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2016 | 作者 | 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 |
| 定价 | 30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685207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为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标准化工作宣传,反映标准化改革成果,国家标准委自2016年开始组织编纂《中国标准化年鉴》。《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是由国家标准委主管、中国质检出版社主办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图书由大事记、特载、文献、专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作、行业主管部门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化工作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选登)八个部分组成, 全面、系统、准确地汇辑中国标准化工作发展、变化、成就,是各级行政部门、各级各类标准化机构执行党和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进程的真实记录。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读者,每次看到《中国标准化年鉴》这个系列,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它们不仅仅是记录了数据和政策,更像是一本本厚重的社会变迁史。2016年的这一卷,我尤其期待它能展现出那个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努力与成果。你知道,制造业是国家的根基,而标准化则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看到那些关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生动案例,能了解到国家在提升产品质量、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制造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比如,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们是否已经建立了自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的标准化工作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如何与沿线国家进行标准对接,实现互利共赢?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同时,我也想看看,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安全、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有哪些新的进展,是否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一张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尤其是在“硬实力”的体现上。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挺好奇的。毕竟,“标准化”这个词听起来总是有点枯燥,像是一堆冰冷的规则和条文。但翻开目录,才发现里面涉及的领域之广,远超我的想象。从日常生活里再熟悉不过的食品安全,到国家层面至关重要的工业制造,再到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兴产业,几乎你能想到的每一个角落,都与“标准化”息息相关。尤其是2016年这一年,全球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科技创新更是日新月异,这种背景下的标准化工作,必然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特别想了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标准制定、实施和国际接轨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突破?是否有新的标准出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又或者,有哪些领域正在经历标准的“革新”,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走向精细化、国际化?这本年鉴,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中国标准化工作在这一年的足迹,也为我们窥探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新兴产业的标准,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等,这些领域的标准化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
评分我一直认为,标准化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润滑剂”,而《中国标准化年鉴》系列,则像是为我们描绘了这“润滑剂”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场景。2016年的这一卷,我特别希望它能展现出中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标准化所发挥的“引擎”作用。我非常想了解,在2016年,国家是如何通过标准化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例如,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是否出台了具有引领性的标准,以推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和技术突破?同时,我也关注,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标准化体系如何更加有效地与国际接轨,如何促进贸易便利化,如何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本年鉴,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更是一次对中国经济发展脉搏的触摸,一次对国家发展战略深入的解读。我期望能从中看到,2016年,中国的标准化工作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稳步前行,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学术研究者来说,《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库。每一年的年鉴,都承载着中国标准化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战略方向。2016年,恰逢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其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和要求,必然是十分清晰且具有前瞻性的。我尤其关注的是,在这一年里,国家在基础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产业标准更新、服务业标准化以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出台和实践进展。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可能会深入研究某些特定行业(比如我所在的某个研究领域)在2016年的标准化动态,了解新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实施效果,以及对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宏观层面,我则会对标年来分析中国标准化战略的演变,以及其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对外开放战略的协同性。此外,年鉴中关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部分,例如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情况,也是我分析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变化的重要依据。
评分说实话,我平常不太接触这种“年鉴”类的书籍,总觉得会比较沉闷。但是,当朋友推荐了《中国标准化年鉴:2016》之后,我开始尝试去了解。结果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生动和实用。我关注的是,在2016年,我们国家在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标准化工作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比如说,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有没有什么新的标准出台,能够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用得更安心?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家是如何通过标准化来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的?还有,在公共服务领域,比如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标准化是否在提高服务效率、保障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作用?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标准化水平,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的治理能力和对民生福祉的重视程度。这本年鉴,就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只不过它记录的是国家层面的“生活指南”。我想通过它,了解2016年,我们的生活环境、消费质量、公共服务,有哪些因为标准化而变得更好,或者有哪些方面,标准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