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你也喜欢我 | 作者 | 权润珠 |
| 定价 | 66.00元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 ISBN | 9787545911008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因为突如其来的纽约之行,韩国漫画家权润珠不得不带着自己的爱猫小罗开始了一段旅程,虽然生活的难度系数加大,一人一喵却成了甜蜜的绑定。 他们在异乡挑选合适的房子,认识新朋友,搬家、旅行,告别,用对方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彼此陪伴…… 回国后,喵的主人用充满禅意的画风,简约晓畅的文字,完整记录了在美国五年生活中温馨感人的点点滴滴,写成一人一喵的纽约故事。他也始终坚信着,我的猫咪喜欢我了,真的! |
| 作者简介 | |
| 权润珠,1975年生。韩国人。弘益大学视觉设计专业毕业。1997年开始以coolcat的笔名创作漫画。其作品有:2001年《雪猫独自玩耍》纸本书发行;2006年于台湾大块文化出版《雪猫在巴黎》;2010年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恋猫物语》。 |
| 目录 | |
| 目录 东村/ 001 小罗初到纽约/ 001 小罗初次拥有阳台/ 007 宠物店/ 013 小罗想要的/ 017 小幸福/ 019 捉迷藏/ 021 踩到猫!/ 023 愿望/ 025 小罗小时候/ 027 波士顿/ 031 去波士顿/ 031 楼梯上的猫/ 037 市中心/ 043 猫的失望/ 043 春天/ 049 带着猫逛公园/ 051 猫的守望/ 055 离开/ 059 在西班牙/ 061 猫不在身边的晚上/ 065 久别重逢/ 067 西村/ 071 西村/ 071 恐怖之夜/ 077 小罗的个庭院/ 083 新朋友/ 091 知道啦!等会儿/ 099 噩梦/ 101 西雅图/ 103 下一站,西雅图/ 103 西部,西部/ 111 在沙发上/ 117 猫的依恋/ 121 在西雅图/ 123 猫咪便秘/ 127 再回纽约/ 129 切尔西/ 133 新乐园/ 133 小罗的幽默/ 137 小罗和院子/ 149 尾巴和我/ 155 我走啦!/ 157 访问者小罗/ 161 下雨的一天/ 167 玛丽/ 171 布鲁克林/ 181 去布鲁克林/ 181 鸽子羽毛/ 189 猫窝/ 197 小罗语/ 205 小罗的心思/ 209 我和小罗/ 211 喂食/ 215 为喂食而生/ 217 松鼠/ 219 小罗的怕/ 227 宠物店里的小罗/ 235 时间/ 239 去宠物医院/ 247 喂药/ 253 猫崽儿/ 261 某天晚上/ 263 一如既往/ 267 再见,纽约/ 273 去韩国/ 281 飞机上的小罗/ 281 尾声/ 303 |
| 编辑推荐 | |
| l继《Snow Cat》系列之后,又一本风靡韩国的猫咪漫画书!兼具情感与理性的宠物绘本读物;萌系猫咪的治愈能量,在冰冷的异乡生活中带来*柔软的温暖; l禅意的画风,温馨的日常,逗趣的对白,手绘的画面,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作者与爱猫小罗在国外旅行的点点滴滴,情感细腻,直击心底;我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l我的猫咪,你可能只有一点点可爱、一点点乖巧,你不粘人,甚至有时候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多余!但,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喜欢的就是你!你也*喜欢我!对不?——天下所有盲目自信的铲屎官 l带着你一起旅行,是我生活中*棒的事。你是为了得到爱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我,是为了遇见你。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如此迷人,它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轻易地抓住我的注意力,并让我沉浸其中。作者的遣词造句,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简洁、朴实,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喜欢书中那种自然的叙事节奏,它不疾不徐,循序渐进,让你在不经意间就被故事所吸引。即使是描写一些平淡的日常场景,作者也能用充满诗意的笔触,赋予它们别样的生命力。尤其是对于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作者更是将语言运用到了极致。那种细微的情绪变化,那种微妙的心理活动,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够直接触碰到角色的灵魂。我常常会因为一句话而反复品味,因为一个词而陷入沉思。这种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足以证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书中也穿插着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它们如同璀璨的珍珠,点缀在故事的脉络中,让人在阅读之余,获得更深的感悟。这些句子,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能够启发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治愈。在这个快节奏、充满压力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这本书却仿佛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它没有那些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而是通过讲述一些温情的故事,来抚慰我们疲惫的心灵。我喜欢书中那种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温暖。那种忧伤,不是让人绝望的悲伤,而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留恋和遗憾;那种温暖,不是炙热的火焰,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它让我们在经历了一些不愉快之后,能够重新找回内心的平和,能够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书中对于平凡生活的描绘,也让我倍感亲切。那些琐碎的日常,那些微小的幸福,都被作者捕捉得恰到好处,让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慢下来”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奔波和忙碌,更是为了感受,为了体会,为了享受。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放慢脚步,去观察身边的风景,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治愈的力量,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情感的共鸣,更在于它对于人生困境的探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艰难的时刻,一些让人难以逾越的坎坷。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些现实,反而用一种极其坦诚的态度,将角色们所面临的困境展现出来。这些困境,可能是学业上的瓶颈,可能是事业上的挫折,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甚至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怀疑。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困境的描绘,而是着力于展现角色们如何在这些困境中挣扎、成长,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成长过程中的力量。他们不是凭空变得强大,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而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中,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坚韧。这种成长的过程,真实而动人,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它让我明白,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此而放弃。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敢于坚持,总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到阳光。书中的一些情节,虽然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大道理,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更加有效,也更加令人信服。我曾经因为一些困境而感到沮丧和迷茫,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念。
评分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更像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书中的主角,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后,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但也正是这个过程,让他们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完成了蜕变。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角色内心独白的描写。那种坦诚、真实,甚至有些笨拙的自我剖析,让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渴望。也正是这些脆弱和渴望,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如此 relatable。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角色的情境中,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思考他们的选择。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代入,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审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被外界的声音所裹挟,被社会的期待所束缚,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迷茫和困惑,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它鼓励我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自我发现的旅程,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是最 rewarding 的旅程。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对于人物命运的描绘。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制造“巧合”或者“戏剧性”的转折,而是让人物的命运,在逻辑清晰、合情合理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走向既定的方向。这种对命运的尊重,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加真实,也更加有力量。每一个人物,都如同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的轨迹,自己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我喜欢书中那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命运的齿轮,有时候会悄无声息地转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轨迹,让我们措手不及。但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命运的捉弄,我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依然有抗争的力量。书中一些人物的遭遇,虽然令人唏嘘,但也从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都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人生并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曲折的河流。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它。这种对命运的哲学思考,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更上升到了人生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细腻描绘。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脆弱。我们常常用伪装来保护自己,用疏离来避免伤害,却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真正的情感连接。这本书却仿佛一股清流,重新唤醒了我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它没有刻意去渲染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追求戏剧化的冲突,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怀,默默无闻的支持,以及在最需要的时候,伸出的援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友谊的刻画。那种跨越时间、跨越距离,却依然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的友谊,让人动容。它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朋友,是可以陪伴你走过人生的高潮与低谷,是可以在你跌倒的时候,轻轻地将你扶起。同时,书中对亲情的描绘也同样触动人心。那种深沉而含蓄的爱,虽然不常挂在嘴边,却早已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叙事,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技巧,有时候,仅仅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已经足够。这种对人际情感的深刻洞察,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作品。它没有那些浮华的辞藻,也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情节,却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生命的故事。我从书中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了希望。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念。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年轻人阅读,更适合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感到疲惫的人。它能够带给你慰藉,带给你启发,让你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它独特的智慧,引导我们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一本能够让你反复品味,反复思考,并在每一次阅读中都能获得新的感悟的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许多作品都倾向于描绘阴暗面或者消极情绪时,这本书却如同一股清流,用一种温暖而有力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力量。书中没有过度渲染苦难,也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目光聚焦在角色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追求幸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希望”的描绘。它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基于现实的坚持和努力。即使身处困境,角色们也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从未停止过为之奋斗的脚步。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心中怀揣希望,就一定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善良,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行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能够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改变自己,也改变他人。这种对善良的推崇,让我觉得这本书充满了正能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善的追求。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处理得相当巧妙。作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些非线性的手法,巧妙地将故事线索串联起来,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张力。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细节而产生好奇,想要知道这个细节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人物的出现而对未来的情节产生期待。这种叙事上的“钩子”,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阅读兴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不同时间线索之间的切换。有时候,我会从现在回到过去,去了解人物的背景和经历;有时候,我会从现在展望未来,去揣测人物的命运走向。这种“时空穿越”般的叙事体验,让我对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作者也善于运用“伏笔”。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在后续的情节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足以展现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它让整个故事更加严谨,也更加引人入胜。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被故事所吸引,更对作者的叙事功力赞叹不已。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毕竟市面上类似的题材并不少见,有时候题材的相似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些套路,担心内容会流于表面,缺乏深刻的洞察。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深深吸引了。那种捕捉人物内心细微情感的能力,简直就像把我带进了主人公的世界,去感受他们每一次心跳的加速,每一次眼神的交汇,每一次欲言又止的踌躇。书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那种脸谱化的英雄或反派,而是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与挣扎,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勇气,也有恐惧,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尤其是在描绘他们面对情感时的复杂心态时,作者的笔调更是显得尤为老练,那种纠结、迷茫、欣喜、失落,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曾经如此渴望过某种情感。这种代入感,是很多作品难以企及的。我喜欢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无论是环境的描写,还是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甚至是语气中的一丝颤抖,都充满了信息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更深层次的故事。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这些细节,让你自己去体会,去品味,去解读。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反而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整个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这本书就像一个知己,在你孤独的时候,在你迷茫的时候,默默地陪伴着你,给你安慰,给你力量,让你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