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
定价:118.00元
售价:80.2元,便宜37.8元,折扣67
作者:李克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080744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81kg
编辑推荐
您是否对茶烟酒知之不多?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您将很高档的茶烟酒送给朋友,却被朋友转送掉了;或者您将朋友送您的很高档的茶烟酒随手转赠他人了,事后朋友打电话说起您后悔不迭?
现在,《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不再让您尴尬,它会告诉您
——哪款酒被低估了价值?
——哪款酒又名不副实?
——哪包烟别轻易错过?
——哪种茶不贵而又超好喝?
茶烟酒人士李克二十年来纵观横览,步步跟踪,功力传授,书中200个品牌273款产品详尽呈现,均配有实物图片,定级,标注市场参考价格,教导您如何轻松选择适合自己的style!
内容提要
随着大众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茶烟酒的品牌等级已然与消费者个人的身份地位、品位和文化素养相挂钩,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对于茶烟酒的消费存在许多误区。正是基于这些消费误区,茶烟酒人士李克将自己二十年来对中国茶烟酒文化的研究所得和对诸多品牌行情的跟踪结果,以及将个人的喜好、品评和心得整理成一本工具书,以供有同样爱好的人士在辨别、购买、使用和收藏时参阅。
本书共收录逾200个*代表性的酒烟茶品牌,所涉产品273款,分别根据李克评分体系予以打分评级,并以便于查阅的工具书形式,对这些茶烟酒品牌的产地、渊源、工艺、风格、防伪、使用、配菜、品鉴及收藏技巧等条目逐一作了介绍,还专门设了“李克特别推荐榜:上年度中国十大好酒、好烟、好茶”、“十大地方性口碑好酒、好烟、好茶”、“四星级以上(含四星)茶烟酒名录速查”、“中国历届评酒会的国家名酒名录”、“中国名优茶名录”等章节,并对上年度行业十大事件及行情和消费趋势做了分析,以便茶烟酒爱好者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茶烟酒市场,进而做出正确的购买、使用与收藏决策。
本书每款产品均配以实物图片,星级,标注市场参考价格,内容既专业又生动、有趣,见解独到!
国内部关于茶烟酒的独立品鉴报告和茶烟酒爱好人士的百科全书!
礼仪选购的工具书!
茶烟酒行情跟踪的参考书!
大众生活、待客和的参考书和实用指南!
目录
章 关于指南的阅读指南
本人平生好茶,嗜烟,亦喜浅酌。
当高速公路取代了羊肠小径,当高楼烟囱替代了小桥流水,当只求效率的资本主义侵略了耗时费力的农业文明,剥蚀了带着体温的手工绝活儿的时候,茶烟酒产业的发展,让充满情趣的品尝渐渐变得单一而苍白。资本的无孔不入,更是让味蕾迟钝而麻木起来。茶烟酒身处工业,根却扎在农业,而日渐富裕的中国人已不复对土地的敬畏。
这二十年来,我踏遍南北东西,深感中国太大,山水迥异和人文不一造就了茶烟酒的多彩风味。现在,我用笔记将这些年的发现和心得整理出来,愿与同道君子分享。
这纯粹是属于个人的品评体会,难免偏颇、疏漏和粗糙。但是,仍请读者诸君相信,即便如此,即便有些任性,这些文字也同样带着我笔下的细腻和温暖。
■ 李克的个人评价标准
■ 基于实务的评价
● 李克茶烟酒评价体系
● 如何使用本书
第二章 李克推荐榜:2012年度中国十大名酒名烟名茶
国人天生就有崇尚排位的情结:王侯将相的功绩,骚人墨客的文采,英雄侠士的武功,商贾豪门的富贵,都要论资排辈一番。若涉足中国茶烟酒的江湖却又不选出几个“十大”,未免对读者不恭,且对自己品历的总结不够深刻。
当然,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茶烟酒的排名标准亦如是。李克持的是一杆主观而诚实的秤,它秤品牌积淀,也秤市场号召力,秤微妙口感,也秤包装心意的细腻。我想,由它衡量出的“十大”,应能满足茶烟酒爱好人士对好产品的想象。
■ 2012年度中国十大名酒
■ 2012年度中国十大名烟
■ 2012年度中国十大名茶
第三章 中购买实务
中国的好饮者,心中永远都装着两瓶酒:一瓶全国名酒,一瓶地方好酒。
酒类品牌成功的可能性看起来总是那么丰茂,而其生存的理由又总是那么简单。所以,随着资本热潮的奔涌不息,老牌名酒的门前永远都会有腰缠万贯的野蛮人在围观。
进口入嘴的东西是不了人的。于我而言,标准只有一个:自己喝得舒服,就是好酒。
■ 关于酒的品类、防伪与收藏
■ 2012年度酒业十大事件
■ 白酒的品尝笔记及打分评级
目 录
● 川黔产区:白酒金三角 ● 苏皖产区:淮河银三角
● 两湖江西产区:汉水铁三角 ● 鲁豫产区
● 华北产区 ● 西北产区
● 东北产区 ● 两广海南产区
■ 黄酒的品尝笔记及打分评级
■ 李克特别推荐:十大地方性口碑好酒
第四章 中国烟购买实务
是文明社会一个荒谬的存在。它有害健康,却成了开门第八件事;它声名不佳,却予人以合法的陶醉;它广泛被禁,却在全球范围种植和销售。
很多人可能和我有同样的遭遇:总会在一些场合犹犹豫豫、小心翼翼地低声询问对方——可以抽一支吗?
所以,还是“抽少一点、抽好一点”对自己好。
■ 关于卷烟的品类、防伪与收藏
■ 2012年度十大事件
■ 卷烟的品吸笔记及打分评级
● 西南产区 ● 东南产区 ● 两湖产区
● 黄淮产区 ● 北方产区 ● 江浙沪产区
■ 李克特别推荐:十大地方性口碑好烟
第五章 中国茶购买实务
茶企在证券和电商两个领域展露拳脚,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未来十年,或许是中国茶品牌发展的关键十年。
2000年左右,中国茶叶总产值约100亿元;到了2011年,产值已超1600亿元。虽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但7万家茶企却依然孵化不出一个立顿。
没有对传统的温情和对工夫的坚守,没有严格意义的品牌而仅仅有地方性,谁能确保质量?谁能对明天负责?
中国,好茶易得,茶王何在?
■ 关于茶的品类、防伪与收藏
■ 2012年度茶业十大事件
■ 茶的品尝笔记及打分评级
● 西南茶区 ● 华南茶区
● 江南茶区 ● 江北茶区
■ 李克特别推荐:十大地方性口碑好茶
附录
■ 本书四星级以上(含四星)茶烟酒名录速查
■ 中国历届评酒会的国家名酒名录
■ 中国名优茶名录
李克茶烟酒问对
作者介绍
李克,湖南人,1990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与数学系。曾先后供职于海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南美术出版社等机构。2000年至今受聘于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并于2001年起受聘为精信整合传播集团大中华区策略顾问。现为协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九鼎科技集团副董事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国家广告战略委员会委员。
文摘
序言
《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在”。书名里的“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就直截了当地点明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一种持续的、有深度的洞察,和极强的实用性。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不是那种陈词滥调的总结,而是带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和独到的视角,剖析2013年当年茶、烟、酒市场的一些重要节点和趋势。他没有用那些过于专业的术语去“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和我们分享他的经验。我尤其赞赏书中倡导的“优购”理念。他反复强调,重要的不是“买最贵的”,而是“买最适合的”。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在合理范围内追求高品质的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关于茶叶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仅仅介绍了不同茶类的基本知识,还深入剖析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茶叶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干茶的外形、香气、冲泡后的汤色和滋味来做出判断。我之前在买茶叶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茶客,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看懂”一杯茶。同样,关于酒的论述,也让我印象深刻。他对于不同国家、不同产区的葡萄酒,有着清晰的梳理,并且会给出非常具体的品鉴建议。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入门级的烈酒,如威士忌和白兰地,也提供了详尽的选购和品鉴指南,这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的特性,更是让它的实用性达到了极致。我不需要刻意去安排时间阅读,而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比如在挑选礼物,或者为家庭聚会准备饮品时,都可以随手翻开,快速找到我需要的答案。2013年这个出版年份,也让这本书多了一层“时代印记”,回看当年的一些论述,再对照如今的市场变化,会有一种别样的感悟。
评分《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茶、烟、酒消费这件事。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看一些网络上的产品评价,或者听从朋友的推荐,但总是觉得不够系统,而且信息碎片化严重。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让我觉得他不仅仅是在介绍产品,更是在讲述一个行业的生态,讲述一种生活方式的演变。他不会泛泛而谈,而是会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消费心理,去分析每一年茶、烟、酒领域里值得关注的亮点和潜在的陷阱。我特别喜欢他关于“优购”的理念,他强调的是一种理性消费,而非盲目追逐品牌或者价格。在他看来,真正的“优购”是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最能带来愉悦体验的产品。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的设计,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个工作繁忙的人,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完整地阅读一本书。但这本书,我可以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里,随手翻阅,快速找到我需要的答案。比如,我最近收到了一些茶叶的样品,不知道如何冲泡才能发挥其最佳风味,书中关于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和水温建议,就给了我非常实用的指导。又比如,我计划参加一个商务晚宴,不知道如何选择一款得体的葡萄酒来搭配,书中关于葡萄酒的产区、葡萄品种以及不同场合的搭配建议,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李克先生的文字风格非常接地气,他用一种近似于“老朋友聊天”的口吻,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他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鼓励读者去尝试,去体验,去形成自己的判断。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辨别一些仿冒名酒的,他列举了一些非常细节的辨别技巧,既专业又不失趣味性,让我受益匪浅。2013年的版本,让我有一种“复古”的阅读体验,可以看到当年的一些市场热点和产品,与今天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跨越时空的观察,让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初次拿到《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我其实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这类指南层出不穷,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更新速度跟不上。然而,“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这句话,却让我眼前一亮,它精准地概括了我对这样一本指南的核心需求:既要有持续的、有深度的信息,又要有极高的易用性。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产品,而是用一种非常宏观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去分析2013年当年茶、烟、酒市场的一些变化趋势、消费者心理,以及那些值得关注的“亮点”。这种“论”的风格,让我感觉他不仅仅是在“教”我,更是在和我“分享”他多年的经验和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贯穿始终的“优购”理念,他反复强调要“理性消费”,要“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一点对于在信息洪流中容易迷失的消费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书中关于茶叶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他从茶叶的形态、色泽、香气,到冲泡后的汤色、滋味,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并且会给出一些非常实用的选购建议,这让我之前很多凭感觉的购买行为,变得有了科学依据。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酒的论述。他对于不同产区、不同类型的葡萄酒,都有非常清晰的讲解,并且会给出一些非常具体、易于理解的品鉴提示。甚至对于一些我之前觉得很“高冷”的烈酒,他也用非常朴实的方式进行了介绍,让我感觉那些昂贵的酒品也变得触手可及。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其“随手翻常阅常查”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不需要把它当成一本“读物”来对待,而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手翻开,迅速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比如,我最近在为朋友挑选生日礼物,书中关于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送礼建议,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2013年的出版年份,反而让这本书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让我有机会从现在的角度,去审视当年的市场,去理解李克先生当年的判断,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阅读体验。
评分拿到《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的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带着一种亲切的、仿佛老友在耳边低语般的亲切感。“一年一论”暗示着一种持续的、与时俱进的视角,而“随手翻常阅常查”则精准地戳中了我们这类消费者——既不想被繁复的信息淹没,又渴望在关键时刻能快速找到所需。我拿到书的那天,正值一场小型家庭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如何选购一些适合宴请亲友的茶、酒。平时我虽然也算是个“懂点门道”的人,但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总会有些拿捏不准,担心买到性价比不高或是口感不佳的。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李克先生那独到的“一年一论”的开篇语。他没有上来就枯燥地罗列数据或产品,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角度,剖析了当下一年内茶烟酒市场的一些变化趋势,哪些是值得关注的新品类,哪些是性价比依旧坚挺的老牌,又或是哪些传统产品在工艺上有所突破。他的论述,与其说是一篇学术分析,不如说是一场充满智慧和经验的“闲谈”,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一场高品质的品鉴会。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他举的例子也十分贴切,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消费场景,比如节日送礼如何选择,朋友小聚如何搭配,甚至连独自小酌时,如何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去挑选一杯对的饮品,都有细致的解读。我最欣赏的是,李克先生并没有一味地推荐“贵”的东西,而是强调“优购”——即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好东西。这对于像我这样,既追求品质又不希望过度消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的编排也十分清晰,我不需要从头读到尾,而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直接翻阅到我关心的章节,比如关于普洱茶的选购,关于威士忌的入门,甚至是关于一些新兴的香烟品牌。这种“常阅常查”的设计,让这本书成为了一个随时可用的消费顾问,大大节省了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2013年这个时间节点,也让这本书带有一种独特的时代印记,回过头来看,很多他的预判都得到了验证,这本身就足以证明其价值。
评分拿到《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一种“亲切感”。书名中的“听李克一年一论”,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仿佛一位老友在耳边分享他的见解。而“随手翻常阅常查”,更是精准地描绘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在需要时快速获得信息的人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与其说是一份报告,不如说是一次精炼的、充满智慧的“分享”。他不会像许多市场分析那样充斥着冰冷的数据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讲述他对当年(2013年)茶、烟、酒市场的理解和观察。我尤其欣赏他在书中贯穿始终的“优购”理念。他并非鼓吹盲目消费,而是强调理性选择,是在有限的预算内,去寻找那些真正物有所值、能够带来最大愉悦感的产品。在关于茶叶的部分,他不仅仅讲解了茶叶的种类,更深入探讨了不同冲泡方法对风味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选择合适的茶叶,这让我之前很多凭感觉的冲泡和选购方式,变得更有方向性。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实用的一部分,是关于酒的品鉴和选购。他对于不同产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解读,清晰明了,并且会给出一些非常具体的品鉴建议,例如如何通过酒的颜色、香气、口感来判断其品质。甚至对于一些入门级的威士忌爱好者,他也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避免了很多人在选择时“望而却步”的尴尬。而且,这本书的“常阅常查”的属性,让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棒的“工具书”。我不必每次都从头开始阅读,而是可以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随手翻到相关的章节,找到答案。比如,最近家中有亲戚远道而来,我需要准备一些当地特色的茶叶或酒水,书中关于不同地区特产的介绍,就给了我不少启发。2013年这个出版年份,反而让这本书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让我有机会从当下的视角,去回顾当年市场的一些趋势和变化,从中汲取经验。
评分说实话,《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我拿到手上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么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这类指南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充斥着广告软文。但是,当我翻开书,尤其是看到“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这句话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他不是简单地总结过去,而是对未来市场趋势进行预判,引导读者去关注那些真正有潜力、有价值的产品。2013年的版本,如今读来,更像是对当年市场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里面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关于“优购”的理念,让我印象深刻。他教会我如何识别价值,如何避免被价格蒙蔽,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如何挑选适合送礼的茶,从不同品类到包装,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这对我来说太实用了,因为每年年底送礼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还有关于酒的篇章,他对于不同产区、不同年份的葡萄酒的解读,非常有条理,而且不像很多文章那样只讲理论,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品饮感受,读起来非常生动。我个人尤其喜欢他关于烟草的部分。虽然我不是一个资深的烟民,但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是。以往我总是不知道如何给他们挑选合适的烟,这本书中关于不同烟草的种类、香型,以及适合搭配的场合,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觉得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懂烟”的朋友。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的设计,让我觉得它就像一个私人顾问。我不需要系统性地阅读,而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遇到问题时,随手翻开,找到答案。比如,我最近想要为家里的长辈挑选一些养生的茶叶,书中关于各类养生茶的功效和选择方法,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2013年这个出版年份,反而让这本书多了一层“复古”的魅力,让我从当下的视角去审视当年的市场,非常有意思。
评分《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位“私人导购”,而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指南。书名中的“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简直是点睛之笔。我深知,在茶、烟、酒这个领域,信息爆炸的时代,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帮你筛选、梳理、提供可靠建议的“智囊”。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就扮演了这个角色。2013年版,虽然已经是过去几年的书籍,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依然是历久弥新。我最欣赏的是他对待“优购”的态度。他没有提倡“贵的就是好的”,而是强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及“物有所值”。他会从产品本身的品质、工艺、历史文化,到市场价格、消费者口碑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讲解如何挑选适合搭配不同菜肴的葡萄酒,从红肉到海鲜,他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而且还会解释背后的道理,让我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又比如,关于茶叶的选购,他会从干茶的形态、香气、冲泡后的口感,一步步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牌子好”或者“那个价格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陈年普洱的介绍,他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看、闻、摸、品”等方式来判断普洱的年份和品质,这些技巧对于像我这样,对普洱一知半解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宝藏。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的特点,在我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需要一次性把书读完,而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手翻开,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比如,我最近在准备一个家庭聚会,想准备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长辈饮用的酒,书中的相关章节就给了我很多灵感,让我能够从容应对。2013年这个出版年份,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历史感”,让我从当下的视角,去回顾当年市场的一些变化,非常有意义。
评分我必须说,《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远超乎我最初的想象。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产品目录或者导购手册,但事实证明,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的老饕,在和你分享他多年来在茶、烟、酒领域的心得体会。书名中的“听李克一年一论”,已经预示了其与众不同之处。李克先生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那样,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去“教育”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他的“一年一论”。这“一年一论”并非生硬的年度总结,而是他对于过去一年,茶、烟、酒市场变化、产品迭代、消费趋势的深度观察和独到见解。我特别喜欢他在开篇部分对“何为好茶”、“何为好酒”、“何为好烟”的定义,他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刻板的标准,而是强调“适口者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种开放性的视角,让我觉得他是在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体差异,而不是试图用一种普适性的标准来束缚大家。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特性,在我实际使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不是一个会从头到尾细读一本书的人,但我喜欢在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找到我想要的信息。《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恰好满足了我这一点。比如,我家里收藏了一些陈年的普洱,但一直苦于不知如何判断其品饮价值,这本书中关于普洱的选购和品鉴部分,用非常具体、易懂的语言,解析了不同年份、不同仓储条件下普洱茶的特点,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品鉴的“小窍门”,让我茅塞顿开。又比如,我最近想尝试一些新的威士忌品牌,但面对市面上繁多的选择,总是无从下手。这本书中关于威士忌的介绍,从产区、酿造工艺到风味特征,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且推荐了一些在2013年那个时间点,性价比极高、值得尝试的酒款。这种“常查”的实用性,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个可靠的“工具书”。而且,李克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有温度,读他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他对茶、烟、酒的热爱,以及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他会分享一些自己在品鉴过程中的趣闻轶事,让枯燥的介绍变得生动有趣。2013年的这个版本,也让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回看当年他推荐的产品和趋势,对照现在市场上的变化,会有一种奇妙的对比和思考。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实在、最有价值的消费类书籍之一。书名中的“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核心特点,也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我深知,茶、烟、酒这几类商品,其市场变化速度很快,消费趋势也日新月异,想要在这个领域做到“心中有数”,确实需要一个能够提供持续、权威信息的源泉。“一年一论”的设计,意味着李克先生会定期更新他的视角,而2013版,则记录了他当时对市场最深刻的观察和判断。我尤其欣赏他在书中传递的“优购”理念。他并没有鼓吹某种极致的奢华,而是强调在自己预算范围内,最大化地获得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这种理性消费的观念,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书中关于如何挑选一款适合的茶叶,比如从干茶的外形、色泽,到冲泡后的汤色、香气、滋味,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并且根据不同的茶叶类型,提供了差异化的选购建议。这让我之前很多凭感觉的选购方式,变得有了章法。更不用说他关于酒的论述,从威士忌的泥煤味到底部的甜感,从白兰地的橡木桶陈酿到干邑的“生命之水”,他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解读清楚。我记得有一个章节,是关于如何为不同口味的朋友挑选合适的烟草,这点非常实用,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抽烟的朋友,但口味各不相同,以往我总是很头疼。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分类和推荐,让我不再盲目。而且,这本书的“常阅常查”特性,真的是太方便了。我不需要把它当一本小说一样从头读到尾,而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手翻到相关章节。比如,我在家举办一个小型品鉴会,需要准备一些下酒菜,书中关于酒类搭配的章节,就给了我不少灵感。2013年这个时间点,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更深的认识。回过头来看,当年李克先生的分析和预测,有多少已经成为了现实,这本身就是对这本书权威性的一种佐证。
评分《李克茶烟酒优购指南 2013版》这本书,说实话,我刚开始拿到它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凑热闹”的心态。因为我的圈子里,总有人会时不时地提起李克先生的“一年一论”,说是里面讲的东西很实在,很有道理。所以,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不得不说,这本“听李克一年一论,随手翻常阅常查”的书,确实名副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李克先生那种“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他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他最真实的感悟。他的“一年一论”,与其说是一场学术研讨,不如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聊天”。在2013年这个时间点,他对于茶、烟、酒市场的分析,显得尤为珍贵。我记得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讲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选择合适的酒水,比如夏天该喝什么葡萄酒,春节期间适合准备哪些白酒,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考虑到到了中国人的饮酒习惯。还有关于茶的部分,他不仅仅讲解了茶叶的种类和品类,还深入探讨了不同茶叶的冲泡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茶香、茶汤的色泽来判断茶叶的品质。我个人对茶叶一直不是很懂,但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不用说他在烟草方面的论述了,他分析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香烟的特点,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某种消费文化,这让我对这个我一直以来都不太了解的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随手翻常阅常查”的设计,对我这种“浅阅读”型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一本正经地从头读到尾,而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手翻到我关心的章节,快速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比如,我最近在为一个朋友挑选生日礼物,不知道该送什么茶或者酒,翻到书里关于送礼的章节,里面有很多贴心的建议,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2013年的版本,让我有一种“时光胶囊”的感觉,它记录了当年市场的面貌,也让我看到了李克先生当年对行业发展的洞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