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磁兼容標準匯編 廣播、電視産品類捲(第二版)
定價:72.00元
售價:49.0元,便宜23.0元,摺扣68
作者:中國標準齣版社第四編輯室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066469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磁兼容(EMC)是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包括信息、電工、電子、通信、材料、結構等學科的邊緣學科;也是一門研究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頻率資源條件下,各種電工、電子設備或係統在同一電磁環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緻引起性能降低的應用科學技術。
在我國,電磁兼容問題已廣泛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關注,電磁兼容認證工作已開展多年,電磁兼容國傢標準已發布一百多項,涉及電工、電子、電力、通信、信息技術、廣播電視、車輛等多個領域。這些標準為我國各行業的電磁兼容標準化工作提供瞭重要的技術依據,並有
力地促進瞭電磁兼容事業的發展。為滿足廣大電磁兼容技術人員的要求,2002年,我們組織選編瞭《電磁兼容標準匯編》,將這些電磁兼容標準分捲結集齣版,以方便廣大讀者使用。此套匯編齣版的宗旨是以市場和企業的需要為導嚮,推動我國EMC認證工作的進行並有助於推動我國EMC標準和國際EMc標準的接軌。
目錄
GB/T 9383——999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
GB 13836——2000 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係統第2部分:設備的電磁兼容(附修改單)
GB 13837——2003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無綫電騷擾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
GB 6787——1997 30 MHz~1 GHz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係統輻射測量方法和限值
GB 16788——1997 30 MHz~1 GHz聲音和電視信號電纜分配係統抗擾度測量方法和限值
GB 18655——2002用於保護車載接收機的無綫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Z 19871——2005數字電視廣播接收機電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測量方法
GB/T 19954.1——2005 電磁兼容 專業用途的音頻、視頻、音視頻和娛樂場所燈光控製設備的産品類標準部分:發射
GB/T 1 9954.2—2005 電磁兼容 專業用途的音頻、視頻、音視頻和娛樂場所燈光控製設備的産品類標準第2部分:抗擾度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部《電磁兼容標準匯編:廣播、電視産品類捲(第二版)》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在視聽設備領域摸爬滾打的工程師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首先,我要提一下它的編排邏輯。不同於以往那些把標準生硬堆砌在一起的參考書,這本書在結構設計上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它不像工具書那樣冷冰冰地羅列條文,而是更像一本經過梳理的知識地圖。比如,它清晰地將針對不同類型廣播電視設備(從傳統的模擬信號接收器到新興的數字高清設備)的EMC要求進行瞭區塊劃分,讓你能夠迅速定位到自己手頭項目所需的具體標準和測試方法。這一點對於項目周期緊張的時候尤其重要,省去瞭大量在海量文件中篩選的時間。而且,我注意到第二版相對於第一版,在對最新國際標準和國內強製性標準接軌的深度上有顯著提升,特彆是涉及到物聯網和智能傢居背景下的視聽産品互聯互通時的兼容性要求,這部分內容在老版本中是相對模糊的,新版給齣瞭更明確的指導框架,讓人感覺專業性和前瞻性都上瞭一個颱階。它更像是行業規範的精煉指南,而不是簡單的標準原文復印件,這對於提升設計初期的閤規性意識非常有幫助。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時,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那些“灰色地帶”的闡述。電磁兼容設計,尤其是針對消費電子這種對成本和體積極為敏感的領域,很多時候標準條文本身是死的,但實際應用中總會遇到模棱兩可的測試邊界。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在引用標準條款的同時,往往會附帶一些行業內對這些條款的“慣例解讀”或“工程實踐建議”。比如,在討論傳導騷擾測試中,特定頻率點上的峰值抑製問題,書中不隻是簡單地引用瞭限值麯綫,而是對某些常見的濾波電路拓撲在應對這些限值時可能遇到的陷阱做瞭側麵印證。這感覺就像是經驗豐富的前輩在旁邊給你“畫重點”和“排雷”。這種深度的解析,是單純閱讀官方標準文本所無法獲得的。它讓你明白,標準的“字麵意思”和“實際操作要求”之間往往存在的微妙差彆,極大地提高瞭首次通過測試的概率,對於研發部門來說,這直接關係到産品上市的速度和成本控製。
評分從裝幀和齣版質量上看,第二版也展現瞭齣版社對專業用戶的尊重。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保證瞭在實驗室環境下反復翻閱和標注時,不會因為字跡模糊或紙張損壞而影響閱讀體驗。特彆是那些大量的錶格和圖示,包括不同頻率範圍內的耦閤路徑示意圖、標準測試場地布局圖等,都保持瞭極高的分辨率和準確性。這對於需要精確記錄測試波形和對比極限值的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部匯編超越瞭簡單信息堆砌的範疇,它更像是一個經過行業沉澱和專傢打磨的實用工具,它有效彌閤瞭理論知識與復雜工程實踐之間的鴻溝,是廣播電視電子産品研發人員工作颱上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個人技術棧的鞏固起到瞭意想不到的輔助作用。我一直覺得,EMC問題本質上是物理層麵的耦閤和輻射控製,這本書在介紹具體標準時,雖然側重於“如何通過測試”,但在每一個關鍵測試項目(比如靜電放電的接觸/空氣放電區彆、射頻場的抗擾度校準等)的背景介紹中,都非常紮實地迴顧瞭其背後的電磁理論依據。這種“知其所以然”的敘述方式,讓那些原本感覺像是隨機數字的測試級彆和接觸時間要求,變得邏輯自洽起來。它不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教材,但它以一種非常實用的方式,將復雜的電磁理論“翻譯”成瞭可執行的工程規範。這種結閤,尤其適閤那些從純硬件設計轉嚮EMC/EMI全流程控製的工程師。它幫助我們搭建瞭一個從基礎物理現象到具體標準參數的完整認知鏈路,確保我們在做設計決策時,不僅僅是“照貓畫虎”,而是真正理解為什麼需要那樣設計。
評分這本書在工具書的範疇內,做到瞭極佳的易用性和檢索效率。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快速核對不同國傢或地區針對同一類産品(比如衛星接收機或地麵數字電視設備)的具體要求是否存在細微差異。這本書的索引係統和附錄部分做得非常人性化。我尤其欣賞它在不同標準間的交叉引用機製。例如,當你在查看某個關於係統級安全要求的章節時,它會明確指齣相關的零部件級EMC標準的對應章節號。這種“網狀結構”的呈現,極大地縮短瞭我們在麵對多層級、多法規體係時的認知負擔。它不再是一個綫性的閱讀材料,而更像是一個高效率的查詢數據庫,隻不過這個數據庫是用結構清晰的文字和圖錶來組織的。對於需要同時麵嚮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進行産品認證的團隊而言,這種清晰的對比和整閤,是節省大量閤規成本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