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學名句故事繪-《圍爐夜話》名句
定價:15.00元
售價:10.2元,便宜4.8元,摺扣68
作者:孫迅
齣版社:天地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455106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8開
商品重量:0.4kg
《圍爐夜話名句(國學名句故事繪)》由孫迅編譯,為文史普及讀物。原著是一部人生隨筆,全書從原著故事中精選瞭名句66則,並逐條釋義、明理,再配以暗閤名句意蘊的曆史典故、逸聞趣事、古畫碑帖。這些故事闡釋瞭“立德、立功、立言、立業”的人生要義。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適閤作職業人士提升個人修養的國學讀本,也適閤作學生的晨讀課本。
《圍爐夜話》是清人王永彬撰寫的一部人生隨筆。它與明人洪應明的《菜根譚》、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被後世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此次,《圍爐夜話》被收入《圍爐夜話名句(國學名句故事繪)》中。編者孫迅精選瞭六十五則名句,分為傢教、修身、、處世、立誌、治學等六篇,逐則釋義、析理,再配以暗閤名句意蘊的曆史典故、逸聞趣事、古畫碑帖,供讀者閱讀、賞析。
《圍爐夜話名句(國學名句故事繪)》適閤大眾閱讀。
傢教篇
教子弟於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於平日,不可無
憂勤惕厲功夫。
父兄有善行,子弟學之或不肖。父兄有惡行,子弟學之則無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無庸徒事言辭也。
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
賢而多財,則損其誌;愚昧而多財,則益其過。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修身篇
齊傢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讀書在明理,識見不可不高。
無論做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
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
不與人爭得失,唯求己有知能。
意趣清高,利祿不能動也;誌量遠大,富貴不能淫也。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
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自傢富貴,不著意裏;人傢富貴,不著眼裏。此是何等胸襟!
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抱皆春風和氣;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但患我不肯濟人,休患我不能濟人;須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多記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閑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規箴。
知過能改,便是聖人之徒;惡惡太嚴,終為君子之病。
粗糲能甘,必是有為之士;紛華不染,方稱傑齣之人。
名利之不宜得者競得之,福終為禍;睏窮之難耐者能耐之,苦定迴甘。
貧賤非辱,貧賤而諂求於人者為辱;富貴非榮,富貴而利濟於世者為榮。
在世無過百年,總要作好人、存好心,留個後代榜樣;謀生各有恒業,那得管閑事、說閑話,荒我正經工夫。
有生資,不加學力,氣質究難化也;慎大德,不矜細行,形跡終可疑也。
圖功未晚,亡羊尚可補牢;浮慕無成,羨魚何如結網。
浪子迴頭,仍不慚為君子;貴人失足,便貽笑於庸人。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貴乃煙雲幻形。‘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遠,雲飛而不礙空。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篇
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交朋友增體麵,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何者為益友?凡事肯規我之過者是也。何者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處世篇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處事有何定憑?但求此心過得去;立業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
求個良心管我,留些餘地處人。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心能辨是非,處事方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汙。
處世以忠厚人為法,傳傢得勤儉意便佳。
為善之端無盡,隻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窮,
隻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自奉必減幾分方好,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錢能福人,亦能禍人,有錢者不可不知;藥能生人,亦能,用藥者不可不慎。
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則吉凶可鑒也;不蹶於山,而蹶於垤,則細微宜防也。
人雖無艱難之時,卻不可忘艱難之境;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體力行,方能有濟;凡事不可執於己,
必廣思集益,乃罔後艱。
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事未可遽行,必問諸心。
見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謀公事。
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
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
立誌篇
誌不可不高,誌不高,則同流閤汙,無足有為矣;心不可太大,
心太大,則捨近圖遠,難期有成矣。
成大事功,全仗著秤心鬥膽;有真氣節,纔算得鐵麵銅頭。
人生境遇無常,須自謀吃飯之本領;人生光陰易逝,要早定成器之日期。
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德乃為賤。
治學篇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是讀書兩句真訣。
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
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業之不進,總為一
“懶”字丟不開。
貧無可奈唯求儉,拙亦何妨隻要勤。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
為學不外“靜”“敬”二字,教人先去“驕”“惰”二字。
講大經綸,隻是實實落落;有真學問,決不怪怪奇奇。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
矮闆凳,且坐著;好光陰,莫錯過。
天地無窮期,生命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貴有定數,
學問則無定數,求一分便得一分。
看書須放開眼孔,做人要立定腳根。
拿到這本書後,我最先關注的是它的裝幀和紙張質量,畢竟這是閱讀體驗的基礎。我更偏愛那種略帶粗糲感、能夠傳遞齣古籍厚重感的紙張,而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現代印刷品。這本書的內容排版想必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既要保證文字的清晰易讀,又不能顯得過於擁擠。我尤其期待它在講解名句時所采用的敘事方式。是采用現代白話文的解釋,還是盡量保持古文的原汁原味,輔以詳盡的批注?我個人傾嚮於後者,因為隻有這樣,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原句的韻味和力量。如果每一則名句都能附帶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說明它是在何種情境下被創造齣來的,那就太棒瞭。這種“故事化”的解讀方式,遠比乾巴巴的定義要來得生動和深刻,能幫助讀者真正“進入”到那個曆史場景中去。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範圍一定非常廣闊,我猜想它收錄的不僅僅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大路貨”,而是囊括瞭從先秦諸子到唐宋詩詞,再到明清小說的精品。真正有價值的國學名句,往往是跨越瞭時間的長河,依然能切中時弊的。我希望作者在挑選這些句子時,能夠體現齣一種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鑒賞力,而不是簡單地堆砌。更重要的是,我關注“繪”這個字在書名中的體現。如果這些故事是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呈現的,那麼畫風的選擇就至關重要瞭。是工筆的細膩,還是寫意的灑脫?不同的畫風會賦予同一句名言截然不同的情感色彩。我希望這些插圖不僅僅是裝飾,而是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用視覺語言來強化文字所要傳達的精神內核,讓讀者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領悟瞭哲理。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古典韻味,讓人立刻聯想到那個圍爐夜話的溫馨場景,仿佛能聞到木柴燃燒的劈啪聲和熱茶的香氣。我本來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流傳韆古的經典名句,總覺得它們是先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一定非常講究,或許采用瞭素雅的水墨風格,配上一些古樸的字體,讓人一看就有想要翻開閱讀的衝動。我期待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名句,而是能深入挖掘每一句背後的曆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它在特定時代下的意義。如果能配上精美的插畫,那簡直是錦上添花,能讓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更容易被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所接受和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閑暇時的良伴,讓我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與古人的智慧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
評分說實話,如今市麵上關於國學的書籍汗牛充棟,想要從中脫穎而齣,必須有其獨到的“絕活”。對於這本《圍爐夜話》名句的解讀,我非常好奇它如何處理那些可能存在多種解釋的經典語句。是采用一傢之言,還是兼聽則明,列齣不同的學術觀點?我更欣賞那種鼓勵讀者獨立思考的引導方式,而不是直接給齣唯一的“標準答案”。這種書應該是啓發性的工具,而不是填鴨式的教材。如果它能在某些名句的現代應用上,提供一些新穎且富有洞察力的見解,那就更讓人驚喜瞭。例如,某句古老的處世哲學,在今天的職場競爭中如何巧妙地體現齣來?這種古今對話,是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關鍵所在。我希望能從中汲取力量,提升自己應對復雜世界的智慧。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受和預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它所營造的“氛圍”上。一個優秀的文化普及讀物,應該像一位溫和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位嚴厲的老師。它應該讓人感到親切、舒服,願意主動親近。我期待它在語言上是雅而不晦,即保留瞭典雅的書捲氣,又避免瞭過度生僻的詞匯,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傳統文化的讀者,也能毫無障礙地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本書若能成功地將那些被束之高閣的經典名句,以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方式重新呈現在大眾麵前,那麼它的價值就無可替代瞭。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座精神的暖爐,在寒冷的日子裏,為閱讀者帶來思想的火光和心靈的慰藉,讓人在沉靜中體會到文化傳承的厚重與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