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
定價:49.00元
作者:【美】倫道夫M.尼斯 【美】喬治C.威廉斯
齣版社:湖南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57950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們為什麼會衰老?我們為什麼疼痛?我們為什麼會嘔吐?
這是近50年來在生物醫學領域裏寫的很重要的一本書……關於我們的身體為什麼這樣對創傷和疾病作齣反應的有說服力的探索。大多數人都知道達爾文學說,但是現在,在一個新的考察進化論和醫學的領域裏,尼斯和威廉斯博士指齣疾病的許多方麵不過是演化過程的副作用。事實上,人類和他們的敵人——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之間不斷的戰爭——確實是一場進化史中的軍備競賽。
《我們為什麼會生病》是《*推動叢書》生命係列其中之一,讀這本書總能發齣“啊,居然是這樣?”“太神奇,20年前的預測成真瞭!”的驚嘆,讀完抑製不住想要推薦給更多人。強烈推薦給醫學工作者、關心孩子健康的父母們閱讀。
2018年新版的《*推動叢書》全新設計瞭版式、封麵,提升瞭閱讀體驗,讓讀科普不再艱難。隨書附贈價值39.6元由汪潔、吳京平掰開揉碎,帶你懂科學好書的《經典科普解讀課》6摺券。內容提要
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炎?孕婦的“晨吐”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許多人小時候不愛吃青菜,長大之後就愛吃瞭?焦慮、抑鬱和精神疾病這麼糟糕,自然選擇為什麼留下瞭它們?
演化理論是人類理解自然規律的重大突破。人是演化的産物,人類健康的方方麵麵自然也遵循演化規律。主流生物醫學探究疾病的生理過程、分子機製,進而對癥、精準治療。在本書中,作者主張從演化的視角審視人體、疾病、衰老等健康議題, 彆開生麵,旁徵博引,啓發思考,對廣大普通讀者及專業人士都不無裨益。
“沒有演化之光,醫學的一切問題都無法得到理解。”讀過本書,相信你看待人體與疾病的眼光會有所不同,對演化理論也會有更深入的瞭解。目錄
目錄
章 疾病之謎
第2章 自然選擇産生的演化
第3章 感染病的體徵和癥狀
第4章 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
第5章 受傷
第6章 毒素:生生不息,無處不在
第7章 基因與疾病:缺陷、脫軌以及妥協
第8章 衰老是青春的代價
第9章 演化的曆史遺産
0章 文明病
1章 過敏反應
2章 癌癥
3章 性與生育
4章 精神病是病嗎
第 15章 醫學的演化
注釋
再版後記作者介紹
喬治·C. 威廉姆斯:美國演化生物學傢。生前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生物學教授。由於其對演化生物學的貢獻,1999年與E.邁爾、J.M.史密斯榮膺“剋拉福德奬”。道金斯稱其為“美國受尊敬的演化生物學傢之一”。
倫道夫·M. 尼斯:醫生、演化生物學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演化與醫學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易凡:1946年入湘雅醫學院學習,現已退休,原湖南醫科大學(中南大學)學報副編審。
禹寬平:大學教師,遺傳學專業。
校者簡介
傅賀: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現在佐治亞大學海洋科學係從事微觀海洋學研究。之前譯有《消失的微生物》。
葉凱雄:康奈爾大學營養學博士,現在康奈爾大學生物統計和計算生物學係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方嚮包括人類演化、飲食適應和個性化營養。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科學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總是對那些能夠解釋“為什麼”的書籍情有獨鍾。《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名字,無疑正是我所期待的那種。我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思考,人為何會生病?從最簡單的感冒發燒,到那些復雜難纏的慢性疾病,它們究竟是怎樣悄悄地侵蝕我們的身體,又為何有些人能夠安然度過,而有些人卻飽受摺磨?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生命智慧的啓示錄。我希望它能帶我走進一個更加廣闊的科學視野,去探究人類身體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去理解那些隱藏在基因和生理機製背後的深刻邏輯。我設想,它可能會揭示一些我們從未意識到的,關於我們自身身體的“短闆”,或者說,是那些在特定環境下纔顯得格格不入的“曆史遺留問題”。這本書,在我看來,是幫助我們理解自身、理解生命,從而更好地與疾病“對話”的敲門磚。
評分最近,我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更深入理解“健康”與“疾病”之間微妙平衡的書籍,而《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提問,更像是對生命奧秘的一次深邃探尋。我總是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對疾病的認知是片麵的,我們往往隻關注疾病的錶象,而忽略瞭它背後可能蘊含的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本書,似乎正試圖從一個更宏觀、更具曆史維度的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我好奇它是否會講述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身體所麵臨的各種生存挑戰,以及這些挑戰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生理機製,並最終可能導緻某些疾病的發生。我期待它能帶我跳齣狹隘的醫學視野,去理解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適應、不斷進化的過程,而“生病”或許也是這個過程中某種必然的“副産品”。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關於疾病的知識,更是關於如何與我們自身“共處”的智慧。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生命本身充滿瞭敬畏和好奇,尤其是關於人類身體的運作方式,更是讓我著迷。最近看到《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書名,瞬間就吸引瞭我。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醫學問題,更像是在引導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本質,以及生命在麵對外界環境變化時所産生的種種反應。我常常會想,為什麼在看似平和的生活中,疾病會悄然降臨?這其中是否隱藏著某種我們尚未察覺的“脆弱性”?這本書,在我看來,很可能是在試圖揭示人類身體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為瞭適應各種嚴酷的環境而留下的“印記”,而這些印記,在現代社會高度發達、生活方式發生巨變的今天,反而成為瞭我們罹患某些疾病的根源。我非常期待它能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疾病並非隻是一個簡單的“故障”,而是生命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響應”。
評分最近對“生命”這個詞匯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興趣,尤其是當它與“生病”聯係在一起時,更是激發瞭我強烈的探索欲。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醫學史的書,也接觸過一些疾病的科普讀物,但總覺得它們停留在錶層,沒有觸及到根本。《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追根溯源”的心理。我總覺得,疾病的發生,絕非偶然,它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演化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原因。比如,我們人類為什麼會更容易患上某些慢性病?這是否與我們走齣自然、進入現代社會後,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有關?我們的身體是否還在按照古老的生存模式來運作,而我們的生活環境卻已經天翻地覆?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從一個更宏大的視角,去審視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身體所經曆的種種適應與挑戰,以及這些挑戰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我們今天的健康狀況。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考角度,幫助我理解那些睏擾我們許久的健康難題。
評分這本《推動生命係列:我們為什麼會生病》真的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健康最原始的好奇。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從書名和簡介中,就仿佛看到瞭一個宏大的生命圖景徐徐展開。我常常在思考,生命這個精妙絕倫的機器,為何有時會顯露齣脆弱的一麵?那些我們稱之為“疾病”的信號,究竟是源於何處?是來自我們古老的基因深處,是來自我們生活環境中無處不在的挑戰,還是源自我們內心深處那些不為人知的壓力?這本書似乎在嘗試解開這些謎團,它不隻是簡單地列舉病癥,更像是要帶領我們去探尋生命演化過程中,身體與環境、內在與外在相互作用的復雜邏輯。我想,它一定能幫助我理解,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不舒服”,其實是生命在嚮我們發齣某種信號,提示我們需要做齣調整,去更好地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對自己的身體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僅僅是“生病瞭就看醫生”,而是能更主動地去瞭解生命的運行機製,從而更智慧地去守護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