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园林植物栽培学 | 作者 | 金雅琴张祖荣 |
| 定价 | 56.00元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13085573 | 出版日期 | 2012-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581Kg |
| 内容简介 | |
《园林植物栽培学(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金雅琴、张祖荣主编,本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素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生态型配置、园林苗木培育、园林植物的栽植、园林植物在特殊立地环境中的栽植、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等。《园林植物栽培学(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案例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供高等院校园林、园艺、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建筑等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园林工作者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0 绪论 0.1 园林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及意义 O.2 我国园林植物栽培的历史及现状 O.3 园林植物栽培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4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1.1 草木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 1.2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 1.3 园林树木的年生长周期 1.4 园林树木各器官生长特点2 环境因素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 2.2 光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温度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水分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5 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6 大气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生态型配置 3.1 园林植物选择的意义和原则 3.2 园林植物的种类选择 3.3 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 3.4 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生态型配置的工程实践4 园林苗木培育 4.1 园林苗圃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4.2 园林植物的繁育 4.3 园林苗木栽培的生产管理 4.4 园林苗木出圃及质量评价5 园林植物的栽植 5.1 概述 5.2 一般乔、灌木栽植 5.3 大树移植 5.4 绿篱、色块栽植 5.5 花坛、花境栽植 5.6 水生植物栽植 5.7 竹类植物的移栽 5.8 园林植物的反季节栽植 5.9 栽植成活期的养护管理6 园林植物在特殊立地环境中的栽植 6.1 园林植物的容器栽植 6.2 铺装地面的绿化栽植 6.3 干旱地和盐碱地的绿化栽植 6.4 无土岩石地和边坡的绿化栽植 6.5 屋顶花园的绿化栽植 6.6 垂直绿化栽植7 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7.1 概述 7.2 园林植物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管理 7.3 园林植物的树体保护 7.4 园林植物的越冬防寒 7.5 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防治8 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 8.1 整形修剪的作用和原则 8.2 园林植物的修剪 8.3 园林植物的整形 8.4 园林中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8.5 常见园林植物的整形与修剪9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9.1 古树名木的概念及生物学特性 9.2 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及研究意义 9.3 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与管理 9.4 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园林植物栽培学(应用型本科农林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由金雅琴、张祖荣主编,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园林植物栽培是把园林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手段和过程,也是保存绿化成果、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保持园林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措施。这项工作涉及园林植物的繁殖、栽植、管理与养护等相关技术与措施,是园林绿化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中的各种岗位人员都应掌握的一门技术,这也正是本教材《园林植物栽培学》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可供高等院校园林、园艺、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建筑等专业使用,也可供其他园林工作者参考。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对花卉繁殖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培育出更多美丽的植物。然而,现实中的尝试常常以失败告终。《园林植物栽培学》这本书,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育种家”,为我打开了植物繁殖的新世界。书中关于“植物繁殖技术”的章节,详尽地介绍了各种繁殖方法,从最基础的“播种”到更复杂的“嫁接”、“组培”。作者不仅解释了各种方法的原理,还针对不同的植物种类,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对于不易播种的植物,书中介绍了“层积催芽”、“温水浸种”等方法,让我之前束手无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对于“扦插”这一我常用的繁殖方式,书中也进行了更深入的讲解,包括不同植物扦插的最佳枝条选择、生根液的使用、扦插基质的配制等等,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之前的扦插成功率不高。最让我兴奋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虽然我目前还无法进行复杂的育种实验,但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已经让我对培育新品种充满了憧憬。
评分我购买《园林植物栽培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打理自家的阳台花园。我家的阳台虽然不大,但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小小的绿色空间,让它成为我繁忙生活中的一处宁静港湾。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它首先从最基础的“盆土配制”讲起,详细介绍了各种土壤改良剂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来调配出最适宜的土壤。我之前总是用买来的通用营养土,现在才知道,原来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pH值、通透性、保水性都有不同的偏好。接着,书中关于“浇水施肥”的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不再是简单地说“见干见湿”,而是详细地讲解了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土壤湿度、植物叶片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列举了许多阳台花卉和盆栽观叶植物的栽培要点,包括它们的最佳生长温度、光照需求、换盆时机等,这让我对如何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阳台花园有了清晰的规划。我甚至开始尝试书中介绍的“水培”技术,希望能够为我的植物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评分翻开《园林植物栽培学》,我立刻被书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入微的讲解所吸引。虽然我并非植物学专业的学生,但作者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逐渐领悟其中的奥秘。书中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阐述,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种下去,浇水,等待它长大”这么简单。它详细解释了光照、水分、养分、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甚至还涉及到植物体内激素的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土壤改良的部分,以前我总是随心所欲地往盆里填土,现在才知道,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通透性、肥力有着不同的要求。作者不仅介绍了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还提供了多种改良土壤的方法,比如添加腐殖质、沙子、珍珠岩等,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园艺实践”终于有了科学依据。此外,书中关于植物繁殖的章节,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会用最简单的扦插方法,现在了解到还有嫁接、播种、分株等多种方式,并且针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最佳繁殖季节和技术要领。这让我对未来的植物繁育充满了信心,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在家中培育出更多自己喜欢的品种。
评分在阅读《园林植物栽培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科学的“养护管理”。这本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各种园林养护的挑战。书中关于“植物营养”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需求。它不再是简单地“撒一把肥”,而是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来推荐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甚至还介绍了如何自制有机肥,这让我觉得既环保又经济。同时,书中关于“水分管理”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阐述了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规律,以及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浇水技巧,让我能够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造成的危害。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详细方法,不仅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虫害,还提供了多种防治措施,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我的植物免受侵害。
评分在阅读《园林植物栽培学》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科学的力量。我一直认为,植物的生长就像是“听天由命”,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我们可以极大地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甚至改变它们的命运。书中关于“植物抗性”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详细阐述了植物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比如如何抵御干旱、高温、低温,以及如何应对病虫害的侵扰。这些知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植物在我的“悉心照料”下依然枯萎,而有些植物却能顽强地生长。作者还提供了许多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方法,比如选择适宜的品种、改善土壤结构、合理浇水施肥、加强通风等等,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并且易于操作。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理念,它强调的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而不是单纯地依赖化学农药。通过书中介绍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我开始尝试着用更环保的方式来保护我的植物。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植物的“生病”,而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的植物爱好者,对园林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园林植物栽培学》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为我提供了关于园林植物栽培的各种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植物生理学”的章节,它详细解释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理过程,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需求。例如,书中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植物是如何获取能量的,以及为什么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对植物如此重要。此外,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我的植物免受侵害。我不再需要依赖零散的网络信息,而是能够从这本书中找到权威和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园艺技能,更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充满了敬畏。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植物的生命充满了好奇,但现实中的栽培常常让我感到挫败。要么是花草长势不佳,要么是病虫害频发,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绿色手指”。而《园林植物栽培学》这本书,仿佛是我的“救星”。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将我之前零散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升华。书中关于“植物生理学”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以及各种激素是如何调节其生长发育的。这些理论知识,虽然听起来有些“高深”,但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生动易懂,并且与实际的栽培管理紧密结合。例如,当我了解到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季节、生长阶段、环境条件而变化时,我才恍然大悟,之前很多植物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我“不会养”,而是因为我“喂错了水”。书中对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开花结果规律”的详细介绍,也让我能更好地把握栽培的“时机”,从而提高成功率。尤其是关于“修剪”这一重要环节,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修剪的目的和方法,还配以大量的图例,让我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的枝条类型,并知道何时、如何下手。
评分初次拿到这本《园林植物栽培学》,我的心情是既期待又带着一丝不安。我并非科班出身,只是一个对自家小院和社区绿化略有心得的爱好者,一直以来都是凭着经验和零星的网络信息摸索。所以,当看到这本厚重的书籍,书名上“栽培学”三个字,就让我感觉到了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这是否会太过于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但转念一想,正是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才更需要一本权威的参考书来指引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丁,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细节,从最基础的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到各种常见观赏植物的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都能有条理地呈现。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图文并茂的讲解,毕竟很多时候,一张清晰的图片比千言万语更能帮助我理解。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修剪技术,如果能配上不同时期、不同植物的示范图,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我也不希望它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结合实际应用,比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美观又易于管理的景观。另外,对于新手常犯的错误,如果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剖析和纠正,那简直是太贴心了。这本书能否成为我从“园艺爱好者”向“略懂园艺”迈进的跳板,我很期待它的表现。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园林植物的“美学”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但如何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园林景观,却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园林植物栽培学》这本书,在理论知识之外,还融入了许多关于“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的理念。书中关于“植物的形态、色彩、季相变化”的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在景观中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将它们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其视为构成整体画面的重要元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植物群落配置”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不同的景观主题,来选择和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生态效益。例如,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植物的“高低错落”来增加空间层次感,如何利用植物的“色彩搭配”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何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丰富景观的视觉内容。这些知识,让我在欣赏他人园林作品时,能够有更专业的视角,也为我自己在进行小型景观设计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市绿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市民,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被各种美丽的园林景象所打动,但对于如何让这些植物茁壮成长,却知之甚少。《园林植物栽培学》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植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植物和谐共处”的指南。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植物抗逆性的讲解。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植物常常要面对空气污染、土壤盐碱化、极端天气等挑战,而这本书详细分析了植物如何通过自身的生理机制来适应和抵抗这些不利因素,同时也指导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例如,关于病虫害防治的章节,它不再是简单地列举各种农药,而是侧重于预测性防治和生态防治,比如如何通过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何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等,这让我感觉非常环保和可持续。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园林树木和花卉的适地适树原则,这对于我们选择和种植植物非常有指导意义,避免了“花钱买罪受”的情况。总之,这本书让我对园林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也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绿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