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
定價:45.00元
售價:30.6元,便宜14.4元,摺扣68
作者:劉明彥
齣版社:中國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1787579
字數: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在介紹和評價新資本協議關於操作風險資本衡量規定的基礎上,結閤國際、國內操作風險理論研究和管理實踐,對操作風險的識彆、評估、衡量、監測和緩釋各個環節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分
析,對國際活躍銀行匯豐銀行和德意誌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實踐進行瞭介紹,並對中外操作風險損失案例進行瞭剖析,將為中國銀行業提升操作風險管理及操作風險監管提供藉鑒,同時可為學者研究銀行操作風險提供參考。
劉明彥,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金融學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金融學博士,先後在《讀書》、《銀行傢》、《經濟管理》、《經濟學傢茶座》、《中國城市經濟》、《中華工商時報》、《香港商報》等刊物發錶學術文章40餘篇,譯著一部,參加、省部級及大型企業課題十餘項,對資本市場、全球化、銀行風險管理和資本管理領域有深入的研究。
章 導論
1.1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演變
銀行無疑是金融市場中為舉足輕重的流動性創造機構,沒有銀行,儲蓄將難以實現投資、消費的轉換,經濟增長、社會福利改善都會麵臨挑戰。盡管美國擁有發達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頭上閃耀著市場主導型金融體係的光環,但米什金研究發現美國非金融機構外源資金中60%以上卻來自銀行貸款,至於銀行主導型金融體係的中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增長更是係於銀行的安危。雖然不能像弗裏德曼強調“隻有貨幣要緊”那樣得齣“隻有銀行重要”的結論,但銀行的重要性還是毋庸爭辯。
然而銀行提供流動性是以承擔風險為代價的,人們先意識到的是貸款人的違約風險——信用風險,之後隨著銀行投資活動日趨頻繁,特彆是復雜、高風險的金融衍生産品大行其道之後,投資盈虧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生死存亡,市場風險引起瞭銀行的警惕。銀行和監管當局本以為管理好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就可避免滅頂之災,但一名原本不為世界所知的交易員竟使百年金融老店巴林銀行頃刻破産的事實更正瞭他們的看法,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之外仍然存在一種不為人們所知、更具威脅的神秘風險,巴塞爾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將之稱為操作風險。
正如會計恒等式“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錶述的那樣,銀行資金來源可分為兩部分。
作為一名對銀行業務細節有著高度關注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在“流程優化”和“控製措施”的設計上,具有極高的實踐指導意義。作者在闡述各類風險的識彆方法時,並沒有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具體的業務流程中,比如存貸款業務、支付清算、客戶服務等。他詳細列舉瞭在這些流程中可能齣現的風險點,並提齣瞭非常有針對性的控製建議。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第三方風險管理”的部分,這在當前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尤為重要。銀行越來越依賴外部供應商和服務商,如何有效地管理這些閤作方帶來的潛在風險,書中給齣瞭非常係統化的解決方案,包括盡職調查、閤同條款設計、持續監控等。這種注重細節和可操作性的寫作風格,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對銀行的實際操作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我甚至開始在腦海中對照書中的內容,去審視我們銀行現有的流程,思考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本書就像一本“操作風險管理的工具箱”,裏麵裝滿瞭實用的方法和工具,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運用。
評分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它以一種係統化、條理化且極具前瞻性的方式,將“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這一復雜課題進行瞭清晰的闡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巧妙平衡。他既引用瞭國際上先進的風險管理理論和框架,又結閤瞭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提齣瞭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我關注瞭書中關於“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管”在操作風險管理中的相互作用的論述,這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完整的風險管理生態係統。作者強調瞭信息係統在操作風險管理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來提升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風險報告、數據分析以及關鍵風險指標(KRIs)的應用。這本書不僅是為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量身定做的,對於我這樣的普通員工來說,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幫助我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識彆和防範風險。它讓我更加堅定瞭一個信念: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酣暢淋灕”的。我並非科班齣身,但作者的敘述方式卻非常生動且易於理解。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操作風險管理的宏大框架。我尤其喜歡他對於“風險文化”的探討。以往我總覺得風險管理就是一套套製度和流程,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有效的風險管理,離不開全員的風險意識和積極的參與。作者通過一些生動的比喻和類比,闡釋瞭如何構建一種“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的氛圍。比如,他用“韆裏之堤,潰於蟻穴”來形容小疏忽可能釀成大禍,這讓我對日常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小環節都更加警惕。書中關於“內控”與“外控”相結閤的思想,也讓我耳目一新。它強調瞭內部控製的基石作用,但同時也指齣瞭外部監管和行業自律的重要性。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是什麼”,更提供瞭“為什麼”和“怎麼做”。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一步步地引領我走嚮成熟。
評分我最近剛結束一本關於“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書的閱讀,這本書的ISBN號是9787501787579。作為一名在銀行業工作多年的普通職員,我一直對如何有效識彆、評估、控製和監控銀行日常運營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風險感到好奇。這本書可以說是在我心中點燃瞭一把火,讓我對這個看似龐大卻又細緻入微的領域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彆被作者對於風險事件案例的深入剖析所吸引。那些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真實案例,不僅僅是枯燥的數據和理論的堆砌,而是充滿瞭教訓和啓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一個大型支付係統故障導緻巨額損失的案例,作者不僅分析瞭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更深挖瞭其背後的管理漏洞和流程缺陷。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銀行內部的操作流程,思考在哪些環節可能存在類似的脆弱點。此外,書中對不同類型的操作風險,如欺詐、係統故障、人員失誤、流程不當以及外部事件等,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和分類,這對於我這樣一綫操作人員來說,非常有幫助,能夠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工作中可能麵臨的各種潛在風險。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很多內容都可以直接應用於我們日常的工作指導,作為風險意識培訓的絕佳素材。
評分從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來看,這本書關於“戰略風險”與“操作風險”之間聯動性的分析,讓我對風險管理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操作風險隻是底層細節的執行問題,但作者通過豐富的案例和理論分析,清晰地展示瞭操作風險的失控如何可能動搖銀行的戰略目標,甚至危及整個銀行的生存。比如,一次重大的數據泄露事件,不僅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更會嚴重損害銀行的聲譽,導緻客戶流失,最終影響到銀行的長期發展戰略。書中對“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在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瞭詳細的講解,這讓我意識到,風險管理並非是被動響應,而更應該是一種前瞻性的、戰略性的活動。作者對於“閤規性風險”和“聲譽風險”與操作風險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的論述,也讓我深感贊同。這本書幫助我打破瞭固有的思維模式,將操作風險的管理提升到瞭戰略高度,這對於我理解和參與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啓示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