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变频器应用技术
:22.00元
售价:15.0元,便宜7.0元,折扣68
作者:李方园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030222497
字数:339000
页码:22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本书从变频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应用,由浅人深地阐述了变频器基础知识、使用功能、使用系统的设计、节能应用、设备控制及应用、总线控制及维护经验。
本书大的特点就是按照使用者了解和应用变频器的渐进过程,分为人门篇、设计篇、应用篇和维护篇,结合生产工艺和机械装备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变频器的使用范围、工作原理及行业经验,力图将变频器在应用中所涉及的重点言简意赅地呈现给读者。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控制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机电技术和电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它会集中在低压交流驱动器的应用上,但令人惊喜的是,它还涉及了中高压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侧重。这对于我们公司未来升级设备或者接触更大型项目时非常有帮助。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前变频器技术发展的前沿,比如功能安全(Safety Integrated)和工业物联网(IIoT)背景下的变频器数据交互也进行了适当的探讨。虽然这些部分可能不是全书的重点,但它为读者指明了未来的学习方向,避免了知识的陈旧化。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不仅精通变频器本身的技术,对整个工业控制系统的架构也有着深刻的理解。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力,使得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避免了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潭而看不到全局。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变频器”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现代工业驱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参考手册。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它会太偏重理论,毕竟很多技术书籍都有这个通病,读起来晦涩难懂,感觉像是读教科书。但《变频器应用技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它的章节布局逻辑性极强,从基础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逐步深入到实际的控制算法和应用场景。最让我赞赏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实际工程中的“陷阱”和“坑点”,比如谐波治理、电磁兼容性(EMC)问题,这些往往是新手最容易忽略,但一旦出问题却非常棘手的地方。作者没有回避这些难题,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规避策略。比如,书中关于滤波器选型和安装位置的建议,我按照书里的指引优化了我们生产线上一个长期困扰的噪声问题,效果立竿见影。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风格,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悉心指导。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系统性思维,让我学会从整个电气系统的角度去审视变频器的作用。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变频器应用技术》也体现了专业水准。清晰的图表和标注是技术书籍的生命线,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那些复杂的电路原理图、参数设置界面截图,都印刷得非常清晰锐利,完全不像有些出版社为了节约成本,把关键细节做得模糊不清。特别是书中用于说明不同控制模式下波形变化的示意图,线条干净利落,颜色区分得当,极大地帮助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另外,全书的索引和术语表也做得非常详尽,这对于需要快速查阅特定信息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一本好的技术书,不仅内容要好,阅读体验同样重要。作者和编辑团队显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使得我们这些常年在车间和机房里与设备打交道的技术人员,能够以最舒适的方式吸收这些宝贵的知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翻阅、并常备于工位旁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这本《变频器应用技术》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自动化领域摸爬滚打的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我记得我刚接触变频器那会儿,面对那些复杂的参数设置和故障诊断,简直是抓瞎。网上零零散散的资料看了不少,但都像是碎片化的信息,不成体系。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非常注重实践指导。书里对不同品牌、不同系列变频器的选型、安装、调试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甚至连接线时的注意事项都考虑进去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矢量控制和V/f控制的深入剖析,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度思考的过程,对于提升我们的工程判断力至关重要。比如,书中关于电机热保护和过载能力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参数设置对电机寿命的影响。读完后,我对变频器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方面的潜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会用”,而是真正开始“用好”。对于那些想从“操作工”晋升为“技术专家”的同行们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
评分对于我这个侧重于生产线维护和故障排查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实战性”上。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从简单的启动失败到复杂的电流超限报警,背后的原因可能藏得很深。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故障诊断流程图。它不仅仅罗列了常见的故障代码,更重要的是,它把故障现象和可能的硬件、软件、环境因素一一对应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疑难杂症”的分析,比如间歇性停机或者负载波动时出现的奇怪振动。作者通过对电流环、速度环参数相互影响的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排除思路,而不是简单地建议“重启试试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救火队员”的心态,转变为一个能够预判风险、提前介入的“预防专家”。每次遇到新的报警,我都会习惯性地翻阅相关章节,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它极大地缩短了我的故障处理时间,间接提升了我们的设备综合效率(OE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