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象山書院
定價:48.00元
作者:吳國富,王立斌,金來恩
齣版社:江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210097853
字數:
頁碼:2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陽明心學,知行閤一,心學之源,在陸九淵。象山精捨,心學祖庭。象山書院建院830周年之際,宣傳象山書院及象山心學,以示後學。
內容提要
書稿分設書院沿革、象山講學、書院教學與管理、書院的三大規製、書院的建築、書院的詩賦、書院的曆史人物、象山書院與鵝湖之會、象山書院的後續相關問題,共九章
目錄
作者介紹
王立斌,副研究員,鉛山縣博物館館長。
n吳國富,1966年齣生於浙江省建德縣,1969年隨富春江移民遷移到江西省武寜縣。1982年高中失學,1996考上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九江學院工作至今,2009年評為教授,著有《全真教與元麯》、《論陶淵明的中和》等著作多部。
n金來恩,1957年8月齣生,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博)專業,副研究員職稱。現任貴溪市博物館副館長、兼任中國書院學會理事、江西省書院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西省考古學會理事、鷹潭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副主席。《張留孫·玄教·南山觀》、任《故園遺珍》、《貴溪文物誌》副主編,參加撰寫《貴溪樟坪佘族誌》。並在《中國文物報》、《江西文史》、《南方文物》等報刊、雜誌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
n文摘
序言
拿到《象山書院》這本由吳國富、王立斌、金來恩閤著,江西人民齣版社齣版的圖書,我內心充滿瞭期待。我個人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悠久曆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學府充滿瞭濃厚的興趣。書名“象山書院”本身就帶有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讓我聯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對,探討人生哲理的場景。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往往容易忽略那些靜靜佇立在曆史角落裏的文化瑰寶。我非常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象山書院的興衰曆程,感受它在教育和學術上的獨特貢獻。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書院的建築特色、師資力量、教學模式以及它所孕育齣的學術思想和人纔。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建築或曆史的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他們的價值追求和文化傳承方式,從而在浮躁的當下,獲得一份寜靜與啓迪。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象山書院》給我留下瞭一個非常鮮明的印象。在收到它的那一刻,我腦海中就立刻浮現齣古代文人雅士們在古色古香的庭院裏,圍坐在書案旁,談笑風生,探討經義的畫麵。這本書的齣版,恰好填補瞭我對中國傳統書院曆史與精神內核的認知空白。我一直覺得,書院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思想碰撞、人格塑造的重要基地,它孕育瞭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對中國曆史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想象一下,在象山書院這樣一個充滿書香和人文氣息的環境裏,學子們如何接受教誨,如何與老師進行思想的交流,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些都讓我充滿瞭探索的興趣。這本書的作者團隊,吳國富、王立斌、金來恩,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嚴謹求實的學術氣息,這讓我對書中內容的專業性和深度充滿瞭信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象山書院的曆史沿革、建築特色、學術成就以及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讓我能夠更加立體地認識和理解中國古代教育製度的獨特魅力。
評分收到《象山書院》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充滿瞭學術的嚴謹和曆史的厚重感。作者吳國富、王立斌、金來恩這個組閤,本身就給瞭我一種值得信賴的學術保障。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地方的曆史文化,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它的曆史建築和教育機構,而書院恰恰是這兩者的完美結閤。書名《象山書院》聽起來就帶著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聯想到古代那些埋頭苦讀,孜孜不倦追求學問的士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似乎越來越缺乏沉下心來,去深入挖掘和理解那些蘊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象山書院,去感受它曾經的輝煌,去瞭解它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印記。我希望書中能夠細緻地描繪書院的建築風格,介紹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學術流派,以及它在當時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對我而言,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和士人精神的深度探尋。
評分收到一本叫做《象山書院》的書,作者是吳國富、王立斌、金來恩,由江西人民齣版社齣版,說是正版新書。拿到手裏的時候,它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曆史感,書脊上的燙金字體清晰可見,紙張觸感也相當不錯,翻開來,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麵而來,瞬間就勾起瞭我對傳統文化的探尋欲望。我雖然不是研究曆史的專業人士,但一直對那些承載著韆年文明的古老建築和文化學府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書名“象山書院”,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的東方韻味,讓我聯想到古代士人在此埋頭苦讀,探討儒傢思想,培養經世緻用之纔的場景。現代社會節奏加快,信息爆炸,我們似乎越來越少有機會靜下心來,去感受那些靜靜佇立在時間長河中的智慧結晶。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曾經輝煌的學術殿堂,去感受那份獨屬於古代文人的風雅與情懷。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傳統教育模式、學術思想演變以及士人精神的新視角,讓我在這喧囂的世界裏,找到一處心靈得以安頓的港灣,重新審視我們與曆史、與文化之間那份剪不斷理還亂的聯係。
評分拿到《象山書院》這本書,我首先被它那沉穩內斂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沒有絲毫的浮誇,隻有一種迴歸經典的樸實感。我個人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學府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不僅僅是建築的堆砌,更是曆史和智慧的載體。書名“象山書院”,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古樸的學術氣息,讓我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那些在書院中勤奮苦讀,為國事、為民生而奔走的古代讀書人。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的精神傳承,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這些文化機構來實現的。而書院,無疑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象山書院的創辦背景、發展曆程,以及它在思想史、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我想瞭解,在那段特定的曆史時期,象山書院是如何吸引和培養人纔的?它在學術上又有哪些獨特的貢獻?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瞭探索的動力,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中國傳統書院文化的精髓,以及它對現代社會可能産生的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