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
定價:69.00元
作者:芮曉武, 劉烈宏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97559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現代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特彆是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的發展,深刻地變革、甚至顛覆瞭許多傳統行業,金融業也不例外。近年來,金融業成為繼商業分銷、傳媒之後受互聯網影響*為深遠的領域,許多基於互聯網的金融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並對傳統金融業産生瞭深刻的影響和巨大的衝擊,“互聯網金融”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書從互聯網進入到發展現狀、風險、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地位與監管框架等方麵全麵剖析瞭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走勢等問題,具有前瞻性。
內容提要
本書是部全麵、係統和深入研究互聯網全融的年度發展報告,旨在深刻揭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內涵,跟蹤外互聯網金融發展*狀況,總結和提煉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預測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並重點關注互聯網金融發展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信息安全和監管,具有較強的學術前瞻性,可為金融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目錄
1 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 互聯網金融概念辨析
二 互聯網金融研究脈絡
三 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模式
2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
一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理論基礎
二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技術基礎
三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動力基礎
四 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市場機遇
3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國際比較
一 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二 歐洲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三 東亞國傢和地區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四 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特徵、一般規律和趨勢
4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情況
一 互聯網融資模式的發展情況
二 互聯網金融服務方式發展情況
三 傳統金融網絡化發展情況
5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風險分析
一 法律與製度風險
二 模式風險
三 安全風險
四 市場風險
五 其他風險
6 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
一 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問題
二 大數據安全風險
三 雲計算安全風險
四 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風險防範建議
7 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地位與監管框架
一 美國互聯網金融政策
二 歐盟互聯網金融立法及監管機製
三 日本互聯網金融監管
四 國際上電子貨幣監管的一般做法
8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簡要評價
一 總體評價
二 企業評價
三 信息安全評價
9 互聯網金融展望
一 大數據時代的現代金融
二 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
三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影響
四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思考
10 參考文獻
11 後記
作者介紹
男,漢族,1959年5月生,江蘇灌南人,1981年12月加入中國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學曆,研究員。2011年5月任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主要從事互聯網金融等方麵的研究。
文摘
序言
我拿起這本《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更多的是抱著一種探求真相的態度。2013年,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就像一夜之間冒齣來的熱氣球,吸引瞭無數目光,但其內核究竟是什麼,很多人並不清楚。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對這個行業基本運作模式的深度剖析。比如,對於當時蓬勃發展的P2P平颱,它們究竟是如何撮閤交易的?風險是如何定價和管理的?對於第三方支付,其背後的技術邏輯和商業模式又是什麼?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圖錶,更希望能看到一些能夠觸及本質的分析,理解這些創新是如何解決現實中的痛點,又給社會帶來瞭哪些具體的變化。同時,作為一個“藍皮書”,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相對權威和全麵的視角,不僅僅是描述現象,更能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並對當時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一個客觀而深入的評估。這本報告能否成為我理解那個關鍵年份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一扇窗口,是我最期待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仿佛置身於一場關於金融科技的“頭腦風暴”。2013年,正是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爆炸式增長的開端,各種新概念、新業態層齣不窮,讓人目不暇接。我特彆好奇的是,當時這些顛覆性的創新是如何誕生的?它們是如何剋服傳統金融的種種壁壘,找到落地的契機的?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分析諸如P2P網貸、第三方支付、眾籌等領域的早期發展案例,挖掘那些成功的模式和失敗的教訓?我希望能讀到一些具體的故事,感受到創業者們的激情與智慧,以及他們在探索中遇到的睏難和抉擇。同時,作為一本“發展報告”,我相信它不會僅僅停留在“是什麼”,更會去探討“為什麼”。是什麼樣的社會需求、技術進步、政策環境,共同促成瞭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它對普通人的生活産生瞭哪些具體的影響?又對中國的金融體係帶來瞭怎樣的衝擊?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充滿期待,希望能從中找到理解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綫索,並對當時的中國金融市場形成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認知。
評分翻開這本《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仿佛一腳踏入瞭中國互聯網金融這片熱土的黎明時分。2013年,這個詞語本身就帶著一種蓬勃的朝氣與無限的可能。我懷揣著對這個新興領域的強烈好奇心,希望能夠一窺究竟。從讀者角度而言,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是能夠清晰地描繪齣當時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脈絡,不僅僅是羅列數據,更要深入淺齣地解析其背後的邏輯和驅動力。我期待能夠瞭解到,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創新力量在悄然改變著中國的金融格局,又有哪些重要的參與者,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如何運作的,又麵臨著怎樣的挑戰與機遇。特彆是對於“藍皮書”這個詞,我理解它意味著一種權威性和深度,所以這本書的分析應該是有數據支撐的,理論框架也應該是紮實的,能夠幫助我理解這個行業的本質,而非停留在錶麵的現象。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洞察,雖然是2013年的報告,但能否勾勒齣未來發展的一些潛在方嚮,甚至是一些至今仍有藉鑒意義的經驗教訓,這都是我所期待的。讀一本報告,我希望能獲得的是知識的啓迪,是視野的拓展,更是對中國經濟轉型和技術進步的一次深刻理解。
評分作為一名對科技與經濟交叉領域充滿興趣的讀者,2013年的《互聯網金融藍皮書》對我來說,就像一份寶貴的曆史文獻,記錄瞭一個偉大變革的開端。我特彆好奇,在那個人們還對“互聯網金融”這個詞有些陌生的時候,究竟是誰在引領這場變革?這本書會詳細介紹當時那些先行者嗎?比如,那些如今已是巨頭的公司,在2013年時又是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他們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我渴望瞭解他們是如何將互聯網的技術與金融的服務完美結閤,又是如何通過創新來顛覆傳統的金融模式。此外,我一直對政策和監管對新興産業的影響很感興趣,所以,書中對當時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環境和政策導嚮的分析,會是我的一個關注重點。政府的態度如何,是否支持,有沒有齣颱相關的法規,這些都直接關係到行業的健康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答,並幫助我理解,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經濟環境下,互聯網金融是如何在機遇與挑戰中摸索前行的。
評分坦白說,我拿起這本《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時,內心是抱著一種學習者的姿態,渴望能夠深入理解這個當時如火如荼的領域。2013年,互聯網金融在中國還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概念,很多模式都處於探索和試水階段。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對當時主流互聯網金融業態的詳細解讀,比如,那些支付工具是如何一步步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又比如,P2P網貸平颱是如何運作,風險控製又是如何考量的。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宏觀的趨勢分析,更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甚至是一些微觀層麵的數據呈現,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這個行業的活力與挑戰。同時,作為一本“藍皮書”,我理解它應該具備一定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所以,書中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監管政策以及對經濟社會可能産生的長遠影響的探討,是我非常看重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厘清概念,理解其中的邏輯,並對當時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環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為我後續的觀察和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