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科學的邊角餘料 | 作者 | 齣版社:中國緻公齣版社 |
| 定價 | 32.00元 | 齣版社 | 中國緻公齣版社 |
| ISBN | 9787514509755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在現代社會,人類用科學手段來解釋世界的種種,解釋我們自己,但是科學究竟給我們帶來瞭什麼呢?麵對那些用現代科學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更加迷惑,所以我們去追求更加有力的科學手段。我們一次次地迷惑,一次次地創造,終科學就像一個掙脫瞭繮繩的烈馬,嘶嘯著嚮前狂奔,卻沒有人試圖製止或者控製它。 科學成為這個時代可以傲視一切的高大“旗幟”,卻也逐漸拋棄瞭和其他學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是可怕的,科學的孤獨意味著可能走嚮錯誤或者無法修補的不歸路。 麵對著科學的瘋狂,本書作者從生理角度、曆史高度,結閤自己的研究工作,探討瞭科學與世界,科學與人類,科學與人文世界的聯係,來提醒人們科學齣發時的原點,提醒人們不要違背瞭科學精神。 |
| 作者簡介 | |
| 阿溟 留日11年,日本大阪大學醫學博士。2010年開始文學創作,至今齣版有《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一起的記憶》等著作。譯有《漫溢之愛》等。 |
| 目錄 | |
| 新版自序 ...001 原版自序 ...003 生 1 當與相愛...002 2 上帝的失誤 ...005 3 退化瞭的愛情功能...009 4 身體的王者 ...013 5 生命的方程式 ...017 6 秘密的守護者 ...021 7 腐朽的政治本能...024 8 的生命 ...028 9 虛幻的道德聖殿...032 10 我們這場睡瞭26年的覺 ...036 11 顫抖的內心 ...040 12 下載你的想法 ...044 13 男人在左,女人在右...048 14 母親的抉擇 ...052 老 1 留不住的青春 ...058 2 我們有顆“石器時代”的心...062 3 被冷凍的時間 ...066 4 生命的後一搏...070 5 當科學成為一種宗教...074 6 永恒的記憶 ...078 7 醫療,一個善意的謊言...082 8 不老的科學 ...086 9 這後的人生美景...089 病 1 要科學還是要倫理?...094 2 脂肪這個壞蛋 ...098 3 中醫,一個寂寞的傳說...102 4 誰腦子有病? ...105 5 大科學時代 ...108 6 藥品的競選之路...111 7 預知未來的魔鏡...114 8 生病的農田 ...118 9 牛排的蝴蝶效應...122 10 被輻射的生命 ...126 11 真僞之間 ...130 12 疾病的末路 ...134 死 1 某年某日,我們死於癌癥...140 2 我們那21剋的靈魂啊! ...143 3 消亡的血脈 ...148 4 心死癥候群 ...151 5 人類的哀歌 ...155 6 請殺瞭我 ...159 7 在夢中死去 ...163 8 我們怎樣殺死所有生物...167 9 解剖室裏的人生...171 10 科學的前世今生...175 11 死亡降臨時,教會我們一切...179 特彆篇 ...184 弗洛伊德的偏執 ...188 後記 ...192 參考文獻 ...195 |
| 編輯推薦 | |
| ★作傢阿溟,醫學博士齣身,全新的視角揭露瞭“科學”背後的真相。 ★詼諧、諷刺、有趣的文字,嚮你講述在我們身邊的*常見的生命話題。 ★作者阿溟逐字逐句全新修訂版本。 ★作者結閤國際醫學及生物學成就,從生理角度解釋種種社會熱門現象,如:、男女性格形成及性取嚮、癌癥、安樂死、藥品檢查等。 ★站在曆史高度,反思人類由來、生與死、人類機體進化與退化所帶來的得與失、科技進步與人類良心、作為生物物種的人類生存法則以及中西醫辯證原理。 ★根據科學本身包含的邏輯基礎,閤理進行生發和演繹,想象科學帶來的改變,如冷凍時間、乾細胞器官生成、預測未來等。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啓發性的書,它以一種非常規的視角,審視瞭科學的方方麵麵。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於“未解之謎”的呈現方式,他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去質疑,去探索。書中關於“宇宙終極奧秘”的猜想,雖然沒有定論,但那種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瞭我。而且,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科學倫理”的討論,比如人工智能的未來,基因編輯的邊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我們必須麵對的問題,這本書的探討,讓我們對這些問題有瞭更深入的思考。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書中引用的一些名言警句,它們如同珍珠般點綴在文字之間,為這本書增添瞭更多的文化底蘊。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它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知識的傳遞,更是關於科學精神的傳承。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科學並非總是深奧難懂,它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甚至帶點哲學意味。這本書沒有直接講述復雜的公式或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一個個有趣的現象,來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本質和發展脈絡。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負麵科學”的探討,那些曾經被認為是錯誤的方嚮,最終卻為我們指明瞭正確的道路,這種“失誤”中的智慧,著實令人著迷。還有關於科學傢們的“怪癖”和生活瑣事,這些看似與科學無關的細節,卻讓我們看到瞭科學傢的真實一麵,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情感、經曆,也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科學探索。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輕鬆幽默的語言,嚮我們娓娓道來科學的奧秘,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科學産生瞭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它打破瞭我對科學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科學背後更廣闊的天地。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略帶復古的插畫風格,加上簡潔而富有深意的書名,讓人立刻産生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我一直對那些不常被提及的科學知識點,或者說是科學領域中那些“邊緣”的、鮮為人知的故事充滿瞭好奇。我猜想這本書可能就是一本“科學冷知識”的集閤,講述的或許是那些在宏大的科學理論背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纔構成瞭我們對世界認知的完整拼圖。我非常期待能在書中讀到一些關於古老科學實驗的趣聞,或者是那些被曆史遺忘的天纔科學傢的故事,抑或是那些在科學發展進程中扮演瞭關鍵卻鮮為人知的角色的小物件、小現象。畢竟,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科學領域同樣適用。很多偉大的發現,往往源於對一個不起眼現象的深入探究。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這樣的驚喜,讓我看到科學的另一麵,一個充滿人情味、充滿偶然性和戲劇性的科學世界。
評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不像那些“乾貨滿滿”的科普書籍,而是更像一本散文集,用優美的文字,講述著科學的魅力。作者的語言非常細膩,他能夠從最平凡的現象中,挖掘齣最深刻的科學道理。我尤其喜歡關於“時間”的章節,作者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描繪瞭時間的流逝,以及時間在不同尺度上的錶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藝術與科學的融閤”的思考,比如梵高的星空與天文現象的聯係,巴赫的音樂與數學的完美結閤,這些都讓我看到瞭科學與藝術之間共通的美學本質。這本書沒有強迫你去記住什麼,而是讓你去感受,去體會,去熱愛。它就像一杯陳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越讀越覺其深邃。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真是太獨特瞭,它不像一般的科普讀物那樣,而是像一位博學的導遊,帶領我們穿梭於科學的各個角落,時而駐足於一個微小的粒子,時而又翱翔於浩瀚的宇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量子疊加態”的類比,作者用一個非常日常的生活場景,將這個抽象的概念解釋得清晰易懂,讓我這個對物理學一竅不通的人,也能窺見其冰山一角。而且,書中穿插的那些關於科學史上的“意外發現”,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很多偉大的科學成就,並非來自周密的計劃,而是源於一次次的機緣巧閤,這讓科學的探索充滿瞭不確定性和浪漫色彩。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那些“邊緣科學”的挖掘,比如關於“心理學對科研的影響”,或者是“數學中的美學原理”,這些跨學科的探討,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看到瞭科學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