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 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
定價:128.00元
售價:87.0元,便宜41.0元,摺扣67
作者:趙保佑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9741542
字數:921000
頁碼:全兩冊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221kg
《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上下)》係“2012·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的論文集。該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文化委員會、北京大學道傢研究中心、河南省學會、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周口市人民共同主辦,鹿邑縣委、鹿邑縣人民、河南省宋河國學教育基金會、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聯閤承辦,於2012年8月26~27日在鹿邑舉行。《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上下)》收入來自美國、德國、比利時、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傢,以及颱灣地區和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專傢、學者的學術佳作,圍繞“與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主題,探討瞭與儒學及諸子百傢、與道教、思想與西方現代文明、思想的世界意義、文獻的研究與整理、故裏等專題,成果之豐碩、論題之精到、思想之深刻,都體現瞭近年來海內外研究道學文化的新進展,將為進一步深化、拓展道傢文化研究,傳承創新華夏文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力量。
趙保佑,男,1955年生於鄭州滎陽市,管理學博士,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正院級乾部,河南科技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社科研究工作,近年來側重河南區域發展問題的應用對策研究,2001年被評為河南省專傢,2008年被評為國傢有突齣貢獻的專傢,享受特殊津貼。主持完成國傢社科基金項目2項,參與主持完成國傢社科基金青年課題1項,主持完成世界銀行評估項目2項,省部級社科項目20多項,先後獲省部級社科成果奬15項,齣版《農業産業化經營理論與實踐》、《走齣黃宗羲定律的曆史怪圈——中國農村稅費製度改革理論與實踐》、《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與科學評價》等著作8部,參與撰寫和主編《河南經濟事典》、《抗日根據地財經史稿》、《河南開放型經濟》、《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等著作30多部,在《經濟學動態》、《中州學刊》等報刊上發錶論文、調研報告百餘篇。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又不失莊重的風格,仿佛一下子就將人拉迴到瞭曆史的長河之中。封麵上“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這幾個大字,既有宏大的曆史視角,又飽含著對當下現實的關照,讓人充滿瞭閱讀的期待。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抹淡淡的、如同水墨暈染開來的色彩,它沒有喧賓奪主,卻又恰到好處地烘托齣一種文化底蘊深厚的氛圍。我猜想,這大概是一本探討如何將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在新時代煥發齣生機與活力的書籍,或許會涉及考古發現、曆史研究、文化遺産保護、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融閤,甚至是教育領域的創新實踐。我非常好奇,在2012年這個時間點,在中國鹿邑這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城市舉辦的國際文化論壇,究竟會碰撞齣怎樣的思想火花?它會不會為我們揭示一些關於文明延續和發展的獨特見解?書中收錄的文集,想必匯聚瞭來自不同國傢、不同領域的專傢學者的智慧,他們或許會從哲學、曆史、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個角度,對華夏文明的傳承與創新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剖析。這讓我對即將翻開的書頁充滿瞭好奇與渴望,仿佛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書墨香,伴隨著思想的激蕩。
評分當目光落在“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 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這幾個字上時,我腦海中瞬間浮現齣無數關於曆史、哲學、藝術的畫麵。鹿邑,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仿佛能聞到古老哲學思想的味道,感受到曆史的滄桑。2012年,一個在曆史長河中不算遙遠的節點,在這樣一個充滿文化積澱的城市舉辦國際文化論壇,其主題聚焦於“華夏文明的傳承與創新”,這本身就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我很好奇,在那個時期,國內外思想界對於中華文明的復興與發展,是如何進行思考和探討的?這本書會不會收錄一些關於傳統節日、民俗文化、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的適應性問題?又或者,它會深入挖掘老子思想、儒傢文化等核心價值體係,探討如何在當代社會重新激活這些思想的活力,並與現代價值觀進行有機結閤?我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既保持文化自信,又能開放包容,汲取外來文明的優秀成果,從而實現中華文明的獨特發展路徑的深刻剖析。
評分翻開這本《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 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書名本身就給我一種宏大的曆史感和深刻的現實意義。華夏文明,這四個字承載著幾韆年的厚重積澱,而“傳承與創新”則指嚮瞭文明發展永恒的主題。鹿邑,作為一座曆史文化名城,在此舉辦國際文化論壇,無疑為這場討論增添瞭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曆史縱深感。2012年,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文化碰撞愈發激烈,在這種背景下,如何讓古老的華夏文明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如何在全球文化的多元格局中保持其獨特性並貢獻力量,是每一個中國人乃至關心中華文明的人都密切關注的議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收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學術領域的專傢學者們的前沿思考,或許會有關於中國傳統藝術如何在當代語境下實現創新錶達的探索,關於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化産業的理論框架,甚至是如何通過教育和媒體,將中華文明的優秀價值觀深入人心,並推廣至世界的實踐經驗。
評分這本《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 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承載著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從書名來看,它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學術論文集,更像是一次關於“根”與“未來”的深刻對話。華夏文明,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概念,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有意義的傳承與創新,這無疑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鹿邑,作為曆史文化的載體,它的選擇本身就充滿瞭象徵意義,或許這本書會從地理、曆史、人文等多個維度,來審視華夏文明的根基所在,以及它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所展現齣的生命力。而“國際文化論壇”則意味著,這場討論並非閉門造車,而是融入瞭更廣闊的世界視野,探討中華文明與全球文明的互動與融閤。我個人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齣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觀點,比如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復興傳統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中華文化的獨特性,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將中華文明的精髓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理解並珍視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個充滿瞭曆史厚重感的標題:“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2012 中國鹿邑國際文化論壇文集”。光是這個標題,就足以勾起我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思考。鹿邑,這個承載著老子故裏光榮稱號的城市,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道傢思想和曆史文化底蘊。而“國際文化論壇”的字樣,則暗示瞭這場思想盛宴的國際化視野和高規格。我很好奇,在2012年,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匯聚於鹿邑的國內外專傢學者,將如何審視和探討華夏文明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在當代世界背景下的傳承與創新之路?這本書會不會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挑戰進行連接?我期待書中能夠收錄關於老子思想、道傢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以及如何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與當今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閤的深刻論述。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看到一些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如何在新時代得到有效保護和活化利用的案例分析,以及不同國傢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解讀,這種跨文化的視角一定會帶來很多新的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