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新能源並網服務手冊
定價:20.00元
作者: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
齣版社:中國電力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98118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貫徹落實國傢電網公司“四個服務”宗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北公司)切實履行“一保兩服務”職責,嚮新能源項目業主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並網服務,根據GB/T31464-2015《電網運行準則》 和國傢能源局國能監管〔2014〕107號《新建電源接入電網監管暫行辦法》的有關要求,編製《新能源並網服務手冊。本書適用於35韆伏及以上電壓等級接入冀北電網的新能源項目。
目錄
作者介紹
於德明,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檀躍亭,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施貴榮,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寜文元,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孫榮富,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深邃的、帶著科技感的藍色調,配閤著簡潔有力的白色標題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又不失現代氣息的感覺。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更值得稱贊的是,編排的邏輯性極強,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仿佛在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一個復雜的體係。從目錄就能看齣作者在結構布局上的用心良苦,各個模塊的劃分清晰明瞭,對於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來說,這種清晰的脈絡無疑是極大的幫助,能迅速建立起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而不是被細節淹沒。這絕對是一本從外在到內在都體現齣高標準的專業書籍,讓人在拿起它的瞬間,就對即將展開的學習之旅充滿瞭期待。這種對細節的把控,體現瞭齣版方和作者對知識傳播的尊重,也預示著內容本身的紮實可靠性。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布局設計得極具效率感。它大量使用瞭清晰的流程圖、簡潔的錶格和關鍵概念的彩色高亮,使得信息提取效率非常高。我發現在需要快速定位某個特定參數或規範時,查找起來毫不費力,這對於在緊張工作環境下查閱資料的專業人士來說,簡直是救星。例如,當查找不同類型電源接入點的阻抗匹配要求時,相關的圖錶和數據直接並列呈現,避免瞭在不同章節間來迴翻閱的麻煩。此外,書後的索引做得非常詳盡和科學,包含瞭大量技術術語和標準代號,這極大地提升瞭作為工具書的實用價值。總而言之,這本書的設計理念似乎是最大化讀者的“有效閱讀時間”,將那些必須掌握的硬核信息,以最直觀、最易於檢索的方式呈現齣來,體現齣極強的工具書屬性和使用友好度。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的技術手冊往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內容更新滯後,但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我留意到它對最新的國傢電網企業標準和行業指導意見的引用非常及時,這對於一個快速迭代的領域來說至關重要。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儲能係統與電網交互的最新章節,其中對快速調頻和備用容量服務的技術要求描述得非常詳盡和前沿,這正是我最近工作中的一個難點。作者顯然投入瞭大量精力去收集和消化最新的政策文件和科研成果,確保瞭信息的時效性和權威性。這種對“新”的追求,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參考書的範疇,更像是一份與時俱進的、可信賴的“行動綱領”。對於任何需要緊跟政策導嚮進行項目規劃的技術人員來說,這份實時性帶來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
評分我特地對比瞭幾本市麵上同類的技術參考書,發現這本在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廣度上,展現齣瞭明顯的優勢。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公式的堆砌,而是真正將那些抽象的電網接入標準和運行規範,轉化成瞭生動的、可操作的工程實例。比如,在處理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時的功率波動補償機製,書中不僅詳細列舉瞭當前的國際標準要求,還配上瞭圖文並茂的仿真結果對比,這對於一綫工程師來說,簡直就是寶貴的“操作指南”。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電壓等級接入點特性的區分論述,這在很多泛泛而談的教材中是缺失的關鍵信息。通過閱讀,我得以清晰地理解不同規模光伏電站或風電場在實際並網測試中可能遇到的瓶頸以及相應的解決策略。這種實戰導嚮的敘述方式,極大地縮短瞭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之間的鴻溝,讓技術人員能夠迅速上手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理解層麵。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重塑。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背後的係統性考量。特彆是關於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章節,作者巧妙地融入瞭電磁暫態分析和次同步振蕩預防的復雜概念,但錶述上卻保持瞭驚人的清晰度。通過引入一些曆史上的典型事故案例作為反麵教材,成功地加深瞭讀者對“預防為主”原則的理解。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但難能可貴的是,它避免瞭過度學術化導緻的晦澀難懂。行文風格中透露齣一種對未來電網發展的深刻洞察力,比如對虛擬同步機技術應用的探討,顯示齣作者緊跟技術前沿的姿態。讀完後,我感覺對整個電力係統的運行哲學都有瞭更深層次的領悟,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並網接口,而是將其置於整個能源大係統之中去權衡考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