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亚洲鸟类(上中下)
定价:318.00元
作者: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53454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世纪博物学家、澳洲鸟类学之父约翰·古尔德传世精品。★530幅鸟类绘画精品无一遗漏,张张栩栩如生,灵动不已。
内容提要
《亚洲鸟类》是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全书共有530幅色彩艳丽的鸟类插画,其中收录的鸟类分布范围涵盖了中亚、南亚次大陆、中国、东南半岛、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群岛。作为一本科学图集,古尔德画风严谨,忠实体现了每种鸟类的姿态和羽毛颜色的鉴别特征。同时,古尔德还在背景绘制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类型,使得所有鸟类栩栩如生,灵动不已,整个作品兼具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古尔德作品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其科学价值了。基于此,我们对所有鸟类按“目”进行了重新编排,其中包括鸡形目、雁形目、鸽形目、隼形目、雀形目等21目的鸟类物种。并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者为每一幅图编写了相应的文字解说。书中给出了所有鸟类现用的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名,并对每种鸟的体型、外形特征、分布范围、栖息环境、食性甚至叫声等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力求使广大读者在今天能够欣赏到古尔德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同时,仍然能借鉴其中的科学实用价值。
目录
鹰形目
1. 黑兀鹫…………………………………2
2. 白背兀鹫………………………………4
3. 苏拉蛇雕………………………………6
4. 马来鹰雕………………………………8
5. 黑鸢(govinda亚种)…………………10
6. 黑翅鸢(hypoleucus亚种)…………12
隼形目
7. 游隼(peregrinator亚种)……………16
8. 游隼(babylonicus亚种)……………18
9. 猎隼……………………………………20
10. 地中海隼……………………………22
11. 印度猎隼……………………………24
12. 红脚隼………………………………26
鸮形目
13. 红角鸮………………………………30
14. 领鸺鹠………………………………32
15. 白领林鸮……………………………34
16. 栗鸮…………………………………36
17. 仓鸮(stertens亚种)………………38
18. 草鸮…………………………………40
夜鹰目
19. 塞氏夜鹰……………………………44
雨燕目
20. 棕雨燕………………………………48
21. 凤头树燕……………………………50
22. 灰腰树燕(longipennis亚种)………52
23. 灰腰树燕(wallacii亚种)…………54
24. 须凤头树燕…………………………56
25. 小须凤头树燕………………………58
佛法僧目
26. 黑胸蜂虎……………………………62
27. 绿喉蜂虎……………………………64
28. 栗喉蜂虎……………………………66
29. 蓝须夜蜂虎…………………………68
30. 赤须夜蜂虎…………………………70
31. 须蜂虎………………………………72
32. 蓝顶翡翠……………………………74
33. 斑林翡翠……………………………76
34. 栗领翡翠……………………………78
35. 白胸翡翠……………………………80
36. 白喉翡翠……………………………82
37. 蓝翡翠………………………………84
38. 白腰翡翠……………………………86
39. 爪哇翡翠……………………………88
40. 黑脸横斑翠鸟………………………90
41. 横斑翠鸟(pulchella亚种)………92
42. 横斑翠鸟(amabillis亚种)………94
43. 披肩笑翠鸟…………………………96
44. 斑头大翠鸟…………………………98
45. 普通翠鸟…………………………100
46. 棕胸佛法僧………………………102
47. 印支佛法僧………………………104
48. 紫翅佛法僧………………………106
戴胜目
49. 戴胜………………………………110
咬鹃目
50. 红腰咬鹃…………………………114
51. 橙腰咬鹃…………………………116
52. 红头咬鹃…………………………118
53. 紫顶咬鹃…………………………120
54. 橙胸咬鹃…………………………122
55. 蓝尾咬鹃…………………………124
56. 苏门答腊咬鹃……………………126
57. 红枕咬鹃…………………………128
58. 黑头咬鹃…………………………130
59. 粉胸咬鹃…………………………132
鹦形目
60. 艳绿领鹦鹉………………………136
61. 花头鹦鹉…………………………138
62. 梅头鹦鹉…………………………140
63. 布莱氏鹦鹉………………………142
64. 马拉巴鹦鹉………………………144
65. 青头鹦鹉…………………………146
66. 大紫胸鹦鹉………………………148
67. 长尾鹦鹉(nicobaricus亚种)……150
68. 长尾鹦鹉(longicauda 亚种)……152
69. 长尾鹦鹉
(longicauda 亚种)(续)……154
70. 长尾鹦鹉
(longicauda 亚种)(再续)……156
71. 金肩扇尾鹦鹉……………………158
72. 红斑扇尾鹦鹉……………………160
73. 蓝冠扇尾鹦鹉……………………162
74. 蓝冠扇尾鹦鹉(续)……………164
......
242. 赤红山椒鸟
(speciosus亚种)………………524
243. 小山椒鸟
(peregrinus亚种)……………526
244. 粉红山椒鸟………………………528
245. 灰山椒鸟…………………………530
246. 黄腹啸鹟…………………………532
247. 红翅鹛
(flaviscapis亚种)……………534
248. 红翅鹛
(validirostris亚种)……………536
249. 棕腹鹛…………………………538
250. 栗喉鹛…………………………540
251. 淡绿鹛…………………………542
252. 亚洲漠地林莺……………………544
253. 寿带………………………………546
254. 紫寿带……………………………548
255. 大仙鹟……………………………550
256. 棕腹仙鹟…………………………552
257. 小仙鹟……………………………554
258. 鹊鸲(saularis亚种)……………556
259. 鹊鸲(musicus亚种)…………558
260. 白腰鹊鸲…………………………560
- VI -
261. 东方斑(picata亚种)………562
262. 东方斑(opistholeuca亚种)……564
263. 东方斑(capistrata亚种)……566
264. 白顶……………………………568
265. 漠(deserti亚种)……………570
266. 漠(atrogularis亚种)…………572
267. 黑白林…………………………574
268. 黑喉石(torquatus亚种)……576
269. 黑喉石(maurus亚种)………578
270. 蓝大翅鸲…………………………580
271. 红腹红尾鸲………………………582
272. 赭红尾鸲…………………………584
273. 红喉歌鸲…………………………586
274. 黑胸歌鸲(pectoralis亚种)……588
275. 黑胸歌鸲(tschebaiewi亚种)……590
276. 斑背燕尾(maculatus亚种)……592
277. 斑背燕尾(guttatus亚种)……594
278. 白冠燕尾…………………………596
作者介绍
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1804~1881),19世纪英国鸟类学家。古尔德早年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伦敦动物学会标本制作师。1830年,他接触到了一批来自异域的鸟类标本,这成就了他的部作品《喜马拉雅鸟类》。1838-1840年,古尔德花费了两年时间于澳洲考察,奠定了其科学地位。他一生有两大科学贡献,一是从形态学准确描述了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带回的鸟雀,也就是后来作为进化论重要链条的达尔文雀;二是系统描述了澳洲动物群落,古尔德当年发现并描述了今天总共745种澳洲鸟类中的44%。古尔德一生出版的作品超过40卷,含3000多幅彩色插画,还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是多种鸟类物种的命名人。可是今天让人津津乐道却不是这些,正如古尔德自己预言的那样:“……这些作品对于收藏家的价值远大于博物学家。”……他留下的大量而丰富的鸟类插画至今仍是全世界藏书者为追捧的珍品。
文摘
序言
这套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拿到手后,沉甸甸的感觉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翻开第一页,那细腻的笔触,鲜活的色彩,瞬间将我拉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书中对每一种鸟类的描绘都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就展现在眼前,正用灵动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鸟类生活习性的细致刻画。不仅仅是外形的描绘,作者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它们栖息的环境、繁殖的习性、以及它们之间奇妙的互动。我常常会花上很长时间,沉浸在那些文字和图片交织的画面中,仿佛自己也化身为一只小鸟,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或是在幽静的森林里安静地观察。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每当我感到疲惫或焦虑时,翻开这本书,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羽毛,听着脑海中仿佛响起的鸟鸣,心情就会平静下来,重新获得力量。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堪称一流,纸张的质感,色彩的还原度,都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无论是作为案头案头摆设,还是作为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工具书,它都显得那么的得体和有品位。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每当有朋友来访,我都会自豪地向他们介绍这套我心爱的鸟类图鉴,分享我对自然的热爱。 总而言之,这套书是一部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也是一本极具价值的科普读物。它不仅能满足我对鸟类的好奇心,更能让我在欣赏美的同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真心推荐给所有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朋友们,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会被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评分这套关于亚洲鸟类的巨著,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自然界认识的新篇章。初次接触,就被它那厚实而充满质感的封面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翻开扉页,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庄重与典雅,每一页的印刷都极为精美,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冷冰冰的图鉴,而是充满了叙事性和情感的连接。作者对每一类鸟类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外形特征,而是深入到它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读来仿佛置身于鸟儿们的真实生活场景之中,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鸟类之间微妙关系的描写,比如它们如何协同捕食,如何争夺地盘,以及母鸟悉心哺育幼鸟的画面。这些生动而细腻的笔触,让我对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让我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这本书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无论是目录的清晰度,还是索引的便捷性,都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我经常会在闲暇时光,随手翻开一页,便能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它就像一位博学而温柔的向导,引领我走进亚洲鸟类的奇妙世界。 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自然界更广阔、更复杂、也更美丽的一面,也让我对生命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升华。我毫不犹豫地将它推荐给所有热爱自然、渴望探索未知的朋友们。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套非常精美的亚洲鸟类图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从书籍的整体设计来看,就充满了匠心独运。厚重的函套,精美的封面,搭配上高品质的纸张,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典雅与厚重。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郁的古典艺术气息,每一幅鸟类插画都绘制得极其精细,色彩丰富,细节逼真,仿佛每一只鸟儿都拥有独立的生命。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图鉴,而是将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亚洲大陆的分布情况,都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鸟类行为模式的描写,比如它们的求偶舞蹈,它们的捕食技巧,甚至是对幼鸟的呵护,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对这些神奇的生命充满了敬畏。 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位踏遍亚洲大陆的探险家,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海滨,我看到了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鸟类。书中对每一种鸟类生境的描述,也让我对亚洲多样的自然环境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类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亚洲自然风光的百科全书。 它的编排方式也十分巧妙,既有宏观的分类,又有微观的细节解读,使得我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知识。我常常会在晚上,泡上一杯茶,安静地翻阅这本书,沉浸在那些精美的插图和富有哲理的文字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和升华。 总而言之,这套书是一次美妙的视觉和知识的双重享受。它让我对亚洲鸟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和敬畏大自然。我极力推荐给所有对自然、对生命抱有好奇心和热爱的朋友,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亚洲鸟类的精装大部头,简直是惊喜连连。初看之下,就能感受到它非同寻常的用心。厚实的封面,精美的装帧,无一不透露着一种沉甸甸的价值感。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古典而精致的艺术气息,色彩鲜艳,细节考究,每一幅插画都仿佛是画家在纸上精雕细琢的杰作,将鸟类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亚洲大陆上那些隐藏在密林深处、飞翔于广袤天空的生灵。书中对鸟类的分类和描述都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了喜马拉雅的巍峨,漫步于东南亚的雨林,甚至感受到了西伯利亚的寒风。 我特别欣赏它对鸟类迁徙、鸣叫、以及不同季节的行为变化的描述。这些细节的呈现,让原本静态的图片变得生动起来,让我对这些小生命的生存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完成一次虚拟的、充满惊奇的自然探索之旅,每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很清晰,从大的分类到具体的物种,信息传递得既全面又易于理解。即便我并非鸟类学专家,也能轻松地跟随它的脉络,构建起对亚洲鸟类世界的认知框架。它无疑是为任何对自然充满好奇的人精心准备的礼物。 总的来说,这套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更加珍视身边的自然环境,也更加渴望去了解那些与我们共享地球的生命。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能够启发思考、滋养心灵的艺术品,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之美心向往之的朋友。
评分入手这套《亚洲鸟类》,纯粹是出于对精美插画的好奇。然而,真正打开阅读后,我发现自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书籍的装帧非常考究,质感一流,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第一眼就被那栩栩如生的鸟类绘画所震撼,色彩鲜艳却不失自然,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仿佛每一只鸟儿都即将跃然纸上。 它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知识的宝库。书中对于每一种亚洲鸟类的描述都详尽而系统,从体型、羽色、喙型,到它们的栖息地、食性、繁殖方式,乃至独特的叫声和迁徙路线,无一不包罗万象。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鸟类行为习性的描述,那些关于它们如何筑巢、如何求偶、如何抵御天敌的故事,总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了探索亚洲大陆的奇妙旅程。从东方的葱郁森林到西部的干旱草原,从北方的寒冷苔原到南方的热带雨林,每一种鸟类都承载着它们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信息。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身边的自然界,隐藏着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精巧,文字与插图的搭配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清晰传达,又不失艺术的美感。我常常会将它放在茶几上,每次看到,都会被它所吸引,然后不自觉地翻阅起来,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 总的来说,这套书是一本集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能满足我对鸟类知识的渴求,更能让我沉浸在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中。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对生命有好奇心的人,它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