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小巧玲瓏的手鞠雜貨
定價:39.80元
作者:寺島綾子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80409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小巧玲瓏的手鞠雜貨》
·寺島綾子將極附個人色彩的現代感設計注入傳統的手鞠文化,手鞠球不再單獨作為工藝品呈現,多種用途的開發也成為一大亮點。
·簡化瞭繁瑣的傳統工藝,以棉花代替稻殼作為填充物使用,製作方法也更為精簡。
內容提要
《小巧玲瓏的手鞠雜貨》
掛上綫,咕嚕咕嚕轉起來~
介紹小小手鞠的製作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和道具,製作方法也超簡單。隻是將簡單的花樣重復編織,就能得到令人驚嘆的美麗成品。 成品雜貨可以作為飾品也可以作為時尚小物。
科普:手鞠(Temari)是在日本民間流傳韆年的一種藝術,常常作為人們交往中互贈並代錶歡樂與幸福的禮品,它起源於中國的蹴鞠,於公元7世紀傳入日本。
手鞠球作為集刺綉、編織、構圖為一身的高級手工藝品,雖然一度被國人們遺忘,但是隨著近幾年傳統手工藝市場的火爆,這種錶麵精緻、刺綉復雜的綫球又重新迴歸到我們的視綫內,甚至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
目錄
序 2重瓣菊 9 / 50觀世八重菊 8 / 55桃花·桔梗 11 / 58水仙 13 / 62山茶花 15 / 66十字紡錘 17 / 70接菱 18 / 73紅竹白鶴 19 / 76疊套四邊形 21 / 80一韆零一夜和服腰帶飾品 24 / 83小花項鏈墜耳環 26 / 85野花結繩項鏈 28 / 87雅痞帽針 31 / 89花束發圈 33 / 90星空披肩 35 / 92彩虹牆壁掛飾 37 / 94製作方法材料 41製作基礎 8等分分球 43應用 8等分組閤分球 47雜貨的製作基礎 將手鞠穿在配件上 95雜貨的製作基礎 使手鞠與其他配件相連 95
作者介紹
寺島綾子自幼喜愛做針綫活,親手縫製過各式各樣的物品,比如毛絨玩具,或是帶有刺綉的布製小物等,在這一過程中她邂逅瞭加賀手鞠及加賀頂針。後來曾師從於小手鞠協會的小齣孝子老師及加賀頂針協會的大西由紀子老師。現在一邊在各地舉辦手鞠及頂針的講座,一邊開辦活動、進行作品的製作及銷售等。br.inuinunuinui.cocolog-nifty./ayakumapu/
文摘
序言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純粹的手工製作教程,沒想到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美學生活”的百科全書。書名中的“小巧玲瓏”和“雜貨”已經暗示瞭其風格,但實際閱讀起來,驚喜遠不止於此。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製作方法,而是將每一個作品都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生活背景下進行講述。比如,書中介紹製作某個小飾品時,會聯係到它在特定季節或節日的使用場景,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習俗。這種“情境式”的敘述方式,讓作品本身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讓讀者對這些小物件産生瞭更深的共鳴。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舊物改造”的理念。她鼓勵讀者不要輕易丟棄那些看似無用的物品,而是發掘它們的潛力,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這種環保和可持續的生活態度,與當下社會倡導的理念不謀而閤。書中那些充滿巧思的改造案例,讓我大開眼界,也激發瞭我嘗試動手的欲望。此外,作者在書中還穿插瞭不少關於色彩搭配、材質選擇、空間布局等方麵的建議,這些看似零散的知識點,卻共同構成瞭一個完整的“美好生活”框架。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精緻生活,並非需要昂貴的物品,而是源於對生活細節的用心和創造力。這本書像是一扇窗,讓我看到瞭生活更多可能性,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纔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溫度和色彩。
評分這是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另類解讀。它沒有宏大的理論,也沒有深奧的哲思,但卻用最樸實的方式,觸及瞭生活最本質的部分。作者似乎有一種天賦,能夠將那些最尋常不過的事物,賦予一種彆樣的光彩。書名中的“小巧玲瓏”恰如其分地形容瞭書中所呈現的內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在作者的筆下,都變成瞭一個個充滿故事的載體。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物”與“情”之間關係的闡述。她認為,每一個物品背後,都承載著一段記憶,一種情感。例如,一件舊物,它可能記錄著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或者一段深厚的友誼。通過對這些“雜貨”的描繪,作者勾勒齣瞭一種溫情脈脈的生活圖景。書中還提到瞭不少關於“時間”的思考,它並非是綫性的前進,而是一種循環往復,一種輪迴。作者鼓勵讀者去感受時間的痕跡,去體會季節的更迭,去珍惜每一個當下。這種對時間的態度,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它不是要我抓緊時間,而是要我放慢腳步,去品味時間的味道。這本書讓我明白,生活的美好,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如何去感受,去體驗。它讓我重新認識瞭“傢”的意義,不僅僅是居住的空間,更是情感的港灣,是生活點滴匯聚的寶藏。
評分一本關於生活美學的書,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日常中的點滴美好。它不是那種教你如何“成為更好的人”的勵誌雞湯,也不是一本充斥著人生大道理的工具書。相反,它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午後的陽光下,娓娓道來關於如何發現和創造生活中的驚喜。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小物件”的價值,不僅僅是物品本身,更是它們承載的情感和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聞到瞭淡淡的香草味,看到瞭窗邊灑落的金色光斑,聽到瞭輕柔的背景音樂。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平凡的瞬間放大,讓讀者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詩意和溫情。我尤其喜歡作者對“儀式感”的解讀,它不是刻意的擺譜,而是對自己、對生活的一種尊重和珍視。比如,即使是一杯簡單的茶,用一套精緻的茶具,配上一首舒緩的音樂,就能瞬間將平淡的時光變得不一樣。這種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也讓我開始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加入一些這樣的小驚喜。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幸福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微之處,等待我們去發現,去用心經營。它讓我明白,生活的美好,很多時候取決於我們看待它的角度,以及我們願意為之付齣的那份心思。
評分坦白說,剛拿到這本書時,我對“滿58包郵”這個標簽有些抵觸,總覺得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商業宣傳。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發現自己錯瞭。這本書所傳達的,是一種與商業營銷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它所描繪的生活,是那種不追求物質極大滿足,而是注重精神富足的狀態。作者通過描繪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確幸”,例如一次偶然的發現,一次精心準備的禮物,一次與朋友的溫馨聚會,來展現生活的魅力。書中大量提及瞭“手作”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製造物品,更是與自己對話,與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我尤其喜歡作者關於“物盡其用”的探討,她不是倡導極簡主義,而是強調對物品的尊重和珍視。例如,一件用瞭很久的舊衣服,在經過一番巧思改造後,依然可以煥發齣新的光彩。這種對物品的態度,也摺射齣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不浪費,不拋棄,而是充滿愛意地去對待一切。書中的語言風格樸實而溫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充滿瞭生活的智慧。它讓我意識到,幸福並非來源於外部的物質條件,而是內心的感受。通過這本書,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也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尋找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並且用心去嗬護它們。
評分這是一本關於“慢生活”的哲學散文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總是被各種信息和任務裹挾著前進,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喘口氣,審視自己的內心。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這樣的契機。作者以一種近乎冥想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感受時間流淌的痕跡,去體會事物最本真的狀態。書中很多篇章都圍繞著“手作”這個主題展開,但它並非單純地介紹手工技藝,而是通過手作的過程,去探討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的聯係。我讀到關於作者親手製作布偶的片段,那些細緻的縫紉、精心的配色,都飽含著一份耐心和愛意。她不是為瞭完成一個作品,而是享受整個創造的過程。這種“慢下來”的生活態度,讓我聯想到兒時那種專注於一件事情的純粹。書中也提到瞭很多關於“整理”的智慧,它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清理,更是心靈的梳理。當我們將雜物歸置整齊,心情也會隨之變得清爽。作者強調,真正的“擁有”並非占有,而是理解和善待。這本書並非要讀者立刻改變生活方式,它更像是一劑溫柔的提醒,讓我們在忙碌之餘,能夠偶爾放慢腳步,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生活最純粹的喜悅。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心也跟著慢瞭下來,開始更加關注那些被我忽視的、細微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