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风险管理(第3辑)
定价:180.00元
作者: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5546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0年是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一年,日益复杂的外金融环境更加凸显出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国监管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文件,以完善中国金融业的监管框架,提高中国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一些金融事件的发生,也必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波诡云谲的国际金融局势的发展又会给世界及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使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局势更加扑朔迷离。本期“专业评论”栏目邀请了八位业内专家、学者对以上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思路。
目录
卷首语
危机是否会卷土重来
专业评论
重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从股指期货开户情况谈起
透视希腊债务危机,加强国家债务风险管理
规范资本计量标准,提升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能力——解读《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网上银行安全新规:构筑风险控制与便利服务的新平衡
中国寿险业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与监管——解读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颁布银保业务新规则
强化资本管理机制,促进银行持续发展
规范服务防控风险——评《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的颁布实施
解读美国银行监管机构提高准备金要求
专题访谈
现代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挑战——专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风险官李祥林博士
沙龙研讨
证券做空机制与风险管理
主题风险
信用风险
不确定性、信用信任与风险管理
当前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盲点:测量误差
城投债的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及其在的实践
市场风险
管制利率下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
风险压力测试——危机后的新方向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啷斌
企业全面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治理与文化
公司治理和金融危机——问与答
监管与合规
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的若干影响
从应对危机中吸取的监管教训
前沿讲座
重新审视危机后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关性
经典案例
中航油巨亏案例分析
理论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演进趋势及驱动因素
违约损失率的性质、计量及其应用——一个文献综述
风险学苑
风险书评
米歇尔·科罗赫、丹·加莱、罗伯特·马克
《风险管理》
风险典故
解读美国“末日计划”
专业英语
Overview of C)pe ratiorlaI Risk Management within The Basel Ⅱ
英文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正版 风险管理(第3辑)》这本书,给我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它的结构安排来看,就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书中对于风险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深入的探讨,让人能够清晰地把握风险管理的脉络。我个人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抽象的风险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特别是一些关于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的介绍,非常具体和实用,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书中的语言风格虽然严谨,但并不枯燥,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能够吸引读者持续阅读。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指导实践的优秀读物,它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并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评分读完《正版 风险管理(第3辑)》的部分章节,我的感觉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模糊不清的金融风险概念,在这本书中被剖析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章节,作者用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案例,将不同类型的系统性风险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一些模型和分析工具,虽然有些理论性强,但一旦理解了,就能明白它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巨大价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风险预警和应对策略的探讨,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实操层面也具有很高的参考性。例如,书中关于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章节,就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框架和案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潜在风险。另外,本书在讨论金融创新风险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其负面影响,而是辩证地分析了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种更加成熟和全面的视角。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讶,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金融风险管理的“百科全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评分翻开《正版 风险管理(第3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沉甸甸的知识感。这本书显然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写的,它更像是一场严肃的思想碰撞,汇聚了中国金融领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刻思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宏观经济环境与金融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这部分内容非常有助于我理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探讨,都显得非常深入且具有前瞻性,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视角。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型风险的讨论感到好奇,这无疑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非常想从中获得见解的部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前沿动态的绝佳窗口,也为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于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这套书《正版 风险管理(第3辑)》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单从它的编排和选材上看,就觉得是花了心思的。封面设计低调而专业,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而是真正沉淀下来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录里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从宏观的国际金融风险到微观的企业级风险控制,再到一些新兴领域的风险探讨,涵盖了中国金融体系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一些关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章节,感觉与时俱进,抓住了当前的热点和痛点。而且,作者单位“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本身就很有分量,这套书很可能汇集了国内顶尖的金融学者和实务专家的智慧,能够提供一些非常深入和前瞻性的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谈。我个人非常关注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对风险管理尤为重视,相信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极大地拓宽我的视野,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新的启发。我对其中关于监管政策和创新风险平衡的讨论尤其期待,这往往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关键也最复杂的一环。
评分坦白说,《正版 风险管理(第3辑)》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厚重”而“扎实”。它不像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那样追求快速的“入门”或“速成”,而是真正地沉下心来,深入探讨风险管理的本质和规律。书中引用的文献和数据都非常权威,显示出作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个人比较偏向于从实践中学习,因此对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特别感兴趣。这些案例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结合了理论分析,深入剖析了风险的成因、演变过程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理论概念,并思考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务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而是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金融风险问题。虽然有些章节读起来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但整体的逻辑性很强,能够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对于希望系统性地学习和理解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完整和深刻的认知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