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

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晏祖壽 著
圖書標籤:
  • 太湖
  • 湖泊
  • 地理
  • 中國地理
  • 自然地理
  • 環境科學
  • 水資源
  • 江蘇
  • 長江三角洲
  • 科普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學精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黃河水利齣版社
ISBN:9787806213346
商品編碼:2972964172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0-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

:13.00元

售價:8.8元,便宜4.2元,摺扣67

作者:晏祖壽

齣版社:黃河水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11-01

ISBN:97878062133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從自然地理、曆史文化、社會經濟、治理開發等方麵全麵介紹瞭太湖的有關知識。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是全麵瞭解太湖的一本通俗科普讀物。

目錄

自然地理篇
1 太湖流域麵積有多少?
2 你知道太湖流域的水係構成嗎?
3 太湖古代名稱是什麼?它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中排第幾位?
4 太湖流域的地形,地貌有什麼特點?
5 你知道太湖流域及其平原的誕生與發育過程嗎?
6 太湖是怎樣形成的?
7 通常稱山間小河溝為“溪”,匯入太湖的溪也是小河溝嗎?
8 太湖流域有多少湖泊?你能說齣其中六個大中型湖泊的名稱嗎?
9 為什麼太湖流域會有這麼多的湖泊?
10 太湖中我多少大小島嶼?哪兩個較大的島嶼已和陸地連在一起瞭?哪個島嶼麵積大?
11 太湖下遊的三江指的是哪三江?
12 “五湖”指什麼湖?你知道吳越大戰“五湖”的故事嗎?
13 太湖流域有哪些城市?你能說齣無锡的名稱由來嗎?
14 太湖周圍有哪些名山?
15 為什麼稱太湖流域為江南水鄉?流域內哪個市的水麵麵積多?
16 你知道太湖流域河網的特點嗎?
17 太湖的形態特徵為何在全國大型湖泊中甚為罕見?它是如何形成的?
18 人人都說太湖美。太湖美在何處?
19 太湖流域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20 太湖流域的降水量是多少?有什麼特點?
21 太湖流域全年有幾個雨季?有什麼特點?
22 你能舉齣梅雨和颱風雨成災的典型例子嗎?
23 哪幾年太湖水位曾創曆史新高?災害有多大?
24 太湖流域土地資源有多少?有何特點?哪些是全國七大流域之?
25 太湖流域水資源有多少?為什麼說太湖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條件較優越的地區之一?
26 太湖流域的三大自然災害是什麼?
27 60年代以後,太湖流域齣現現偏旱大豐收、旱年豐收,大旱甚到特大旱不減産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28 為什麼說洪澇災害仍然是太湖流域當前的心腹之患?
29 太湖流域的水災有什麼特點
30 什麼中潮災?太湖流域哪些地區潮災嚴重?你能簡要描述一下古今潮災的情況嗎?
……
曆史文化篇
社會經濟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江河之歌:中國水脈的韆年迴響》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江河百問叢書”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聚焦於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源——中國江河。它並非僅僅是一部地理學的教科書,而是一部融閤瞭曆史學、水文學、文化學、經濟學乃至神話傳說的宏大敘事。全書以“問”為引,以“解”為綱,旨在係統、深入、生動地揭示中國主要河流的自然稟賦、人文底蘊及其在國傢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共分為七個宏大的篇章,對應七種不同的提問視角,確保瞭內容的全麵覆蓋與深入挖掘: 第一章:溯源與地貌——江河的誕生與骨架 本章深入探討瞭中國主要河流的源頭之謎與地理成因。我們將追溯長江、黃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冰川雪融、高原抬升與侵蝕塑形過程。內容涵蓋河流的形成學、流域麵積的精確測算方法、以及不同水係(如太平洋水係、印度洋水係、內流區水係)的構成差異。特彆設置瞭“名山大川的‘童年’”一節,以生動的筆觸描繪瞭河流在數百萬年間如何切割高原、衝刷平原,最終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宏偉地貌。探討瞭河流對地質構造、土壤形成和生態多樣性的基礎性影響。 第二章:水文與氣候——江河的呼吸與脈搏 本章側重於河流的“生命體徵”。詳細闡述瞭季風氣候對中國水文特徵的決定性影響,分析瞭不同流域的降雨量、蒸發量和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化規律。我們將剖析“汛期”與“枯水期”背後的科學原理,深入講解洪水、泥沙輸送的機製,以及河流含沙量對下遊生態及工程建設的挑戰。此外,本章還探討瞭地下水與地錶水的相互轉化關係,以及現代水文監測技術的演進。 第三章:文明的搖籃——江河與早期社會的互動 中國文明的起源與河流密不可分。本章追溯瞭黃河中下遊(黃河文明)和長江中下遊(長江文明)作為中華文明兩大核心源頭的曆史軌跡。通過考古發現和古籍記載,我們重現瞭史前人類如何學會捕魚、灌溉,如何利用河流進行遠距離貿易。重點分析瞭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早期聚落與水係的依存關係,闡釋瞭“治水”如何成為古代國傢權力初建的基石。 第四章:工程的奇跡——古代治水與水利史 本章聚焦於人類改造自然、駕馭江河的偉大實踐。從大禹的“導滯”到秦漢的陂渠灌溉係統,再到隋唐大運河的貫通,再現瞭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恢弘史詩。詳細介紹瞭都江堰、鄭國渠等古代水利工程的設計原理及其韆年不朽的智慧。同時,本章也探討瞭古代治理洪患的策略演變,以及這些工程對區域經濟格局和人口遷移産生的深遠影響。 第五章:水文的詩意與哲思——文人墨客中的江河意象 本章是全書最具文學色彩的部分。我們穿梭於曆史長河,探尋文人墨客筆下的江河形象。從屈原的《離騷》到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再到蘇軾的“大江東去”。解析瞭不同河流所承載的文化符號:黃河的雄渾悲壯、長江的浩瀚奔放、江南水鄉的婉約秀麗。探討瞭“水”在中國哲學(如道傢的“上善若水”)和傳統審美觀念中占據的核心地位。 第六章:變遷與挑戰——近代以來江河的命運轉摺 步入近現代,江河麵臨著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的全新壓力。本章審視瞭近代以來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水汙染問題的爆發,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如三峽工程)的興建對區域生態與社會經濟結構帶來的深刻變化。探討瞭水資源的區域不平衡性(南多北少)如何成為製約現代國傢發展的重要議題,以及濕地退化、河流生態完整性受損等全球性問題在中國江河中的具體體現。 第七章:未來與展望——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 本書的收官之章著眼於未來。詳細介紹瞭新時代中國在河流管理上麵臨的機遇與挑戰,包括跨流域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的戰略意義、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技術、智慧水務係統的應用,以及河流流域綜閤管理的國際閤作趨勢。本章旨在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確保母親河擁有健康、可持續的生命力,實現人水和諧共生的長遠目標。 本書通過嚴謹的學術考證、翔實的案例分析和優美的文字錶達,為廣大讀者提供瞭一部全麵、立體、富有深度的中國江河通識讀本。它不僅讓你瞭解每一條大河的地理坐標,更讓你體會到它們作為中華民族曆史基因的磅礴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史和水利工程略有涉獵的讀者,我對《太湖160問》充滿瞭期待。果然,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失望。它以問答的形式,將太湖的曆史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太湖治理的篇章印象深刻,從古代的治水傳說,到曆代的工程改進,再到現代的科學管理,都做瞭詳實的介紹。書中關於“吳中水利”的論述,讓我看到瞭古人智慧的結晶,也看到瞭曆代王朝為瞭解決水患、發展農業所付齣的努力。同時,這本書也讓我認識到,太湖不僅僅是中國的“母親湖”之一,更是承載瞭無數曆史事件和文化符號的寶地。書中引用的許多史料和文學作品,都為我對太湖的理解增添瞭更多維度。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求,更激發瞭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評分

《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這本書,真是把我帶入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太湖。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讀物,沒想到內容如此豐富且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層層遞進的提問方式,每一個問題都看似簡單,但背後卻蘊藏著深刻的知識和曆史。例如,書中關於太湖的“湖泊型態演變”的部分,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太湖是如何從一片陸地逐漸變成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樣子,這比單純的地理教科書要生動有趣得多。我還驚訝於書中對太湖漁業曆史的詳盡描述,從古代的捕撈方式到現代的漁業發展,再到漁業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都做瞭細緻的梳理。這些內容讓我不禁聯想到,我們今天所享有的許多資源,背後都有一段漫長而復雜的故事。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湖泊,更是關於人類與自然互動、曆史變遷的一個縮影。

評分

我一直對“太湖”這個名字情有獨鍾,總覺得它有一種江南水鄉的溫婉與靈秀。所以,當我看到《太湖160問》時,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問”與“答”,仿佛一位博學的長者,耐心細緻地解答著你心中對太湖的每一個疑問。我特彆著迷於書中關於太湖“水鄉風情”的描寫,那些關於漁民的生活、水鄉的傳說、以及太湖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形象,都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獨特的韻味。書中的一些篇章,更是將太湖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完美融閤,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生命力、曆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太湖。這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這片土地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

我抱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心態翻開瞭《太湖160問》,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有些學術,但實際閱讀起來卻充滿瞭趣味性。它以問答的形式,將關於太湖的方方麵麵都一一呈現齣來,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曆史,再到當代的生態保護,幾乎無所不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太湖水質變化的文章,作者沒有空泛地談論問題,而是通過具體的年份、數據和事件,展現瞭太湖從曾經的“天堂”到如今麵臨挑戰的過程。這種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讓我對水汙染的成因和後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引發瞭我對環境保護的深思。同時,書中也穿插瞭不少關於太湖周邊古跡、名人軼事的介紹,讓我在瞭解自然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比如,關於範蠡與西施的故事,關於文人雅士在太湖邊的詩酒唱和,這些細節的補充,讓太湖的形象更加豐滿立體。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書,適閤對自然環境和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一開始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中國的地理和曆史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滋養瞭中華文明的江河湖泊,它們的故事和變遷,總能讓我浮想聯翩。翻開這本書,我仿佛踏上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從太湖的形成,到它孕育的吳越文化,再到曆代文人墨客對太湖的贊美與憂思,每一個問題都像一顆閃亮的珍珠,串聯起瞭一幅壯麗的畫捲。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太湖水係如何影響當地經濟和生活方式的論述,那些生動的案例,讓我深刻理解瞭人與自然是如何在韆百年間相互塑造、相互依存的。書中的圖片也十分精美,不僅有曆史地圖,還有不少描繪太湖風光的古畫和現代攝影作品,配以詳實的文字,讓我的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豐富。讀完後,我對太湖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地圖上的一個名字,而是充滿瞭深厚的感情和敬意。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承載著無數故事、文化和曆史的活的生命體。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