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少年维特之烦恼
作 者:(德)歌德
I S B N :9787568207843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10-1第1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380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定 价:39元
编辑推荐
★迷惘青春,纯美爱情,震撼了一代代青年的不朽之作。、
★拿破仑征战沙场时也随身携带的小书。
★曾在欧洲掀起一股浪潮般的“维特热”。
浓郁的诗意,喷涌的激情,这部歌德根据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抒发了一代青年的苦闷,在全世界青年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目录
少年维特之烦恼 / 001
*一部 / 002
第二部 / 059
补录 / 072
编者致读者 / 097
和力 / 131
*一部 / 13
第二部 / 243
内容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少年维特爱上了自然、淳朴的少女绿蒂,但是绿蒂已经订婚。维特被迫离开绿蒂。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在感情上、在社会中遭受的挫折使维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和力》主要讲述了一对情侣历尽波折,到了中年方成眷属,在乡间过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丈夫的朋友及妻子年轻、美丽的养女的到来,使四个人之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新组合。
作者简介
歌德(1749—1832),德国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和自然科学家。他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其作品融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体。1774年,歌德发表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享誉世界。
他的代表著作有《浮士德》《托尔夸多塔索》《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恋人的情绪》《和力》等。
读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情感的过山车。维特这个人,怎么说呢,他是个极其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他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对生活有着孩童般的纯真和热情,对绿蒂的爱更是炽热得像要燃烧一切。但另一方面,他又如此脆弱,如此容易陷入忧郁和绝望。他的情绪波动之大,让我有时候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我能理解他那种强烈的感受,那种对完美爱情的渴望,那种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但是,有时候我又觉得他有点过于沉溺于自己的情绪里,不够成熟,不够有力量去面对现实的残酷。书中关于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描写,以及他如何被传统观念束缚,也让我深思。这不仅仅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悲剧,更是一个关于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永恒冲突的寓言。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那些细微的情绪变化,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到他因为一些小事就陷入深深的痛苦时,我也会跟着他一起感到沮丧;而当他因为一点点希望而振奋时,我又会跟着他一起感到欣喜。这种代入感非常强,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时代,与维特一起经历着他的喜怒哀乐。
评分如果说这本书是一场旅程,那么维特就是我的向导,带我领略了人性的复杂与微妙。他并非一个完美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全然的懦夫。他有他的热情,有他的才华,也有他的偏执和脆弱。我尤其对书中他与周围人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他与绿蒂之间那种若即若离、充满张力的关系,他与情人(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之间那种难以言说的隔阂,以及他与朋友之间那种基于现实的考量,都展现了人际关系中微妙的平衡与张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深沉的爱,也可能被现实的洪流所冲垮。维特对绿蒂的爱,固然热烈而纯粹,但他似乎也忽略了绿蒂本身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生活和选择的人。这本书也让我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是那种不计一切的投入,还是需要理性的考量和现实的妥协?维特的故事,提供了一个极端化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审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期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给你明确的答案,而是抛出无数的问题,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维特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存在价值的迷茫,对死亡的恐惧与向往,都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来探索生命的边界,来寻求内心平静的港湾。书中的许多哲理性的段落,看似随意,却字字珠玑,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对于宇宙的深刻洞见。我仿佛看到,维特在每一次的痛苦中,都在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他的痛苦,与其说是对爱情的绝望,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身无法承受之重的呐喊。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非是轻易就能找到的,它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去体验,去感受。维特的悲剧,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理想和美好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学会与现实和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时而抒情,时而议论,但整体上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让我受益匪浅。它不只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生命、如何面对痛苦的哲学著作。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如同踏入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度。作者用细腻到近乎残忍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敏感、多情又饱受折磨的灵魂。少年维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忧郁的气息,他的爱恋,他的苦闷,他的挣扎,无不让我感同身受。那些描写他内心波澜的段落,时而激昂如海啸,时而沉寂如古井,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他进行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我仿佛能看到他在田野上奔跑,在星空下沉思,在与绿蒂的每一次擦肩而过中,感受着心脏被一点点撕裂的痛苦。书中的语言,是那样富有诗意,又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即使是描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从中品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那些阳光下的花朵,雨中的落叶,都成了维特内心世界的映射,它们的美丽与哀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画面。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悲剧,但维特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丰富和纯粹,他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真挚情感的追求,即便是在绝望中,也闪耀着不灭的光辉。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文学作品,不在于它讲述了一个多么轰轰烈烈的故事,而在于它能否触动你的内心,引发你对生命、对情感、对人性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于“痛苦”的深刻揭示。维特的痛苦,并非仅仅是失恋的痛苦,而是一种根植于他敏感灵魂深处的、对生命本质的困惑和对现实世界的无法适应。他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美好,一种纯粹的情感,而当现实无法满足他的期待时,他便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书中的许多段落,都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也曾有过的影子,那种对世界的不满,那种渴望被理解的孤独,那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负面情绪,反而将它们放大,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隐藏的阴暗面和脆弱。维特的悲剧,固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代表的那种理想主义者的困境,却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我们多少人都曾像维特一样,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跌跌撞撞,在现实的泥沼中挣扎。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痛苦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是一种成长的催化剂,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理解的开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