的“天”字,似乎预示着它无穷的知识含量和包容万象的胸怀。在实际阅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它以一种“百科全书”的姿态,将古往今来、中西方的各种知识巧妙地融汇在一起,而且“普及版”的定位让它更加易于接受。我尤其喜欢它那种“课图说”的讲解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插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原本可能遥不可及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一些古代的科技原理时,书中的插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其运作机制,让我豁然开朗。而“中西兼容、今古合一”的理念,更是贯穿始终,它不仅在知识内容上有所体现,更在思维方式上启迪了我,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它让我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无数智慧结晶的累积,而这套书,正是这种智慧的集合体。
评分这本书的“普及版”定位,确实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原本以为这种包含如此宏大主题的图书,定会晦涩难懂,如同天书一般。然而,当真正拿到手,并开始翻阅时,才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它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到了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插图和图表,将那些原本可能只存在于学术殿堂中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它对那些“冷门”知识点的讲解,往往能挖掘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赠送的“检索手册”更是锦上添花,它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无论是中西文的检索,还是古今的对应,都做得十分到位,大大提升了查找信息的效率。这套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引导我探索知识的奥秘,让我从一个对某些领域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能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求知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