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 体育/运动 书籍 |
| 作者: | 高嵘 屈国锋 |
| 定价: | 88.0 |
| 出版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ISBN: | 9787511549716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2017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体育学科100周年,体育与运动学院成立15周年的一年。值此双重喜庆之际,编写组在体育与运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九十年发展史》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百年史》的编写,这是对百年学科的一份献礼。 本书通过历史篇、人物风采篇和附录三个部分,从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面客观而忠实地记录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不仅是对体育学科一百年发展历程的一个简单回顾,更是希望能够借此以史为鉴,激励体育学科师生继续努力奋斗、严谨治学,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和“守正创新、坚卓致远”的院训,在教学、训练、科研和运动竞技等方面皆更上层楼,再创辉煌。 一部北师大体育史,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史,甚至是中国近现代体育史的缩影。它集中体现了国人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拼搏、在绝望中坚守、在黑暗中探索、在顺境中创新的伟大精神,激励着历代师大人不忘初心、践行理想,为祖国伟大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不畏困难、顽强拼搏。 |
| 目录 | |
目 录 章 萌芽初创(1902—1922)… …………………………………… 1 第二章 奠基领航(1923—1937)… …………………………………… 30 第三章 砥砺前行(1937—1949)… …………………………………… 76 第四章 凤凰涅槃(1949—1976)… …………………………………… 94 第五章 继往开来(1976-2001)… ………………………………… 131 第六章 创新发展(2002年至今)… ………………………………… 146 教 师… ……………………………………………………………… 187 毕业生… ……………………………………………………………… 218 附 录… ……………………………………………………………… 244 后 记… ……………………………………………………………… 364 |
| 编辑 | |
十世纪初,正当现代体育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体育师资缺乏、急需体育人才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于1917年应运而生。作为开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先河的学府,其体育专修科建立伊始,便历史性地担当起引导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重任。 在北师大体育系初创时期,体育系充分利用地处古都文化名城、依托北师大综合院校的有利条件,汇集国内外学者,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教,将西方体育的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奋发图强,严谨治学,培育英才,努力传播和普及现代体育运动。经过艰苦的十余年奋斗,北师大体育系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在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体育学术思想和运动竞技等多方面带动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如今,北师大体育系已经走过了一百年历程,开拓和见证了中国体育运动的振兴发展之路,为中国体育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这本书封面设计就很有历史感,泛黄的纸张质感,搭配上“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的字样,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年代。我一直对中国体育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高等体育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北师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其体育学科的发展轨迹无疑是中国体育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缩影。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梳理北师大体育学科自创建以来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比如不同时期体育教学的重点、教练员的培养模式、运动科研的突破等等。我还想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变革对北师大体育学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学科是如何应对和调整的。比如,在国家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年代,北师大体育学科是如何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在改革开放之后,学科又如何吸纳国际先进的体育理念和方法?这些历史的纵深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同时,书中如果能穿插一些老照片、老文献的影印件,那就更好了,这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仿佛能亲眼见到当年的场景,听到那个时代的呐喊。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中国体育精神的传承和演变脉络,以及北师大体育学科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百年”这个词特别有感觉。它代表着一段漫长而厚重的岁月。《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这本书,让我对体育不仅仅局限于竞技比赛,更能看到它背后的人文积淀和历史传承。我希望这本书能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描绘北师大体育学科如何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大背景下孕育、成长和壮大。比如,它在国家民族危亡时期,是如何承担起普及体育、强健国民的责任的?在和平建设时期,又如何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培养人才、贡献力量?我更希望书中能展现一些在时代洪流中,那些普通体育教育者们的故事,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付出,以及他们对体育事业的热爱。这本书不应该只是一堆冰冷的史实,更应该是有温度的叙事,能够触动人心。我期待它能带我穿越时光,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对体育的热情,以及北师大体育学科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了解学科发展史是必修课。《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这个书名,立刻点燃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份详实、严谨的学术梳理。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北师大体育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学术定位、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的演变?它又是如何与国家教育政策、体育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我特别想了解,在一些重要的学术转型期,比如20世纪中叶之后的学科重塑,或者近代体育理念的引进,北师大体育学科是如何应对的?是否存在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理论辩论,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书中的研究方法是否也具有学术价值?它是否采用了文献研究、口述史、比较分析等多种方式?如果能看到一些关于学科前沿研究的介绍,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那就更令人兴奋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撰写学术论文的重要参考,也能为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中国体育学科的未来。
评分我对学校的体育教育一直抱有很深的感情,因为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塑造品格、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个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的。我特别想了解,北师大在不同时期,是如何理解和实践体育教育的?它的体育教育理念是什么?它又如何将其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中?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经典的体育教学模式,或者一些成功的体育活动案例?我还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很感兴趣,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北师大的体育场馆、运动场地是如何一步步完善的?这些硬件设施的变化,又反映了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时代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理解一所著名学府的体育教育是如何传承和创新的,它不仅仅是培养运动员,更是通过体育塑造了无数学生的未来。
评分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我对体育运动本身充满了热情,但对于体育学科背后的学术发展史却知之甚少。读到《北京师范大学百年体育学科史》这个书名,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我很好奇,一个百年体育学科是如何形成的?它经历了哪些关键的变革和发展阶段?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时期北师大体育学科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创新?比如,从最初的体能训练、军事体育,到后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学科的引入,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我尤其对那些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北师大体育教育家、科学家和教练员们的故事感兴趣。他们是如何思考和实践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体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书中如果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示学科发展的背后逻辑,甚至是当时的困境与突破,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现北师大体育学科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求索、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领域的翘楚。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对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更理解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