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 | 作者 | 孙梦梅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17600831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2 | 装帧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进行阐释,提供丰富资料,探索成语本源。强化使用和范例功能,每个成语词条中均提供了典型、规范的例句。词典适合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师生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参与修订人员,都是有着丰富成语词典编写经验的专家,编写过各种类型的汉语成语词典,如《汉语成语大全》等。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是在我公司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型汉语词典。本词典选收成语1万余条,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部分常用熟语。条目按释义、语见、例句等项目逐一阐释。“释义”项目针对难懂的字、词等进行解释,并列出它们的本义、引申义,特别是在本条成语里的意思。浅显易懂的成语则直接释义;“语见”项目通过古代的资料探索成语的本源,或通过援引古代、近代经典著作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揭示成语的涵义、用法及其流变。本词典另一大特色就是,强化了成语使用的相关信息,即设计了“例句”这一项目。对于每条成语,我们都本着谨慎从严的原则,提供了该条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范例,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本次修订,在释义、语见、例句等各个项目上都进行了全面核查,订正了原版的疏漏。在“释义”方面补充了近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根据扩充的语料库,对“语见”项目进行了更准确、更具科学性的更新;在进一步斟酌释义、语见的基础上,对例句进行了调整、修改,使之更能准确反映成语的功能和意义。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作为一名对语言学有那么一点点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非常看重一部工具书在“系统性”和“条理性”上的表现。这本词典在结构编排上给我的感觉是清晰且高效的。首先,检索非常方便,无论是拼音索引还是笔画索引,都做得非常精细,查找速度很快,这对于赶时间查阅的人来说是巨大的福音。其次,重点在于它对成语的“层级划分”处理得很好。它没有把所有成语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其使用频率和文化重要性进行了隐性的区分。对于那些核心的、高频使用的成语,它的释义部分会更加详尽,甚至会列出不同的解释维度,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而对于那些相对冷僻但具有研究价值的成语,它也能保证信息完整,不会因为篇幅限制而草草了事。这种平衡感很难把握,但这部词典做得相当出色。它既能满足普通读者快速查阅的需求,也能提供给研究者必要的深度信息,体现了编者对不同层次读者的关怀。这种设计上的智慧,使得翻阅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学习和享受。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个惊喜,是它对于“文化背景”的挖掘深度。汉语成语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其字面意义,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基因。很多时候,如果你不了解那个典故的来龙去脉,就无法真正体会成语的精髓。我发现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将文化背景的介绍写成枯燥的历史叙述,而是以一种非常精炼的语言,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巧妙地嵌入释义之中。尤其是一些涉及古代哲学思想或民间信仰的成语,它能精准地指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文化坐标系。例如,对于一些带有地域色彩或特定历史事件关联的成语,它会用简洁的注释点明其“出处之谜”,这种严谨性让我感到非常信服。这不只是一本解释词义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微缩的中国文化通史的索引,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温习。这种文化厚度,是很多新近出版的、追求速度和简洁的词典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从一个长期使用者角度来看,我尤其欣赏这本词典在“修订和更新”上的诚意。第二版的意义就在于它吸纳了前一版的使用反馈和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语言是活的,成语的意义也在不断被新的社会实践所修正或拓宽。我注意到,一些在过去几十年中才逐渐流行起来的、具有半成语性质的固定表达,也被纳入了收录范围,这显示出编纂团队与时俱进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一些传统成语中存在争议的读音或用法,提供了主流观点和备选参考,使得读者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有一个权威的参考系可以依循。比如,对于一些常被误用的成语,它不仅指出了错误,还给出了“正解”的逻辑推导,这种“纠错教育”的功能非常强大。这种与时俱进的编辑方针,确保了这本词典不仅是回顾历史的宝库,更是指导当代汉语正确使用的有力武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知识,而是一套不断自我完善的语言工具。
评分这本词典,说实话,我入手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怀疑的心态。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成语词典琳琅满目,新版本层出不穷,要说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其实不多。我之前用过几本老版本的,总觉得在释义的深度和例句的现代性上有点欠缺,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典故的考证,总觉得不够严谨。这本《BF-汉语成语词典-第2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扎实,装帧设计虽然朴实,但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这通常意味着内容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我特别关注了它对那些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成语的处理方式。比如,有些成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引申义和感情色彩是有微妙变化的,这本词典的处理就显得非常细致入微,它没有一味地堆砌大量生僻的古籍出处,而是选择了最能体现该成语核心意蕴的语境进行展示,这对于我们理解成语的“活的生命力”非常有帮助。我试着查阅了几个我自认为比较熟悉的成语,结果发现即便是那些我以为已经完全掌握的词语,也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理解角度,比如它对某些成语的“禁用时机”的提醒,这一点非常实用,能有效避免我们在日常写作或交流中出现“用错地方”的尴尬。总而言之,它展现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
评分我对这本词典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在“例句”方面的处理。很多时候,我们学成语,光看字面意思和几个典故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坦白讲,很多词典的例句都很刻板,像是从教科书里直接抠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味同嚼蜡,让人提不起兴趣去记。而这本第二版,在例句的选择上明显下了一番苦功。我注意到,它收录的例句涵盖了从古典文学到当代新闻报道的广泛范围,这使得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成语在不同文化层次中的生命力。更有趣的是,它对于一些现代社会热点事件中出现的成语运用,也做了恰当的收录和解析,这让工具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举个例子,对于一些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成语,它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用了一个更贴近现代人思维习惯的场景来解释,使得理解过程非常顺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这种对“语境”的重视,无疑让这本书从一本工具书,升华成了一个学习汉语精妙之处的向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